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埃兰 > 第四百五十五章 南海耀武之试航02

第四百五十五章 南海耀武之试航02

推荐阅读: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埃兰 !

    一路沉默,魏槐打定主意了,却也没有开口,只是随走随介绍,从通用起降平台,到电磁牵引机,从雷达声纳主控室,到多功能弹药整备舱,一路上,边说,边时不时的对忙碌的水兵指导几句,直到临近舰桥,蒋维先开了口,貌似有了点想法。

    “刚你说武器配备里,激光近防系统我大概能明白,应该跟j-21a上的那个锐角激光近防器类似,不过,听你说还有电磁炮配备,这东西各国都在研究,但到目前为止都海没有实用化,我们已经实用化了?”

    “蒋司令员,您说的没错,”魏槐嘴角勾起,笑道:“是的,以前它不适用,主要是因为能源,并不是设计和制造,我们现在有了电胶原体,可以提供巨大的电力储备,这东西就简单了,国外其实现在也快了,只是卡在电胶原体的储能量上,无法常态化和小型化,我们怎么说也是发明人嘛,这个快一步也可以理解吧?!”

    魏槐挤挤眼,蒋维先会意的一笑,摇摇头,问道:“这个能介绍下嘛?”

    “当然没问题,就是给诸位用的嘛。”魏槐点点头,“嗯,我就从头说吧……,一般来说,炮弹的穿甲威力和射程,主要跟炮口动能有关,动能则跟装药有关,现在炮弹用装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最大出膛速度不过每秒千米上下,最大射程不过40~60公里,除非用火箭助推,否则这就是极限了。

    电磁炮不同,只要加速管够长,可以达到极高的速度,而且速度可调,曲射直射皆可,所以我们在抵消航母上放置了两门电磁炮,即是对地效航母一种战法的设想需要,也是对将来舰炮改良的一个试点。

    ‘曲尺’电磁投射炮,长度121米,口径220毫米,由40组超导线圈并列作为炮管,1300组超大型瞬变电容器作为动力,出膛速度可达每秒6440米,射程最大达到380公里,而且可以通过调节电流输入,任意调节射程弹道,从而达到多弹并中的目的。

    由于电磁炮的炮弹只要弹头,携弹量可以很高,像这艘地效航母,携弹量就达到了1600枚,而且由于自动化很高,发射速度只受瞬变电容充放电影响,所以‘曲尺’的发射速度,可以达到12秒一发,每分钟5发的程度。

    当然,由于太长,搬上地效航母后,炮口俯仰角只有5度,转向角只有8度,受地球曲率问题,出膛速度只能降低,否则就打飞机了,这样射程也就近的多了,舰载型的有效射程只有89公里,此时的静穿甲深度大约800毫米,跟自己的装甲等效厚度一样。

    不过,电磁炮的特点,就是弹道平直,远了没办法,但越是逼近,出膛速度就可以越快,穿甲威力也就越大,40公里内,几乎就是直射,出膛速度可以达到最大的每秒6440米,这时的静穿甲深度,达到了3000毫米,而且40公里距离,炮弹6.22秒即可到达,基本上没什么船能躲开,到时别说现在一个个皮薄馅大的战舰,就是二战时的钢铁怪物战列舰,也是一炮击穿。

    所以,我们专为地效航母设计了一个战法……”

    “冲阵,打了就跑!”蒋维先一脸的便秘状,当然,这有个比较褒义的名词,囧!

    “啊,你怎么知道?”魏槐眨巴眨巴眼。

    废话,听到这里,傻子都知道了,何况跟海军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军官,仗着皮粗肉厚速度快,又有激光近防系统这种大bug,正面扛着导弹雨,冲近40公里,电磁炮决胜……丫的,巴拉巴拉这么多,还有人想不明白的嘛?

