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埃兰 > 第四百六十五章 飞翔的怪物02

第四百六十五章 飞翔的怪物02

推荐阅读: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埃兰 !

    罗德恍然,女生嘛,不喜欢这些东西正常,上次参加南海海试是无奈,这次没兴趣不来也正常。

    “你好了?”沐佑仁问道,指了指楼下还在忙作一团的人群,“不是还在忙着的嘛!”

    “万事俱备,我在那也是吉祥物,稳定稳定人心罢了,一切都有定案,要真忙才是麻烦呢。”魏槐挥挥手,解释两句,就说道:“行了,走吧,下面已经快准备好了,我上来就是叫你们下去的。”

    “那行,走了。”沐佑仁顺手把刚点起来没几分钟的烟头掐灭,然后三人一起下了楼。

    来到操场边上,一个特意撑起来的白布棚子里,一排排电子仪器设备,在嗡嗡的运转,罗德和沐佑仁,经过了南海事件之后,对于这些雷达和测试定位仪器并不很陌生,在测试j-21a战斗机和j-21b电子战机的性能时,都用过。

    看着操作员还在调试仪器,就知道,现在还没有开始,魏槐这是打了提前量了,罗德和沐佑仁靠到边上,省的妨碍工作人员走动,顺便把魏槐也拉了过来。

    “对了,鬼鬼,一直有件事想问你。”罗德说道。

    “什么?”魏槐奇怪的看着罗德,三不五时就会在虚拟网上见面,还有什么事要问的,还一直……

    “这玩意,怎么这么慢?”罗德指了指远处,停靠在操场中心的大耳怪战机。

    “什么这么慢?”魏槐看看罗德,又看看远处的战机,一时没回过神来,“14马赫,比在虚拟实境里测试是慢了不少,可相对不是在现实里嘛,要考虑驾驶员安全。”

    “呵呵!”沐佑仁乐了,已经会过意来的沐佑仁,看着这两个家伙鸡同鸭讲,感觉非常有趣。

    “我晕,”罗德拍拍脑门,“我说的是,这家伙怎么造的这么慢,这东西是自动生产线生产的吧,按道理说,一个月前就应该出来了啊!”

    “哦,你说这个啊,”魏槐会过意来,手一摊,说道:“没办法的事情,驾驶舱外壳重新设计了一遍,添加了定向重力系统,生产线全部要改造,自然就慢了。”

    “what?”罗德一呲牙,定向重力装置,这是什么?更重要的是,魏槐什么时候能自行改动大耳怪的设计图了?太牛了吧!

    “鬼鬼,你能改设计了?”听到这里的沐佑仁,也惊讶的望着魏槐,问道。

    大耳怪战机是现在手上拥有的载人飞行器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不说相对于小鱼号,就是相对于魔方运输机,制造也容易的多,但是这不是说,就能轻松自如的随便改动大耳怪战机的设计图了。

    对于大耳怪这种,与地球科技体系九成相驳飞行器来说,任何细节设计,扩展开来,都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不要说魏槐,就是洪森,想改都很吃力,非常吃力。

    大耳怪战机是埃兰很早期,很早期的一种机型,反重力战机的始祖,由于时间太久远,依莲的数据库中,只作为飞行器发展史的参考资料,保存有大概设计图,为了让其飞起来,还要从埃兰制式,改成地球人可以控制的机型,依莲以洪森为蓝本,修改了很多东西,又添加了不少的细节。

    从埃兰带回来之后,洪森将其从图纸变成现实,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其中主要的时间消耗,就是消耗在设计微调上,依莲的设计都是以洪森为蓝本,对普通人,依莲可没什么概念,有不少地方都实测下来,比较危险,必须改动,而这些改动,占了整个工期的八成还多。

    当然,当时小鱼号ii型,iii型扩展任务压身,洪森没法全力以赴也是个因素,但是修改不易,也是事实,洪森有能力修改,是因为脑袋里被塞进去了大量的资料,但魏槐……

    罗德和沐佑仁都不认为魏槐有这个能力,起码在洪森走的时候,没有,难道现在……

    “不行,当然不行。”魏槐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驾驶舱是整架飞机的心脏,很多地方我还没有吃透呢,修改谈何容易。”

    “那你是什么意思啊,你不说重新设计了嘛?”

    “没说驾驶舱,我是说驾驶舱外壳,当初设计的时候,不是为了给将来的光微子雷达留位置,在驾驶舱外壳跟机壳之间设置了一个厚厚的阻尼层嘛,我把那个拆了,然后驾驶舱外壳改为双层,把定向重力系统塞了进去。”魏槐解释说道,“就为了这个,我们整整忙活了两个多月,生产线也得调整,所以自然就慢了。”

    罗德恍然,作为军迷,对于大耳怪的结构虽然没洪森魏槐清楚,但至少仔细看过,也参与了当初的讨论,自然明白魏槐说的什么,而沐佑仁根本不管这个,只要能飞上天,谁管你什么设计。

    “丫的,这也叫设计。”罗德鄙视。

    “废话,怎么不是设计了,你当往里面塞东西很容易嘛,老子两个多月没睡过好觉,头发都白了十几根。”魏槐低头,脑袋凑上去,让罗德看,证明自己的清白,但……邦的一声响,得来的是个脆脆的脑瓜蹦。

    “咝~”魏槐揉着脑袋,呲牙追着要揍罗德,被沐佑仁抓住了,说道:“回头我帮你,定向重力系统是什么东西,内置式反重力引擎不是还没研发出来嘛?”

