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光熹帝国 > 第五章 濯龙园会面

第五章 濯龙园会面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光熹帝国 !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刘备等人来到洛阳后,住进了老师卢植的太尉府。

    因为刘备等人是领诏来觐见天子,卢植也没不敢耽搁,第二天便入宫将刘备等人到来的消息向刘辩禀告。

    刘辩得知这个消息后异常的高兴,终于又有一个需要注意的这个时代的大人物掌握在他的手中。便立刻下诏三日后在濯龙园召见刘备等人。

    刘辩在亲政之后,除了每天一次的崇德殿早朝,其余的大部份时间都呆在了濯龙园里。若有些军国大事需要找人商量,都是传诏命其入濯龙园相谈,许多帝国的重大决策都是出自这里。

    逐渐的,濯龙园取代了朝臣议事的崇德殿和尚书台的明光殿,成为了大汉帝国的政治中心。

    而濯龙园天子召见,也成为了朝堂之上的一种身份象征。一般来讲刘辩都是在崇德殿的早朝上或明光殿会见臣子,只有像魏翊、曹操、卢植这样的嫡系重臣才有资格入濯龙园议事。这其中有很大的区别,能看出皇帝对你的亲疏关系和重视程度。

    故此刘辩突然下诏在濯龙园召见刘备等人,使得朝堂上的大臣们议论纷纷,大家都在猜测这个刘备究竟是何许人也,竟然受到皇帝的如此重视。

    三日后,刘备等人沐浴更衣,骑上高头大马,奉诏入宫。

    蒋奇奉刘辩之命早早的就在宫门口等候刘备他们,见他们由远至近,翻身下马正要通报姓名,蒋奇不由分说,上前热情的抱住了赵云说道:“子龙兄弟,一年多没见,可还记得赵郡共同讨贼之事?”

    赵云见蒋奇如此热情,也不由得动情的说:“自从赵郡一别,蒋大哥的英武之姿,小弟长记于心。”

    蒋奇哈哈大笑道:“子龙说笑了,我那两下子算什么!以子龙的能力那才算英武之姿。上次与子龙错过后,陛下将我好一顿臭骂,说我让大汉错失人才。如今能找到子龙来洛阳,我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了下来,陛下也会甚感欣慰。”

    赵云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受天子如此重视,心下异常感动。看到刘备等人还站在身旁,便挽住蒋奇的胳膊,来到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面前一一介绍给蒋奇。

    自从下诏传刘备等人进京后,蒋奇没少听刘辩提起刘备他们,所以一听完赵云的介绍后,立刻冲着刘备等人拱手施礼道:“陛下常常在我耳畔提起三位,虽然我孤陋寡闻,未听过三位的英雄事迹,但能让陛下如此欣赏的,也必定是天下英雄!”

    论官职,蒋奇以左校尉之职奉诏节制洛阳强兵西园军,拿的是比二千石的俸禄。而刘备则是别部司马,比千石的俸禄,可是说蒋奇的军职要比刘备高。而蒋奇作为天子的近臣,风头正盛,刘备等来到京城,不可能不听说蒋奇的名头。

    而此时蒋奇说话却丝毫没有上官的架子,态度温和诚恳,对他们三人也是极力夸赞。刘备颇有些受宠若惊,急忙连连称逊。连孤傲的关羽面对蒋奇的善意也不得不微微拱了一下手,表示谢意。

    只有张飞爽朗的一笑,嚷嚷道:“蒋校尉诚恳率直,甚合我老张的胃口。我们萍水相逢,若是你说对我们如雷贯耳,我倒还有些瞧不起你,可如今你如此说,所以我看你这人还有点意思!”

    毕竟蒋奇是比他们高一级的军事长官,刘备见张飞大大咧咧的不遵礼仪,急忙怒斥他道:“翼德不得无礼。”

    接着又向蒋奇赔礼道:“我三弟粗疏,不懂礼仪,望蒋校尉莫要见怪。”

    蒋奇笑着摆手道:“无妨、无妨。翼德兄真性情,我甚喜欢。陛下已在濯龙园久候,请四位随我前去。”

    蒋奇引着刘备四人走向了刘辩在濯龙园的别居。

    由于刘辩并不喜欢在空荡荡的宫殿里居住,且又十分喜欢濯龙园里的清秀景色,所以在登基之后便着手在园中修建了一处别居。

    刘备在蒋奇的引导下,来到了刘辩的别居前。映入眼帘的是一栋造型风格奇怪、砖石结构的二层小楼,矗立在濯龙园的一片竹海之中。風雨小說網

    占地约一亩半,小楼的四周虽然只是半人高的木栅栏围起来,但却是警卫森然。不但刘备他们进来的路上不停的有侍卫巡逻,房子周围每隔五步便有一名宫廷护卫站岗,门口还设一小房作为警卫室检查进出人员。