    可别说,这么折腾,胜率很高。

    受地球曲率影响,战舰对海面目标的探测,远没有对空探测距离远,誉满全球的宙斯盾系统,对空可达400公里,但对海面目标,极限不会超过80公里,如果想精确锁定,距离不会超过40公里,甚至30公里,20公里,看雷达反射面,以及物体所在高度而定,所以现在的反舰导弹,基本都把亚音速掠海突防,超音速末端攻击,作为最基本的攻击方式。

    当然,以飞翼航母的体积,又是悬空十几米飞行,雷达发现自然不难,刚也说了,再怎么曲率,在100公里左右也都看见了,但是同样的,地效航母可不是海面舰艇,一般海面舰艇每小时撑死只有30节,54公里/小时速度,跨越60公里,抵达电磁炮直射距离,起码要一个多小时,人航母的舰载机都能起飞好几波了,可如果以700公里的速度突防,从发现到抵达40公里电磁炮直射的距离,最多5分钟。

    按一个航母编队一艘航母,4~6艘宙斯盾舰护卫计算,5分钟能干什么?舰载机,估计就算反应过来了,也还没起飞,反舰导弹,四艘宙斯盾,撑死发射20枚,六艘,算他40枚好了,至于反应比较快的密集阵近防,空空导弹,忽略吧。

    这种配置,能耗干地效航母的导弹储备?能耗干地效航母的激光弹储备?能击穿地效航母等效800毫米的变态装甲?

    好吧,就算是舰载机起飞了,一艘航母50~80架舰载机,我算它80架全是攻击机,都飞出来了,而且算他全挂着重型反舰导弹,就算这样,一个波次能把这套着乌龟壳,长着兔子脚,还满身豪猪刺的家伙干掉嘛?

    蒋维先换位思考,想了半天,得出一个结论——扯淡!

    且不说一个航母编队有这么多重型飞弹没有,就算有,地效航母也防着呢,没看一般8联装垂直发射系统居然装了整整8套嘛,要知道专门担任防空人物的导弹护卫舰,通常也不过只装四套左右,还那光听数据就不明觉厉的激光近访系统,还有那800毫米的装甲,啧啧!

    当年曾经有过类似的想法,有人提出,造大量战列舰配上大批的导弹护卫舰来对抗米国的航母舰队,用海量的防空导弹对抗海量的舰载机,用厚重的装甲抵御反舰导弹的轰击,用便宜的巨炮对付馅大皮薄的现代军舰,这个论点曾经引发过不小的讨论,但最终石沉大海。

    原因就是速度,速度是最大的软肋,没有足够的推进速度,那么大的舰队,几百上千公里外就能发现,根本不等近身,大批的飞机就能埋掉一切,就算是运气极好,航母编队携带的弹药打空,也没埋掉战列舰编队,但又能剩下多少,而航母舰队却最多损失些舰载机,然后从容跑掉,补充飞机弹药,在卷土来一次,所以这个方案等于笑话。

    但现在不是笑话了,地效航母,装甲不下战列舰,攻击不下战列舰,有飞机,有导弹,有激光,防御像只刺猬,而且时速700多公里,单舰突防目标又小……

    实际上,从听到电磁炮专用战术,再想起堪比战列舰的装甲,再加上全覆盖外壳,再算上超绝的速度,蒋维先脑子里就回想起了当年的这个设想!

    轻型导弹没有用,重型导弹打不着,鱼雷就别说了,除了发动“神风攻击”,蒋维先真想不出什么法子应对,而一旦冲进攻击圈,直射的电磁炮,220毫米炮弹,差不多可以说是死神来了,直射不比曲射,命中率再低也低不到哪里去,何况双方距离又一直在不断接近。

    220毫米的炮弹,以现在的战舰装甲,挨上一炮怕是什么战舰都瘫了,就算不瘫,也基本没战斗力了。

    每分钟5发的射速,一只航母编队撑死十几条船,能撑几分钟?

    最多10分钟,全部失去战斗力,这个结论让蒋维先一身冷汗,马上就想到,我们有了,敌方难受,那米国那边要是也有了呢,我们怎么办?

