3Q中文网 > 蟾经 > 第215章 甲子

第215章 甲子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蟾经 !

    “是么。”苦笑一声,我低头看看手里的东西。

    “恩。我没骗你,在我的身边,就有很多跟我不一样的人,就比如说,我那老伙计,孙老头儿。他就愿意相信,这世界上,真有能让人寿享千年的东西。可你查查史料啊,有名有姓有祖籍可以考证的人里,谁活了几千年?要说命数最长的,在先秦,倒是有几个人。就比如说,轩辕黄帝,相传这个人活了五百岁。还有一个,你可能不熟悉,这个人叫彭祖,跟轩辕黄帝一样,也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世人皆知此人对养生的法门最为擅长,一生之中,活了八百岁,而且,史书上还多次提过,说这个人,并非寿终而死。也就是说,他是非正常死亡的。这玩意,看起来跟你说的长生不老的妙法有点接近,可细究起来,却不相同。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两个所处的时代,跟现在不同,跟秦汉时期也不同,咱们现在的历法,是一年一岁,但是,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一年,是一年,也就是三百六十五天,而那个时代的‘岁’指的却是‘一甲子’,也就是,天干地支自由组合之后,完全轮换一周所需要的时间。说白了,六十天。也就是说,史书上说,黄帝的五百岁,彭祖八百岁,实际指的是五百个‘甲子’,八百个‘甲子’,你要是一个一个地好好算算,最长寿的彭祖,也不过活了一百多岁而已,这个寿数,虽不算常见,却也没有达到匪夷所思的程度,咱们近代,有就几个人比他的岁数更长,就比如说,那个叫李庆云的,据说,李氏族谱记载,说他,生于1677年,卒于1933年,寿享256年,而且,这人跟彭祖一样,还是非正常死亡的。”

    老教授说着,有点不屑地耸耸肩,“所以啊,这些不着边际的事儿,还是少关注的好,换个角度,你也可以想一想,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能让人长生不老的法子,那,不早就流传出来了,最少,也得让我们揪出几个实例来啊,可现如今,你听说过,谁是长生不老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笑谈而已。”

    “教授,您刚才说的,那个活了二百多岁的老头儿......叫什么?”脑袋里头,一个名字反复回响,我发现,自己的思路完全被老教授刚才的话语吸引了。

    “李庆云,怎么了?”老教授说着,有点好奇地上下打量,“这个人,号称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一生之中,娶了二十四个媳妇,生了一百多个孩子,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可老牛逼了。也有人质疑过这个人的事迹,说他是在吹牛逼,不过,此人的寿数极长却是公认的。”

    “那他是怎么死的?”点了点头,我问。

    “上吊。”老教授说着,摇摇头,“老爷子,晚年的时候,家道中落,据说是受不了各种刺激,产生了轻生的年头,然后,就找了一根绳子吊死在房梁上了,唉,如果不是这么死了,还能有点研究价值,可他就这么死了,又有谁能有办法琢磨明白,他是怎么活上这么大的岁数的呢。”

    “说不定,有人就知道呢。”我说着,苦苦一笑。

    别人知不知道这老爷子是怎么活上那么大的岁数的,不好说,可估计着,这事儿啊,像金家、夏家为带包的那几个老家族的人断然不会觉得陌生的。

    董教授不相信长生秘药的存在,却一不小心,提到了一个跟这玩意有着莫大关系的人出来,这事儿,有点蹊跷,好像还挺讽刺的,可平心而论,要不是越来越多的事情纠葛在一起,让我不得不相信这些东西的真实性,我也不愿意承认,这世界上,竟然还有如此耸人听闻的故事,还有,如此耸人听闻的人。

    活到现在,尚在人世的两位老太爷,怕是比上吊死了的李庆云的岁数大上不少了吧,世人只知道那个老头子岁数最大,却不知道,人外有人,还有几个比他更传奇的活化石躲在天南地北遥控着不知多少孙男弟女呢。

    呵呵,怪有意思的。

    想到这里,坐在沙发上的我,低头翻翻手里的东西,不经意间,一张很老很老的老照片从本夹之中滑了出来。

    嗯?

