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埃兰 > 第一百十一章 1MW的小电厂

第一百十一章 1MW的小电厂

推荐阅读: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埃兰 !

    这边罗德家里陷入麻烦不提,罗德已经说明了要拖延时间,那么一个屹立了几十年不倒的家族,存心使用乌龟战术,别人想下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另外一边,洪森终于熬过了堪称恐怖的五天,如果谁不明白为什么是恐怖,那么头悬梁锥刺股,坚持五天不睡觉就行了,而且还得饿着一天只能吃一颗绿豆。

    进医疗舱前,必须清洗消毒,否则以医疗舱中营养充沛的营养液浓度,出来之后弄不好身上会长满绿毛。

    当然,这是扯淡,在埃兰也是最高科技的全谱医疗舱,如果还有这种‘功能’,那所有埃兰研究者都可以去以死谢罪了,实际上就算是满身污泥进去,出来后也会一尘不染。

    不过,会花费足够再建一个学院都市的代价,去建设一个洗澡舱,那也是扯淡,消除过多的细菌,需要消耗很多额外的药剂和能量,在现在一切都捉衿见肘的情况下,能免则免。

    所以,洪森还是得进早先搭建的清洗消毒室,进行繁琐的洗刷刷程序,只不过,鉴于现在的情况,随身得带着一个大奶瓶,依莲的恶趣味,百般抗议无效,只好认命的妥协产物,让依莲开心至今。

    “终于解脱啦!”

    抛掉大奶瓶,在小房间门口就一个箭步逃命似的跳入医疗舱,洪森对着漫天神佛发出有种的感谢,然后在依莲哇哈哈哈哈的大笑中,陷入了长眠……

    故事完了……当然不,应该说0天后见!

    洪森和罗德都没事了,但魏槐和沐佑仁却陷入了水深火热。

    00块实验板完成了,代表着生产线正式完成,但这不代表就万事大吉了,太阳能帆板跟电胶原体,工作原理跟现有的太阳能电池完全没一点沾边,所以以前的经验,就成了扯淡,必须实地操作一遍,并得出一套可行的办法,作为样板推广。

    但是,百条生产线建设计划,简称百线计划,第一批0条就要上马,近千台设备,上亿的投资,而且上头强令,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基本建设,以便在谈判中取得足够的筹码,所以,光伏联盟的4位boss级别老总伙同近千名大大小小的专家教授,同一时间奔赴全国各地,开始挥舞钞票。

    只余下跟魏槐和沐佑仁最熟,而且也是技术人员出身的马云还有蔡正祥二人,四个人一起开始摸索着建设第一个太阳能帆板套件发电厂。

    麻烦就出在这上面,太阳能帆板,布设时需要一跟导线,连接地面,构成一个电子通路,洪森只说原理是采用漩涡电子堆,一种摸不清头脑的虹吸作用,从大地中抽取电子形成电流,储存或者输送出去,最后再被使用通过种种途径,最终又流回大地,构成整个电力络的循环。

    于是,魏槐也照葫芦画瓢,原样写在了技术文件上,可却没想到,麻烦就出在这东西上面了。一台两台的太阳能帆板,这种虹吸,根本没有任何反应,以往最多也不过7~块左右同时启动,所以根本没注意这个问题。

    可这次00块同时启动,却发现了这东西居然跟高压电线搭在地上一样,也会产生强电势差,只不过一个是由内而外的高压区,一个是由外而内的负压区,但人一走动,同样产生所谓的跨步电压。

    四人发现这个问题后,不禁擦了把冷汗,还好试验了一下,否则麻烦大了,这只是一百块,人走上去已经有触电发麻的感觉了,要是日后上万块,乃至上百万块的帆板光伏阵列启动,那不成人造闪电了嘛,有人烧人,没人烧器材。想想,一个投资数亿的电厂,一开机,喀嚓欣赏一通闪电表演后,告诉你,你的钱打水漂了,会是什么反应?

    反复试验了三四天,发现分批分片放置,每块间的间隙大些,然后再用半厘米厚,三厘米宽的长方形钢筋,打入地下0米,才算是解决了问题,不过同时却又面临着锈蚀的问题,这是用来虹吸电流的,根本不可能象电缆一样外面包层胶皮,把一帮子技师弄得无比挠头。

    沐佑仁和魏槐对视一眼,嘿嘿,塑钢,这东西扔王水里都没事,绝对是一流的材料,不过,这都得等以后了,现在再拿出一项超级技术,那等于竖块牌子,上书向我开炮。

    电流虹吸问题解决了,随后却又紧跟着另一个问题!

    逆变器,00千瓦逆变器价格超过0万,可太阳能帆板套件每平米峰值0千瓦,日夜平均05千瓦,00千瓦按平均计算也不过0平米的,也就是0套套件的平均发电量,可0套套间多少钱?成本20000不到,就算按照售价计算也只有20万,一个逆变器,就得0万,好嘛,成本凭空增加一半。

    以及,由逆变器引发的又一个大问题——产业链配套!

