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光熹帝国 > 第六章 郭嘉(上)

第六章 郭嘉(上)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光熹帝国 !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青衣文士的名字让黄衣文士和灰衣文士都露出了恍然的表情。两人再一次对视一眼,黄衣文士笑着说道:“原来是同郡高贤,久闻大名,一直恨未得见,今日能与奉孝兄论道,实乃平生之幸!”

    青衣文士郭嘉也说道:“嘉能得二位贤兄的赐教,亦是幸事。”

    黄衣文士又说道:“今日得遇奉孝兄,本是美事,奈何我兄弟二人还有事要办,不宜多呆。在此告辞,我们改日再聚以叙同乡之情。”

    说完,黄衣文士拉着灰衣文士竟急匆匆的走了,青衣文士也未作挽留,只是微笑的看着他们离开。

    茶楼诸人见他们急匆匆离开都微感奇怪,不过更多人还是为三人的才学所折服。更令人惊叹的是三人全部来自大汉的颍川郡,看来颍川无虚士这句话果然不是一句空谈。

    茶楼的人议论纷纷,更有人上前与郭嘉攀谈结交。在一旁的刘辩更是震惊非小,没想到青衣文士竟然就是传说中的鬼才郭嘉。那个黄衣文士自称是石韬,一开始刘辩没想起来,后来才记起这个石韬不就是演义里的诸葛亮的好友石广元吗?刘备三顾茅庐时还遇到过他。那个灰衣文士不肯透露姓名,难道是诸葛亮?

    刘辩兴奋了一小下,不过很快便意识到灰衣文士不可能是诸葛亮。年龄就对不上,诸葛亮现在的岁数也就和刘协相仿,那个灰衣文士至少已经过了弱冠的年纪。

    虽说此人不可能是诸葛亮,不过能与石广元在一起的,也必然是崔州平、孟公威一类的人物。刚才听郭嘉的口气似乎知道那灰衣文士的底细,或许也能从他口中打听出来。風雨小說網

    刘辩没想到自己的一场科举考试,竟然能网来这么多大鱼,不自觉的兴奋的笑起来。

    刘协担心看着刘辩流着口水,突然兴奋的一脸怪笑,怀疑自己的这位皇兄是不是突然中邪了。

    “皇兄?”刘协小声的问道。

    “没事。我是开心的。”刘辩擦了一下口水,站起身来走向郭嘉的桌子,心里还是按捺不住的兴奋,连走路的姿势都十分的怪诞。

    没有刘辩是穿越众的身份,刘协并不了解郭嘉能力,而且郭嘉的墨家思想也不是令他很认同,所以刘辩对郭嘉表现出如此兴奋的表情让刘协很费解。联想到刘辩选后前和魏翊传出的一些很不好的传闻,刘协突然觉得浑身一冷。过两天皇兄邀自己去洗澡泡温泉,看来自己要好好考虑一番了。

    刘辩走到郭嘉的座位旁,拱手一礼道:“奉孝先生。”

    郭嘉侧头一看,跟他说话的是一名白衣少年,面容白皙,俊朗不凡,心中莫名的便有些喜爱,起身同样拱手问道:“小哥何事?”

    刘辩道:“在下兄弟二人敬慕奉孝先生高才,故冒昧想请奉孝先生过来一叙,权且喝一杯茶水,聊上几句。”

    郭嘉此时正好也无事可做,见刘辩盛意拳拳,便点头同意,跟着刘辩来到了他们的座位。

    刘协见郭嘉过来,也离开座位起身见礼。要到介绍自己的时候,刘协自然不会暴露身份,只是事情突然,也没有想到什么假名字,正在一时语塞之时,刘辩抢先为他想好了名字。

    “在下陆轲,洛阳人士。”刘辩又一指刘协道:“此乃胞弟陆大壮。”

    刘协心里一阵别扭。他没想到刘辩反应敏捷,假名字随口便来。给自己竟然按了一个这么土气的名字。

    刘辩看着他的眼神充满了恶作剧的嘲讽,刘协心里气苦,可也不好暴露身份,只好悻悻的坐回座位。

    刘辩也拉着郭嘉落座,开口对郭嘉说道:“刚闻先生高论,小子钦佩不已,敢问先生可是来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

    郭嘉点头承认道:“在下正是为此而来。敢问小哥唤嘉前来有何赐教?”