    通过警卫房的岗哨他们来到小楼的门前。抬头一看,门上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龙飞凤舞的用刘辩特有的行楷写着四个大字:竹涛雅舍。

    门口的小黄门迎了出来,在听到蒋奇所说是刘辩想要召见的刘备等人,立刻向刘备等人施礼,并带他们走进了小楼。

    一进入小楼,刘备等人被里面的装潢彻底震惊了。

    虽然里面的装修并不是富丽堂皇,可却处处透着刘辩喜欢的现代风格和实用精神。

    刘备等人远从幽州赶来,对于卢植府上的那些桌椅等新式家具已经大感惊奇。可刘辩别居里的那些他们前所未见的用具和装饰更让他们惊讶万分。

    刘备等人完全成了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各个的瞪大了眼睛合不上嘴。

    蒋奇看他们这个样子,便一一给他们介绍起来:

    首先是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巨大的会客厅,是刘辩用来与朝廷的重臣商谈要事及吃饭的地方。会客厅的后面用三扇木门隔开,分别通往厨房,宫人杂役的房间以及茅房。二楼则是刘辩休息的地方,有着卧室、书房等十六间房间。

    不过蒋奇介绍时并没有说在二楼其实还有第十七间房,那就是被后世学者苦苦研究和追寻的“光熹密室”。

    这个密室究竟是什么样子,能进入密室的都是什么人,刘辩以后的历代大汉帝王都对此忌讳莫深、三缄其口,这也成了历代学者争论的焦点。大多数观点都认为发生在光熹年间的重大政治改革就是在这里筹划完成的。而能进入密室的人大都参与了改革的推进,是光熹帝真正信任的人。

    蒋奇就是能进入密室的人之一。作为大汉帝国的最大秘密所在,蒋奇自然不会将密室介绍给刘备等人。

    在蒋奇给刘备等人作介绍的同时,小黄门则走到楼上的书房向刘辩禀报刘备等人的到来。

    刘辩正在书房里批阅奏章,听到刘备等人到来,立刻换好服装,对着铜镜整理好衣冠,这才走下楼梯。

    由于是帝王居所,刘备等人也不敢妄动,拘束的立在玄关前,等着刘辩的到来。

    见到刘辩从楼梯走下,刘备等立刻拜伏于地,口中称道:“臣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叩见陛下。”

    刘辩满面春风的摆了摆手,说道:“四位卿家免礼。”

    刘备等人站起身体,刘辩仔细的端详着他们的相貌。

    和《三国演义》里描述的一样,张飞确实是黑脸,而关羽也确实是红脸,可两人却也没有夸张到面似锅底、脸如红枣。而且刘备和赵云的脸色也都有些微黑。这黑脸和红脸其实都是长期军旅生活的象征。刘辩前世时看过很多普通的士兵都是皮肤黝黑或者双颊通红,这是长期处于太阳暴晒下的结果。

    刘备等人长期带兵打仗,皮肤自然是晒成这样。刘辩记得曹操以前皮肤也是微黑,直到这两年他回家乡隐居了一段时间后,皮肤才有点恢复成原本的白色。

    刘辩仔细看着刘备的相貌,感觉出入也不是很大。刘备的双耳确实比其他人要大了许多,可是也没有长得像如来佛祖那样,大到用眼睛可以看到左右两边的耳朵。而双臂也没有提别的长,刘辩觉得至少还没有张飞、赵云的长。不过联想到刘备使用的武器是双剑,这种武器在挥舞起来的时候,双臂同时都在做舒展运动,有时会给人以双臂特别长的错觉。

    最令刘辩大失所望的还是赵云的长相,幻想中的那个俊朗不凡,姿容伟岸的帅气小伙并没有出现,相反赵云的皮肤微黑,国字脸,留着短须,双目深邃,表情严肃。个头在一米八左右,与张飞相仿,略比关羽矮了一些。看上去赵云并不像刘辩在前世影视剧里看到的那个潇洒的白马将军,反倒像新闻里出现在国家领导人身后的黑衣保镖。

    虽然刘辩对赵云的长相很是失望,但是却并不影响刘辩看到桃园三兄弟和一身是胆的赵子龙的心情。毕竟长相不能当饭吃,也不能为刘辩平定天下。刘辩看重的,还是他们身上的过人本事。

    刘辩走到一张长桌前跪坐下,并且笑着招呼刘备等人道:“四位卿家不要干站在那里,快快过来坐下。”

    皇帝赐坐,这是三公之类的重臣才有的待遇。而刘备等人身份微末,初见皇帝竟然得到如此殊荣,不禁有些受宠若惊,踌躇着不知是否应该坐下。

    其实刘辩的性格向来都是不拘礼节,平常在别居时和魏翊、蒋奇等人坐而议政习惯了,故此对刘备等人也没讲什么繁礼。

    蒋奇见刘备等人拘谨,笑着带头来到桌前坐下,并对刘备等人说道:“诸位都是当时英雄,而陛下求贤若渴,诸位就不要再拘束了。”