    产业链条,这是第一次光伏会议上就提出来的问题,可后来居然所有人都似乎理所当然的把它忘记了。

    按理说,马云还有蔡老狐狸都是光伏业的老手了,这问题不应该现在才想起来,可偏偏,不只是两人,连其他的那些光伏业boss们,都没有提前把这个问题提上日程,差点吧沐佑仁和魏槐晕坏了。

    脸皮厚如马云和蔡正祥,也没顶住无言的调侃,于是‘满面红光’的当即消失,然后第三天强势回归,带来了超大群的围观群众,理所当然,都是各环节的企业老总们,还有他们的技术人员,其中就包括的几家逆变器厂商。

    “好了,各位兄弟,都是老相识了,废话不说了,怎么办吧?”寒喧没有,太极没有,指着眼前的太阳能帆板,和边上摆着的逆变器大箱子,马云直接瞪着眼睛就提出了问题。

    “呵呵,”还是蔡正祥打了个圆场……当然,也可能是红白脸战术……说道:“各位,别听老马的,这几天是把我们臊坏了,身在这个行业,居然愣没想到这个问题,在两个小朋友面前出那么大的糗,再不搞定,实在是没脸见人了。好了,不多说了,各位吧。”

    “还有价格,这么大的量,价格绝对不能太高,否则我宁熬过一两个月,自己砸钱全部自己做。”马云冷着脸,抱着双手说道。

    “放心,马老板,都打多少年交道了,不会乱来,肯定给你解决。”一个胖胖的,穿蓝西装的胖子,挂着商人的笑容,拍着胸脯说道。

    “呵呵,罗老板爽气,这样我们就放心了,东西可快点出来,价格我们可以慢慢谈。”蔡正祥乐呵呵的恭维,老马纯是敲钉转角,那么多东西,自己砸钱搞要弄到什么时候去,现在抢的就是时间,多一个月,就得多不少变数,不过心里一样很淡定,能被自己和马云同时选上的人里,没有傻瓜,这么大的商机不会不到。

    “罗胖子说得对,马总,蔡总你们放心,送我们商机送我们钱,这要再不抓住,抹脖子上吊去了。”一个瘦瘦高高,年纪不大的眼镜男说道。

    “没错,我们带来这么多技术人员,就是决心把这些拿下。”

    “就是,眼前的生意再不做,那……”

    二十好几位老总,七嘴八舌的发话表决心,一个个都拍着胸脯。

    “那行,时间紧,有时间废话还不如去会议室聊聊这合同怎么签,事先声明,定时定量,不敢上的别来。”马云是扮演白脸扮演到底了,直接打断了所有人的话,雷厉风行的就开始行动,“技术人员都留下,这里器材设备都有,各自分工,把自己相关的东西,都尽快拿出个大概方案出来……包括逆变器。”停了一下,马云带着火气,重重点出了最后一句。

    蔡正祥跟马云伙同一帮老板急匆匆的向着大会议室走去,这事拖不得,时间相当紧的,别等光伏套件生产线完成了,居然没有配套的汇流器,逆变器等各种设备,那电厂还怎么建?笑话不得闹到天上去了!一个月内必须把从研发到测试,从生产线调整到工人安排种种的细节全部敲定,就算拿不出成品,但完整的计划也得给我拿出来。

    为了面子,逼上梁山了!

    在蔡正祥和马云为了面子到处跑的这三天里,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太阳能帆板的发电厂就被沐佑仁和魏槐建立起来了,实际上解决了电流虹吸问题,剩下的就没什么技术难关了。老板谈判去了,工程师们也开始了忙碌,测量的测量,商量的商量,带来到此的都是老板的心腹,情况如何心知肚明,小心眼,自傲,攀比什么的通通都的收起来,尽快拿出方案,才是谈判桌上压服别人的唯一途径。

    电厂装机容量000千瓦,这是按照太阳能帆板的峰值发电量来计算的,因为日夜交替,还有天气等问题,有些地区光照充沛,每年超过000小时,有些地区,却只有000~2000小时,所以光伏发电的发电量并不是一个恒定值,一般光伏电厂的装机量,都是用光伏电池的峰值发电量来计算,也就是wp,太阳能帆板套件也不例外。

    按照洪森和魏槐曾经在香川的估算测试,香川附近,大概实际发电量只有峰值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05千瓦,这个电厂实际装机容量应该是000千瓦左右,但这个估测实在是太过于毛糙,过于想象化,完全是洪森拍脑袋定的,所以必须要实测,这个电厂就是用来获取第一手数据的地方。

    当然,给工厂省电这个事情,就不用提了,小电厂日产电力大概24万度,不止供应正祥光伏厂,甚至周边的一些居民都可以免费用电,这是当小白老鼠的报酬。

    这次会议,沐佑仁跟魏槐都没有到场,魏槐纯粹没兴趣,要不是等着那边生产线配套设备的消息,魏槐早跑回香川研究他的n4合金去了,能不能多研究出几套变种出来,现在在哪谁也不知道。

    至于沐佑仁,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折腾专利注册的后续事情,自从听说了专利法漏洞,听取专属律师刘文章的建议,跟着魏槐一起,把太阳能帆板和电胶原体,从技术,到制造,到所有相关设备,愣是拆分成了4大类47项小专利,甚至从蔡正祥厂里另外弄了些无关专利进去,愣是把专利弄成了**阵一样。

    不过并不是那么顺利,注册早就在进行,国内特事特办,专利几乎是瞬批,但国外注册却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麻烦,国际5国签署的《专利合作条约》简化了申请,却没简化审批,谁都知道这玩意的恐怖,表面上公事公办,但其拖拖拉拉,转弯抹角的要更详细资料就知道没安好心。

    丫的,老子申请机械铸件外形专利,居然要晶体合成资料,哪国锻压机还管晶体合成,把沐佑仁气的是肚皮上都有火。

    最后在专属律师刘文章的建议下,干脆把申请国家商务部介入,把专利注册事项委托商务部办理,才得以顺利进行,不过,手续多到要命,沐佑仁对生产线改造几无贡献,却一直常驻光伏厂,就是在忙这些事情,谁让魏槐在这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