    刘辩谦逊的说道:“小子年幼学浅,岂敢赐教。刚刚听闻先生的高论,深感我大汉之弊已经积重难返,故此请先生前来,请教救国之策。”

    救国之策?听闻此话郭嘉又好奇的打量了刘辩刘协二人。两人的年龄也不过是舞勺之年,却都故作一副成熟的面孔。这个年龄的孩童大都刚刚念完蒙学,对于国家之事也只是懵然未懂。玩乐的心思恐怕要高过对时事的关心。

    可此时见两人一副认真的态度,郭嘉不由得猜测起他二人的身份。刘辩和刘协虽然衣着朴素,可身上的贵族之气却难以遮掩。尤其是刘协,十余年的贵族教育,举手投足间贵族气质俱现。而刘辩虽然性格随意,贵族气质没有那么明显,可即位以来临朝听政,位于高位久而久之自然有了一股上位者的威严。

    再看二人旁边座位坐着的五六个护卫,个个身强力壮,高大威猛,警惕的目光始终不离他二人左右。郭嘉猜测他二人必是洛阳里的皇亲贵胄,只是究竟是哪家的公子,郭嘉还不甚明了。

    猛然间,郭嘉想到了洛阳皇宫里那无比尊贵的两个少年。只是这个想法一闪即逝,毕竟在汉代微服私访这种事还没有清朝时期那么流行,大部分汉代皇帝还只是呆在皇宫里遵守着各种符合自己身份的礼仪规定。连那么能胡闹的汉灵帝刘宏为了体验商贾的生活,也没有微服出去,而只是在宫中仿造民间市集,自己游乐其中。

    也许二人只是洛阳某个世家贵族的公子,贪图玩乐,便故作成熟与自己谈论天下。

    郭嘉在心里对刘辩刘协的身份疑惑,另一边,却有人已经发现了刘辩的真实身份。

    一个茶楼的侍者认出了刘辩,急急忙忙的禀报给了荀衢。

    “什么?天子来了?”荀衢听到禀告后大吃一惊。不相信的又问道:“你是不是看错了?”

    那个侍者也不确定,只是说道:“上次茶楼开张,天子微服而来,就是我侍候的茶水。那时虽然是侍卫将茶水端走再献给陛下,可是小的还是远远的看见了陛下一见,和刚刚来茶楼里那年轻人非常的相像。”

    荀衢闻言心中也开始不踏实起来,问清刘辩坐在哪里,悄悄的过去在远处望了一眼。

    那个侍者对刘辩的相貌不敢肯定,荀衢却非常的熟悉。一眼望去,便吓得浑身发颤。果然是天子驾临了。

    荀衢不仅仅是避风塘茶楼的掌柜,还是荀氏家族在洛阳所有生意的负责人。对于荀氏在洛阳的利益自然要考虑甚详。天子驾临确实是避风塘的无上荣耀,可是天子私服而来,身边没有多少护卫,若真的出了什么事情,避风塘茶楼可真的担待不起。况且也容易招人口舌,说他们荀氏谄媚惑上,引诱天子出宫玩乐。

    虽然荀氏家族老一辈的人如荀爽、荀绲都已经致仕,可是像荀彧、荀攸这些中青代在朝廷上正处於上升阶段,荀衢得为这些人考虑,避免招人构陷,影响他们的前途。

    荀衢返回内堂,找到了自己的儿子荀祈商量对策。荀祈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低头沉思,荀衢焦急的说道:“不如我等前去拜见天子,请天子回宫。”

    荀祈反对道:“陛下微服而来,就是不想别人发现他的身份,若是我们贸然前去拜见,拆穿了陛下的身份,必然会引起陛下的不快。况且,陛下此时身份隐秘,也许还会很安全。若是身份暴露,有歹人趁机起了恶心,岂不令陛下陷入险境。”

    荀衢感到左右为难,只好说道:“那我们就故作不知,继续让陛下留下来,等他自己进行而走。”

    “不可!”荀祈正色的反对道:“父亲此言差矣。天子乃万民之主,一举一动皆身系万千,行为举止皆要符合礼仪规范。如今天子私服出宫,耽于享乐,我等若不劝阻,岂不失了臣下之道。”

    荀衢点头道:“祈儿说的有道理。如今之计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做?”

    荀祈紧皱眉头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父亲忘了荀彧叔父了吗?”

    荀衢一怔,立刻喜笑颜开,扶额说道:“我几乎把文若给忘了。他乃是天子近臣,由他劝回陛下正合适。”

    荀衢说做就做,急忙忙安排人去找荀彧。荀祈来到茶楼大厅,远远的望着茶座旁的刘辩,此时正与郭嘉相谈甚欢。看那个样子,恐怕那个郭嘉很受天子青睐,从此飞黄腾达,一展所长颇为可能。

    想到这荀祈心中一动。

    他从颍川来到洛阳,也是来参加科举考试。而考试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能入朝为官。荀祈对自己的学识颇为自信,可是他也明白机遇的重要性。

    那个郭嘉在茶楼里遇到了天子,可以在天子面前展露学识,若得天子欣赏。不管未来科举的名次如何,其名字和才干都会在天子的脑中刻有印象。就算仕途不一定就会从此一帆风顺,可是至少起步要比他人要好。

    虽然荀祈凭借家族的力量,说不准也会有在天子面前展露才华的机会,可是荀祈也有着自己读书人的骄傲。他的族叔荀彧,族兄荀攸都是以才学博得天子青睐。自己的能力也不差,何必要倚仗族荫。

    机遇就在眼前,荀祈看着远处的刘辩目光开始炙热。唤来茶楼的侍者,低声吩咐了一番,自己也悄然离开去做准备去了。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一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