    刘备等人这才在刘辩的左手边坐下。刘辩命黄门奉上清茶,刘备等人已在卢植府上喝过茶,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大惊小怪。只有张飞小声嘀咕了两句“这清茶没有当日的梨香酒好喝”。

    刘辩以为他们是在卢植府上喝到梨香酒,所以也没有细问是怎么回事。而是呼着张飞的表字笑道:“翼德嗜酒如命,朕也略有耳闻。翼德若爱喝此酒,朕这里取之不尽,任翼德喝个够。但翼德要答应朕且不能喝酒误事,贻误军机。否则翼德喝了朕多少酒,朕就打你多少板子。”

    刘辩说话毫无架子,仿佛在与他们平辈论交,四个人顿时大感轻松,渐渐的与刘辩的关系也轻松了许多,说话也没了那么多的顾忌和约束。

    刘备接着刘辩的话调侃张飞道:“若如此三弟以后可要遵规守法,不然以三弟的豪饮性格,恐怕可要将屁股打烂。”

    众人听后哈哈大笑起来,关系也亲近了不少。

    谈话之中,刘辩对刘备等四人的性格也大致了解了一下。

    关羽沉默寡言,只有谈到他擅长的军事的时候才引起他的兴趣,滔滔不绝的讲起来。

    张飞虽然大咧咧的不拘小节,但是言谈之中,他偶尔还会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刘辩隐约的觉得张飞应该身具一定的文化修养,甚至可能要比自己这个从小就不好好读书的人强。

    而赵云虽然表面上严肃,但聊起天来却不似关羽那样拒人于千里之外。更让刘辩惊讶的是赵云不但在军事上造诣很深,对政务的理解和治理天下上也有很高的战略眼光。

    在谈到冀、并两州的黑山军的问题上,赵云就指出现在的黑山军都是一群失去土地而铤而走险的农民,并不像黄巾军那样拥有狂热的太平道信仰,如果朝廷不光采取一味武力镇压,而是兼用怀柔的政策,应该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令刘辩感到愉快的,是和刘备的谈话。

    真不愧是和曹操齐名的一代枭雄。虽然论见识卓越、天赋过人刘备要比曹操略逊一筹,但是在和他接触过程中,总是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和他的谈话毫无压力,让人能卸下心防,敞开胸怀。在刘辩眼中,刘备是一个极具领导魅力的人,如果说曹操是个天才的话,那刘备就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

    虽然后世很多人诟病刘备虚情假意,会演戏,但是真实的接触过程中,刘辩却丝毫看不出刘备有何做作之处。尤其是他那不时流露出来的对大汉帝国的赤胆忠心与对天下百姓疾苦的痛心疾首,根本不似作伪。总之不管别人信不信,刘辩是相信了。

    当刘辩问道大汉帝国未来将要如何发展时,刘备就提出了现在大汉刚刚经历几番动荡,急需恢复元气。对于人才的网罗上,国家应该剔除门户之见,择才者任之。这与曹操几天前所上的一份奏章内容基本一样。曹操在奏章中就提出了如今大汉国威渐衰,四方宵小蠢蠢欲动,国家应该稳定自身,积累人才。对于天下有才之士,应以才为主,其后才看其德。唯才是举,才可中兴大汉。

    东汉的察举制在选拔官员上总是要看那个人是否“孝顺亲长,廉能正直”,即所谓的举孝廉。因此,很多有才能但道德上有缺陷的人就无法出任官职。这种选拔制度对于太平盛世来讲很适合,但是对于乱事来说就不合时宜了。

    乱事之中,强者为王。道德只是当权者身上的一件衣服,若是利益所趋,便会撕下道德外衣赤膊上阵。在汉末很多诸侯都看不透这一点,受旧观念影响把道德作为使用人才的标准。而曹操刘备两人恰恰能跳出旧观念的影响,把才能放在首位,所以能够三分天下,成为了笑到最后的人。

    刘辩对刘备的观点很满意,当晚,在濯龙园还亲自设宴款待了刘备等人。

    至于刘备等人入京后出任何官职刘辩却没有说,只是先让刘备、关羽、张飞先去卢植的北军五营帮忙,而赵云被蒋奇生拉硬拽要了过来,坚持赵云入西园军供职,刘辩也不想赵云和刘备走的太近,便同意了蒋奇的想法。

    之所以未安排他们官职,是因为刘辩筹划已久的大汉帝国的军制改革就要开始了,他想在军制改革之后再安排刘备等人出任军中职位。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一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