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走进唐朝 > 886.第886章 东渡美洲

886.第886章 东渡美洲

作者:钢城小草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走进唐朝 !

    李烨终于妥协了,把敬翔又一次的摁到椅子上:“敬兄慢慢的听某说,既然敬兄支持这次冒险,但是我们总要有一个完整的计划才行,跨海航行不知道会遇上什么情况,从这里到大洋的对岸,来回最快也要两年的时间,在海上漂泊两年的时间,会遇上各种奇怪的事情,有跟山一样高的海浪;有跟山一样的冰山;有巨大的海洋猛兽在四处游弋;有各种激流险滩,谁都不知道前面的路在什么地方,某不可能白白的让勇士去送死,敬兄你明白某的意思吗”。

    敬翔当然明白,而且比李烨还清楚大海的神秘莫测,但是李烨口中的农作物太诱人了,这些困难和神奇的作物一比,根本不算什么。

    哪一种神迹不是需要克服千难万险才能得到,越是艰难越是阻挡不住敬翔想得到神奇作物的想法,只有通过不可预知的危险,才能得到神奇的作物,任何牺牲才会显得无比的荣耀。

    “郡王殿下,既然你已经知道可能出现的威胁,那就一定有应对的办法,没有人会惧怕这些危险,还是请郡王殿下说说计划吧”

    李烨真有一种想死的冲动,自己说的越多越是不可能阻止敬翔的决心,反而被敬翔抓住了话中的把柄,让李烨一时不知如何反驳。李烨当然知道北方航线可能遇到的危险,也知道应该如何避免,可是李烨毕竟不是航海家,也没用进行过这方面的调查,现在知道的知识也是后世在电视中看见的,能有多大的作用只有神仙知道了。

    可是李烨却没有办法把这些告诉敬翔,李烨自己钻进了自己编制的巨网陷阱之中,现在再想挣脱出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虽然李烨说的并非是谎言,这是的话需要有东西证明才是,而这个东西却恰恰是所有人都想要的,结果只能是一个:“继续走下去,直到取回红薯、玉米的种子为止”。

    金口玉言可不单单指的是皇帝,对于李烨同样有效,一诺千金重君子重气节,胡说八道的结果只有一个维权将受到极大的挑战。权威需要一天天的竖立和培养,可是却可以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敬翔之所以没有对李烨的话怀疑,原因就是李烨能够自言其说,有事实作为依据支持李烨的说法,虽然李烨很多的说话都是耸人听闻,但是敬翔依然在现实中找到了佐证。

    李烨说亩产可以达到四石,敬翔相信,因为敬翔亲眼看见了从田地中收割上来的粮食。李烨说人可以飞上蓝天,敬翔亲眼看见李烨乘坐热气球到达了无人企及的高度。敬翔相信李烨口中的红薯和玉米,也同样相信李烨在为远航提前做着准备,可是敬翔已经等不及、也不愿意等,甚至想马上就带领着一支船队踏上李烨口中的北方航线。

    现在李烨的足迹已经踏上了库页岛,可是敬翔还是闲李烨的速度太慢了,李烨准备再用一年的时间,把自己的探索脚步推到白令海峡和阿留申群岛,然后组建一支小规模的舰队,试探性的抵达美洲的西海岸,最好能建立一个中转站,这样北方的航线才会有更大的安全性。

    购买黑水靺鞨人和帮助虾夷人,也是李烨计划的一部分,北方的严寒不是每一个都可以抵挡的,那些长期生活在极北地区的野蛮人正好是李烨探索的前驱,可是现在李烨真的没有准备好。

    李烨可以保证舰队航行到库页岛,可是更远的北方是一片荒芜,那里有什么李烨根本不知道,也许是野人、也许是严寒的天气,还有神秘莫测的洋流、冰山和巨浪,所有这一切都不是李烨能控制的。

    “好吧,某同意提前进行北方航线的探索,但是敬兄不能去,辽东半岛不能没有你”,李烨看着敬翔炙热和快要发狂的眼神终于妥协了:“某可以把探索北方航线的时间提前,但是某不想用人命去做无畏的牺牲,现在北方的极夜,不适合航行,只有到了三月以后,才是北方的极昼,危险系数才会降低,等到了明年九月之后,船队如果不能返回的话,只能继续向南航行,寻找一片冬季的宿营地,等到来年再返回辽东半岛,组织一次更大规模的远航”。

