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光熹帝国 > 第十一章 投名状(下)

第十一章 投名状(下)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光熹帝国 !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陈宫的出现让刘辩小小的惊喜了一下,立刻下诏对他征辟。

    同时刘辩也从中看到了天下人的反对声音还很大,现在根本就不是改革的好时机,至少自己现在还没有那个实力进行改革。

    心里有了谱,表面的工作需要继续下去。平息朝野上下的反对声音是需要马上去做的。刘辩下诏怒斥贾诩,夺了他的爵位以光禄勋的官职,降为了统调社长史。

    统调社是刘辩继位后才新成立的官署,平时行事还很低调,所以它的具体行政职能并不是所有人都很了解。见统调社的人有时会到全国各地寻找奇怪的矿藏或植物,有些人只是大概的推测应该是替天子风闻言事或索罗民间奇珍异宝的吧。

    贾诩心里也有这样的想法,垂头丧气的来到了统调社的府衙和现任长史魏翊交接。

    突然从高位上让人夺爵降职,让他实在难以坦然面对。他没有徐庶那样视功名如粪土,心若止水的性格,也没有郭嘉那种忧国忧民,为天下百姓计的广阔胸襟。对他来讲,权利是保障自己生命的手段,兼济天下只是自己生命得到保障后才会去想的事情。贾诩虽不算是一个严格的法家思想人物,可是却有着法家的功利与自私。

    刘辩恰恰看重的就是贾诩的这种性格,他觉得自私是人内心最深处的的性格,这是人的原始动物性,就像自然界里的动物一样,生命的每时每刻,每一个行为都在为自己生存下去而动作。然而刘辩也不得不承认人有时也会为某些事,某些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人的社会道德性,也就是人性。

    人之所以能成为人,全是因为具有这种社会道德性。而这并不是像原始动物性那样是与生俱来的,而通过后天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养成。这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社会道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将人的动物性层层包裹、束缚。不管什么样的环境,儒家思想也好,道家思想也好,墨家、法家、耶稣基督、真主阿拉,人成长于什么样的思想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性。

    举个例子来讲,初生的婴儿的是最具有原始动物性的,他不会遵守社会上的任何道德规范,饿了就通过哭闹来寻求食物,而长大后受到社会上的各种规范所影响,饥饿的时候就不会再选择哭闹来寻求食物,受到道德规范的束缚,他学会了忍耐,或者另寻他法来填饱肚子。

    贾诩就遵从着这种人类的原始动物性,虽然没有真的像禽兽那么夸张,可是他也确实不把社会的道德束缚放在心里。至少这种道德的束缚力对他是很弱的。

    这样的人最适合去做统调社这种特务系统的工作,也最适合参与刘辩的改革计划,只要将改革与他的命运息息相关的联系起来,为了自己他就会爆出无穷的能力。

    贾诩就是这样的人,刘辩其实也是这样的人。刘辩之所以选择贾诩,内心深处也是从贾诩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如果说郭嘉是缩小版的曹操,那贾诩就是另一个成熟版的自己。

    心里憋屈的贾诩在和魏翊交接完统调社的事务后,才真正的大吃了一惊。这个看着不起眼的统调社原来有着比他想象中更大的职能。就是为刘辩对外刺探军情民情,对内镇压朝廷的异己分子。

    先不说所接触的帝国机密事情和权利令贾诩瞠目结舌,包括统调社在帝国各地,已经铺展或准备铺展的情报网之大已经令他难以想象。最令他已经感到恐惧的是统调社可以对帝国官员中有贪赃、渎职、危害帝国安全等罪行的人进行拘捕审问,千石以下的官员可以自行带走羁押盘问,千石以上的奏明天子后,由天子授权进行盘问。这几乎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啊。

    贾诩有些晕头转向,刘辩哪是将他降职,完全是明降暗升啊。整个大汉帝国现在除了皇帝外就属他最牛了。

    魏翊看着贾诩震惊的表情微微一笑。相比较贾诩的刚刚接手,震惊与茫然。统调社可是魏翊按着刘辩的吩咐一点一滴的建立起来,付出了极大的辛苦与努力,对于里面这些机密的东西和权利,自然也是见怪不怪了。

    冲着贾诩拱了拱手,魏翊笑着说:“文和先生,统调社草创至今,在下煞费苦心,如今可全都交给您了。”

    贾诩闻言看着魏翊,发现他的脸上并没有任何嫉妒或讽刺的意思。心中奇怪,被人拿走这么大的权利为何魏翊的脸上没有任何愤怒的表情?或者他心机深沉到喜怒不形于色任何人都看不出来?