    看到上面的东西的时候,我微微一怔,因为,这照片,看起来有点眼熟,这照片上面,有很多人,看着装,应该是八十年代左右,照片上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罕见的微笑,其中一个带着黑墨镜的人龇着大牙站在比较考前的位置,我一眼就认出来,这个人,是福伯。

    等等。

    福伯?

    仔细对照了一下照片上的每一个人,很快,我就在人群之中找到了大金牙,还很年轻的熊哥,还有......那个不太爱说话的长胳膊老李......

    这是怎个意思?

    看着照片上面,还是有手写出来一长串标题,我有点诧异地抬起头来:“董教授,你跟金万年他们认识么?”

    “认识啊。”董教授说着,憨厚一笑:“怎么。这个有什么好很奇怪的么?”

    “你们怎么能凑到一起呢?”一脸纳闷地看向他,我把嘴巴咧得老大,在我看来,盗墓贼和的考古工作者,是死敌,不说水火不容也差不许多,大金牙是干什么的,大家心里都清楚,就这路货,怎么可能跟董教授这种高端人士扯在一起呢?逗我么这不是?

    红高粱考古研究所第三梯队暨二道河考古小分队合影留念!这, 标题是啥意思?还真有考古队叫这么奇葩的名字是咋的?心里头想着,一脸茫然地抬头看看董教授,老头子嘿嘿一笑,对我说说道:“怎么,你觉得这事儿有什么不对的么?不用怀疑了,这都是真的,你知道的吧,咱们这所学校,得到过金万年和他的公司的不少捐助,你以为,他为什么要捐助我们?说白了,还是有点感情在里头的。”

    “金万年是做什么的,您知道么?”张张嘴,又张张嘴,好半天我才说出这么一句来。

    “知道,当然知道。”对方说着,站起身走到书架前,一边摆弄那些旧书一边对我说:“可知道了又怎样?还不是那样?现在的考古队里,有多少人是根正苗红的正经人?又有多少是吃爹吃妈的大混子?你要知道,有些事,光凭勇气是不够的,光凭觉悟一样不够,任何一个组织,一个部门,想要办成一件难事,首先一个要注意的,就是笼络人才,说得更直白点,很多人之所以在那个位置上,不是因为他多优秀,多高尚,多勇敢,多出色,而是因为,那个地方,缺少一个像他一样的人,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一个健康上进的部门里头,大家各司其职,每个人都有他的用处,真正让人觉得累赘的,恰恰是部门领导。金万年这个人,出身不是特别好,但是,他有手段,有见识,那些年,我们这行当受到的冲击比较大,能自己下地的老手,大部分都死在牛棚里头了,当时,我们那个考古队,就几个大学的教师带着几个研究生,这一个个的,什么经验都没有,靠着那几个人就想成事,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所以,我们找了几个民间高手,金万年,就是其中之一。”

    “你们去的哪儿?”一脸错愕地看着他,我咧嘴道。

    “河南。黄河边儿上。”犹豫了一下,董教授说道。

    “那,这张照片是你们临行前照的咯?”拿着那个照片在董教授面前晃了晃,我笑着说。

    “没错。”董教授说着,将照片接过去,左右翻了两下像是陷入了长久的回忆之中:“想想,这都几十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呢。”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我说着,苦笑一声将那照片翻过来,“可是我想不通,这个照片,跟那些虫鱼大篆有什么关系么?怎么会有这么一张照片夹在这里头?”

    “理由很简单,因为,你弄来的这些文字,让我想起了他们啊。”董教授说着,站起身拿了一个水壶出来,将插头按在插座上,一边烧水一边继续道:“其实,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虫鱼大篆也是比较生僻的东西,这些年,之所以会在这方面下功夫,多少,还是受了早年间的一些经历的影响。说出来你可能不太相信,那一年,我,老孙,还有金万年他们,我们这些人组成一个临时的科考队,响应国家的号召去勘探一座已经塌方了的西周古墓,那个,不是我第一次到古墓里头去了,但是,古墓里头的东西,还是把我吓了一大跳。”

    “您遇上僵尸了?”从他的表情上能猜出个大半,我笑着说。

    “怎么,你也相信僵尸这种东西么?”好像很惊讶似的,董教授皱着眉头看向我。

    “我见过。”寻思寻思,我耸耸肩,我原以为孙教授会摆出一副难以相信的表情来,却没想,老头子的实际表现,比我想象中的平静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