    “魏工,您给我个准话,这东西,米国那边什么时候能造出来?”蒋维先一脸的郑重,背后几个老成的舰长,也是满脸的沉重,看着魏槐,资历相差不大,经验也相差仿佛,蒋维先能想到,这些老海军一样能想到。

    “不知道,”魏槐摇摇头,但马上又肯定的说道:“但近期绝对不可能,外形好模仿,难点在材料,我们能造出来是因为有了多方的优势,尤其是材料上的突破,别的不说,翼展162米,还要承担640吨的推力,如果用金属,这重量就能让它飞不起来,如果不用金属,这强度就达不到。

    还有像发动机,骨架,能源等等一系列的材料革新,他们是不是能想到别的办法克服我不知道,但近期,起码三到五年里,绝对没希望,因为据我了解,他们没有类似的材料,甚至连接近的都没有,而没有这些,就算是我把设计图给他们都没用。”

    蒋维先一听,松了口气,包括其身后的所有人,作为华国第一个航母编队,对于海军和空军的军官,都清楚一句话,材料之难,难于上青天,海军的燃气轮机轴承,空军的涡轮机扇叶,不都是卡在这上面,以至于几十年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吃灰。

    原理都知道,解决在材料,解决了材料和工艺问题,那么性能优越理所当然。

    啪啪啪啪啪~

    蒋维先率先鼓起掌来,然后影响越来越大,最后所有的海军军官,还有来往舰桥这条走廊的人,都拍起手来,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难,知道难的人,才知道背后的代价,一句赶超,谈何容易,嘴炮好放,板凳难做,十年冷只是起步而已。

    (ps:向材料前沿的人致敬,嘴炮好放,板凳难做,就是最近我的感悟了,知道的越多,就越不敢说话,唉!)

    魏槐不是罗德,脸皮没那么厚,魏槐也不是沐佑仁,不善于处理这些事情,这场面,如果是真的自己研究出来的,魏槐倒也无妨,只会自豪,这时应该得的,但背后金手指乱开的事实,让魏槐在自豪中,又觉着受之有愧,脸色瞬间就涨红了,跟番茄差不多。

    “别啊,我很不适应呐,这是我们的工作不是,你们保家卫国,我们在后面就是努力研究……这都一样不是……”

    语无伦次,让蒋维先摇头失笑,到底是技术人员,看魏槐实在是不适应,代替魏槐向四周压了压,制止了越来越向起哄靠拢的掌声。

    “好了,进舰桥吧,一路上可是开了不少眼界,这舰桥又是什么样子?”

    “保证您不会失望。”

    高大的落地窗,黑色的镜面墙壁,跟一般的舰桥不大一样,这里近乎于圆形,最大化的堆放着一圈密密麻麻的复杂设备,十几把操作椅子,天顶是古怪的黑色蜂巢状天花板,地面则有些弹性,也是黑色,但比较浅。

    正中间有个圆台,上边高高低低竖着十几根透明水晶柱,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但舰桥无杂物,肯定不会是没用的东西,圆台旁,有三个明显加大的白色转椅,扶手上有着四排各色按钮,椅子下面还镶嵌着几个古怪的箱子,天顶则吊着三个显示屏。

    魏槐跟蒋维先打个招呼,就走上前去,坐在中间的一把椅子上,在按钮上按了几下,天空的显示屏忽然落下,洪琳清脆的声音响起。

    “什么事,魏哥?”

    “你在哪里?”

    “主控制室,正在调度自检呢,你呢?”

    “我到舰桥了,自检完成了嘛?”

    “还没有,正在检索能源存量,全部完成大概还要10分钟左右。”

    “知道了,你先把舰桥的资源调度打开,然后忙完就过来吧,罗德在天上飞的时间太长了,我们得加快。”

    “好。”

    魏槐关上通信,然后把显示屏一推,阻尼支架自动回到天顶,然后在椅子扶手上连续操作着……

    【智脑编号zn-j023-0004147第164次启动,向您问候,请于30秒内输入舰长密码,否则将启动反制程序。】

    【密码正确,舰长先生,本舰目前注册舰员194人,低于下限,请您注意。】

    【目前舰桥有未授权无关人员,请注意。】

    “无关人员行为忽略,打开舰桥指挥,开启授权体系,准备接受文件传输。”魏槐在椅子侧面弹开了一个小插孔,将一个水晶薄片插入其中。

    【正在检索,正在接受……】

    “我这还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你们先坐坐吧,现在没事儿了。”魏槐回头对着蒋维先诸人说道,然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操作。

    魏槐一连串的行为,还有莫名冒出的电子音,让在场的无关人员们目瞪口呆,如坠梦中,这是什么场面,怎么有那么强的既视感,大片嘛,老子们来到未来了嘛,这个声音哪里来的,还智脑,智个头啊,现在没事儿了,到底什么事儿啊,这到底发生了什么,谁能告诉我们啊!