    其实论计谋与心机魏翊远不如贾诩,而之所以毫无恼怒,是因为他比贾诩了解大汉天子刘辩。

    自己此时不但管着帝国的传媒《洛阳时报》,还负责各个军队中导师的管理,相当于后世的党务系统的管理。(虽然现在军队导师还没有建立党派那么正规和系统)若再加上情报部门的管理,那他的权利之大几乎已经影响到了刘辩手中权利的稳固。

    就算刘辩对他再信任,他对刘辩再忠心,那也不行。况且权利的过于集中也同时开了一个很不好的例子。

    刘辩将他手中的权利分割,就是为了防止权利的集中给他自己的皇位和大汉帝国带来的危害。同时,这也算是对魏翊的一种保护。

    故此魏翊真心的对此毫不介意,自己所有的权利甚至生命都是刘辩给的,就算全拿走也无所谓。况且魏翊明白,对于刘辩来讲,你可以拿走他任何东西,但是绝对不能碰他手中的权利。如果你真的碰了,刘辩绝对会使出浑身手段和你拼命。

    魏翊自认为可没能耐和刘辩对着干,第一次在濯龙园与刘辩相遇时,那个成熟、阴狠的少年表情一直都在他的脑海深处。

    贾诩现在不知道,直到慢慢以后才和魏翊一样明白刘辩那不许任何人危害自己权利的性格。

    交接完毕,魏翊离开了统调社,贾诩正式开始接管,开始了他的时代。

    在统调社的历史上,人们总是把魏翊视为统调社的奠基人,而真正将统调社发扬光大的却是贾诩。

    刘辩将贾诩降职处理,算是平息了天下的骚动。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个陈宫并不满意朝廷对贾诩的处理结果,竟然又上一表,指责朝廷不应该姑息养奸,理应马上处死贾诩,以正视听。

    如此想赶尽杀绝,刘辩顿时感到了相当大的不满。

    作为东汉末年数一数二的谋臣,刘辩还是很欣赏陈宫的。早在他第一次上表,刘辩便起了收他在身边的想法。

    然而陈宫不但拒绝了刘辩的征辟,还和袁隗勾勾搭搭,统调社查出自从袁隗代他向朝廷上书后,两人一直都有书信来往。

    这让刘辩怀疑起陈宫二次上表的居心不良,甚至对陈宫的品格也产生了怀疑。

    历史上正是陈宫引吕布入兖州,差点将东征的曹操连窝端。究其原因,即有陈宫厌恶曹操的嗜杀,也有不满曹操对自己的待遇不够好。陈宫这种行为已经算是背主做窃,就算这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也不容许。故此时刘辩对收陈宫入朝堂的想法已经意兴阑珊,反而对他的杀意却愈加的浓烈。

    想到了曹操曾经说过的话:这些名士若不为自己所用,恐怕会被他人利用危害朝廷。

    刘辩下诏命曹操将陈宫以乱议朝政,辱谩朝廷的罪名绑缚洛阳处死。

    然而曹操爱惜陈宫的才华,而自己入兖州时多亏陈宫的多方奔走,替他联络兖州豪族,才在兖州站稳脚跟。故此对于刘辩的诏命迟迟不肯奉诏,还上表为陈宫求情。

    看到曹操的表章,刘辩皱了一下眉头。

    虽然表章的内容恪守臣礼,放低了姿态,可是最终的意思仍然是拒绝执行刘辩的诏令。这和其他那些对朝廷诏令阳奉阴违的诸侯所做的没什么区别。

    早在将曹操外放地方的时候,刘辩就已经预料到今天这种事情的发生。当兖州逐渐稳固,个人的权利也随之逐渐扩大,曹操的枭雄本色也渐渐显露出来。

    当然,曹操此时的野心还没有到达脱汉自立,和朝廷角力的地步。甚至由于历史轨迹的改变,曹操与刘辩的亲厚关系,朝廷威势的稳固,天下局势的瞬息万变,曹操是否会走上原本的历史道路还是未知之数,刘辩也无法掌握曹操究竟想要做什么,也许,连在兖州的曹操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充满了迷惘和纠结。

    刘辩对曹操还是有一定的反制手段,不过此时还用不上。对于陈宫,刘辩暂时卖了曹操一个面子,放了陈宫一马,令曹操对他严加管束,这件事算是平息了下去。

    天下士人集团和地主豪强集团因为朝廷处理了贾诩,逐渐平息了愤怒。而地方州牧郡守等各个割据势力看到了刘辩在贾诩事件中的退让,心里的欲望也开始蠢蠢欲动的膨胀起来。

    天下风云变化,大汉十三州沸腾了起来。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一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