    “不是引擎,是模拟医疗舱的牵引力场,制造出来的一个磁场阻尼层。”魏槐想了想,解释说,“过载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物体有惯性存在,骤停或者方向骤变,就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导致人的血管破裂,危及生命。

    医疗舱有一个功能,可以用弱磁场制造一种牵引线,隔着皮肤肌肉,牵引人体内的骨骼,从而快速修复骨骼损伤,我就是模拟这个方式,在驾驶舱内,制造一个人为定向磁场,把原本作用于一点的牵引线,均匀作用于全身每一个细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惯性。

    ……不能说抵消,惯性没法抵消,我的意思是,骤停骤变向不是会产生反作用力嘛,我就再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力与力对消,那么人就保全了,就像用手指穿纸,单向用力,自然会破,如果对面也有一根手指,那么纸就没事儿了。

    大概就是这样子,我在驾驶舱外产生一个较小的自包络牵引磁场,将驾驶员包裹起来,一旦变向,那么牵引磁场会自动根据力的方向,产生反向推力,来抵消惯性导致的力,这样,理论上,只要计算机速度够,人可以承担无限大的g力。”

    “简单说,这玩意就是一个反g力装置喽?”魏槐拉拉杂杂解释了一堆,被罗德直接精简成了一句话。

    “某种意义上,你说的也没错啦。”魏槐叹口气,早知道就不细说了,跟科盲说这些,浪费口水啊。g力是物体惯性导致的,这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因在地球,在太空或者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而改变,能是随随便便‘反’的嘛?

    算了,你说反就反吧,不费这个神了!

    “效果呢?折腾了这么长时间,效果怎么样?”沐佑仁摇头失笑,问道。

    “还行,虚拟测试下,经过针对性锻炼的驾驶员大概可以承担12~13个g的过载,不过在现实中,还要看实测才能下结论。”魏槐看看远处的大耳怪,说道。

    …………

    噼啪,强烈的磁场将空气中的电子激发出来,形成了短暂的弧形闪电,大耳怪两侧薄薄的裂环机翼,因此闪出淡淡的蓝色光芒,穿着轻薄的隔离服的工作人员用力挥下手臂,嗡的一声,大耳怪笔直的升上天空,上下浮沉几下,静静的悬停在10米左右的空中。

    “磁场形态规整,矢量引擎工作正常,高导磁性罩壳运转正常,磁力导线无断裂迹象。”

    “悬浮姿态波动率3,正常,裂环机翼没有过载趋向,矢量动力供应平稳。”

    “外围磁场扩散度减小,超导率4,范围3.8米,散逸性每米3.68%,正常。”

    “定位照准很清晰,武器系统自检正常,驱动机构自检正常,雷达启动正常,定向重力系统正常,驾驶舱图像清晰……”

    一条条的指令下达,一条条的数据汇总,为了今天,在场的人员不知道演练了多少次,一切有条不紊,而虚拟实境又让出问题的可能性降低到了最小,几乎各种测试,都是一次过关,非常之效率。

    罗德和沐佑仁找了个椅子,坐在一边,静静的看着,尽管对四人来说,大耳怪战机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小九数据库里,比这个强大百倍千倍的战机实在太多了,甚至太空战舰都有好几型。

    但是,那些都只能在数据库理,大耳怪虽然技术拙略,但这是第一款合作制造,可以出现在众人眼睛里的东西,尽管这个是自动生产线流水出来的东西,但是,这却是埃兰和地球,两个文明落差不可以道里计的文明,真正融合的开始。

    不夸张的说,这是一个里程碑,跟老鬼洞科技博物馆中的那块黄不拉叽的电胶原体,黑糊糊的塑钢,手艺拙劣的显示屏,还有巴掌大的太阳能帆板并列的,科技的里程碑。

    那四样东西,代表着埃兰科技的萌芽,而大耳怪,则代表着地球文明的萌芽,从今天起,地球,将一步步的走上宇宙。

    罗德和沐佑仁忽然回头,对视了一眼,对彼此不约而同的动作,相视一笑,看来感觉都差不多啊。

    不过魏槐可没有这么多愁善感,准确的说,是没时间多愁善感,虽然测试几乎都一次过关,但到底是几乎而不是绝对,还是出了一些问题的,尽管都是警告,而不是错误,但魏槐跟几个相熟的工程师,还是围着一台显示屏,冥思苦想,试图从各种表象,判断出问题的所在,并进一步思索是否可能会有深层次的问题。

    很快,随着魏槐一挥手,天空中的大耳怪发出一声尖锐的破空声,仿佛幻影一样,瞬间就消失在了操场上空。

    测试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