    魏槐埋头操作,手指如飞,舰桥中,除了时不时响起的电子音,寂静无声。

    砰,大门被推开,一个满脸青灰,双眼通红,却穿着海军中校校官服的年轻人冲了进来,喘着粗气,马上迎来了围观,一圈的大校中校,恶狠狠的瞪着这个冒失的家伙,一肚子的莫名之火没出发呢。

    “罗文,你什么样子?”蒋维先冲着门口的中校,吼道。

    “罗文?”埋头工作的魏槐也被惊醒,看到门口的人,诧异的问道:“你怎么来了?”

    “司令员,”门口的罗文一个敬礼,“报告,精卫号舰长罗文向您报道。”

    “回头再收拾你。”蒋维先狠狠瞪着这家伙一眼,然后指指魏槐,说道:“你不是向我报道,现在舰长是魏工。”

    “呃,都一样啦,”魏槐笑笑,然后奇怪的问道:“你怎么来了,通过考试了?”

    “是的,昨天晚上刚通过,然后就乘直升机过来的。”罗文喘着出气。

    “昨晚?难怪你这副样子,几宿没睡吧!”魏槐摇摇头,跟这些海军士官待了不少日子,对这些家伙的拼命劲儿,早有领教,“海试还没开始,你先找地方眯一会儿去,否则后面容易出错。”

    “我没事,飞机上已经眯了一个多小时了。”罗文笑嘻嘻的说道,指指自己的眼睛,“很快就消下去了,不重。”

    “嘁,拿你们没办法。”魏槐低头继续调试,“那就坐下吧,我给你注册好了,你先作为副舰长参加这次海试吧。”

    “是。”罗文又是一礼,然后给蒋维先几人也敬了一礼,获得准许后,方始落座,双手熟练的开启了自己的屏幕,分担起了魏槐的工作。

    “罗文,许涛,邵文斌他们呢?怎么就你一个来了?”魏槐一边干着一边信口问道,对陌生人,魏槐比较沉默,对熟悉的人,魏槐还是比较有话的。

    “嘿嘿,刘涛考了59分,邵文斌更惨,只有56分,没通过当然来不了了。”

    “这么乖宝宝?”魏槐手上一顿,诧异的看看罗文,“你考几分?”

    “60!”罗文一副牛气冲天的样子,“不错吧。”

    “不错,很不错!”魏槐嘴角抽抽,感情也是万岁的货色,看来这位能来,多靠的是运气,不是本事。

    不过,能半个多月就培训到能六十分,也算是天才了,要知道同样等级的试卷,半个月前,这些人最高的也不过能拿20多分,30都不到,毕竟课程都没有学完呢,地效航母因为人员少,所以几乎各个都要求多面手,同样的岗位,地效航母所需的知识量,要比同吨位的护卫舰、驱逐舰多好几倍。

    边上的蒋维先,还有周围的几个舰长大队长,也被这个牛气哄哄的回答给镇住了,一个个眼睛冒邪气,看来这位家伙,回去之后有难了。

    “算了,还以为你们这些家伙会偷跑来呢,现在看来,这个舰桥人不多了。”魏槐摇摇头,继续干活。

    过了大约10分钟左右,门口鱼贯进来了四五位,男女都有,敬礼后,纷纷落座,而蒋维先等人,自觉的就站了起来,给这些操作员让位。

    洪琳走在最后,一看罗文,也奇怪的问道:“罗文,你怎么来了?”

    “六十分万岁!”魏槐撇撇嘴,把罗文的牛皮戳破了,然后指指对面最后一把宽椅子,说道:“好了,别废话了,快坐,我估计罗德的电力也差不多少了,我们开始启动吧。”

    “好。”洪琳跟周围的将军们打个招呼,坐进了椅子里。

    【请注意,全体船员请注意,现在第一次海试即将开始,请各就各位。】

    【重复一遍,请注意……】

    ————————————————————————————

    ps:好吧,我告罪,又发错地方了……叩首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