    李烨准备分两次到达中美洲寻找红薯和玉米,第一次在北美洲的西海岸建立一个宿营地和中转站,为后面的探索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落脚点,这是李烨能想出的最好办法。

    “不行”,敬翔马上反驳道:“郡王殿下以前不是说过探索需要冒险和勇敢精神吗?这么可以瞻前顾后没有一点牺牲精神,这样的办法固然稳妥,可是我们现在已经没有时间了,早一天寻找到红薯和玉米的种子,大唐就会少死许多人,难道这点牺牲郡王殿下都舍不得吗”。

    李烨无语了,这根本不是什么牺牲精神,而且无知者无畏,死几十个人,在敬翔看来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只要得到红薯和玉米的种子,死再多的人都是值得的。

    “好吧,这恐怕不是几艘舰船可以完成的事情,要想一次性的到达传说中的中美洲,必须要几十艘千石以上的舰船,这恐怕是整个辽东半岛全部的千石舰船,而且风险很大,某也不能保证就能顺利的达到,对于一年之内的辽东半岛进行也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敬兄真的希望这样做吗”

    李烨不可能让千石以下的舰船行驶几万海里到中美洲,如果可能李烨希望自己派出去的舰船最好都是二千石的舰船,可是现在辽东半岛没有这么多的千石舰船。江南水师的舰船是不可能动用的,剩下的只有动用辽东半岛水师的舰船,万一有什么事情发现,辽东半岛漫长的海岸线将无舰船防守,李烨这是在提醒敬翔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只要撑过一年,辽东半岛就会建造出更多的舰船,郡王殿下不是在扩建大行城船厂,不是在夷洲新建更大的船厂吗?一年的时间根本不会有什么问题,辽东半岛可以承担起一年之内没有战舰保护的风险”

    敬翔是铁了心的要马上进行探险,不管李烨说什么,敬翔就是想听到李烨说什么时候远航美洲探险,获取红薯和玉米的种子。对于李烨的威逼利诱,敬翔根本就不放在心上,有什么能比获取红薯和玉米的事情重要,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停下来,只要能马上出发,什么代价都是值得的。

    其实李烨根本就无法理解敬翔现在的心事,无论是为公为私,是为了大唐的百姓,还是为了辽东半岛的霸业,只要李烨说的是真的,就应该不惜任何代价得到红薯和玉米的种子。

    在李烨的心目中,这也许就是两颗再普通不过的种子,什么时候得到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到非需要不可的时候。可是敬翔在心里却不会这么看,这是种子不假,但是这是两颗神奇的种子,只有有德之人才能拥有,而这个有德之人正是李烨,只要得到这两颗种子,李烨的统治地位就无人可以撼动,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李烨当然想不到敬翔把两颗种子都上升到政治高度,说种子也好,说祥瑞也吧,只要这两颗种子真的能做出亩产十几石的粮食,天下人会怎么看李烨,天下的百姓谁还会质疑李烨,到那时天下还有谁比李烨更尊贵。

    计划在敬翔的一步步紧逼之下迅速的制订出来,按照计划,辽东半岛需要在三月底之前,组建出一支至少二十艘到三十艘千石以上的船队,带上至少可以吃上两年的粮食从北路横跨太平洋到达中美洲。

    这绝对是动用了全部的辽东半岛水师力量,船只、水手、粮食,还有工匠、农夫,这项巨大的工程在唐代足以堪比后世的登月创举,而工程的组织者自然是、只能是敬翔。

    辽东半岛的船厂一夜之间开始日以继日的建造船只,大行城船厂、孤山城船厂、大连城船厂,还有新城船厂,需要在二个月之内建造十艘以上的二千石舰船,加上辽东半岛可以动用的十几艘千石舰船,二十多艘的舰船必须在三月初之前到达大连城,然后载满各种物资和人员,趁着极北之地解冻之时启帆远航。

    三多千水手和二千多的工匠、农夫、士兵,也将在二个月的时间之内训练完毕,李烨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是否正确,不过李烨现在已经没有了选择,当李烨说出世间上存在神奇种子的时候,已经就阻止不了这次规模堪比后世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不管怎么样李烨只有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是敬翔逼的也好,是李烨自愿的也罢,李烨和辽东半岛必须要承担这次无比巨大的风险投资,要是能够成功,辽东半岛将跨入经济、军事、政治的快车道,如果失败了,不仅辽东半岛在今后的三五年之内再也没有办法承担这样规模巨大的远洋航行,而且可能会失去争霸中原的最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