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走进唐朝 > 871.第871章 倭国武士(二)

871.第871章 倭国武士(二)

作者:钢城小草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走进唐朝 !

    横刀,俗称唐刀,其狭直刀身,小镡,长柄(可双手握持)的形制;直接原型是日本正仓院藏品,千年前自唐朝进口之“金银钿装唐大刀”。

    倭刀脱胎于横刀,不过这时候的倭刀并不著名,倭人最喜欢的还是唐人的横刀,地上的男子手中握着精美的横刀,就像捧着一件绝世无双的艺术品,口中喃喃自语。

    “他在说什么”

    “他在说,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把这样的横刀”

    “告诉他,这样的横刀,本王多的是,只要能让本王满意,这把横刀就送给他”

    男子激动的无以复加,颤抖的全身缓缓的站起来,退后了几步,舞了一套刀法。大开大合,有我无敌,刀刀致命,没有半点犹豫,每一刀都用尽全力,完全是一种博命的刀法,看得人不由得心惊肉跳。没有华丽的刀花,每一刀都能置敌人于死地,干净利落却不拖泥带水,“好,这个人本王手下了,问问他叫什么名字”。

    倭国翻译脸上露出一丝不屑道:“这些武士没有自己的名字,主人叫他们什么名字,他们就叫什么名字”。

    平安时代的武士是没有自己姓名的,他们或者跟着主人姓,或者让主人给自己起名字,因为有了名字就意味着自己有了一定的地位,所以武士对于自己姓什么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就以石见为姓,武大为名吧,问问他,有没有跟他一样身手的武士,本王需要一些像他这样忠心的武士”,李烨本想给这个倭人起一个小泉的姓名,不过想想还是算了,这样的恶搞没有丝毫的含义。

    石见武大再次匍匐在地,感谢李烨的赐名,并且告诉李烨,他生活的地方叫室町,有很多像他这样的武士,只要李烨愿意收留他们,他们便会全部依附李烨。

    战国时代的武士大部分都出自镰仓、室町和德川三个武士团,本来这些都是倭国的地名,后来成为了人名。

    公元九世纪,因寺院、神社、官吏贵族、地方豪族不断开垦新农田,又以种种方式掠夺贫困农户的“口分田”,鲸吞国有公地,私有土地面积迅速增加,并在私有土地上纷纷建立庄园,大化改新施行的“口分田”制度逐渐瓦解,法律与政府机构的支配力趋于崩溃,日本社会进入“只有武力才是解决社会问题最简捷最现实的力量”的时代。

    寺院、神社、官吏贵族及地方豪族的庄园经营者——在地领主们,为强化家族统治,对抗其他强大势力,守护既得土地,掠夺更多利益,纷纷建立武士团。握有强大实力并在国、郡等为官的豪绅显贵还建立了武士集团,供养众多武士;中小地主也将雇工、奴婢、下人等组织起来,成立中小武士团,其活动范围仅限一郡范围,其武士数量从数十人到数百人不等。

    大武士团多集中于政府统治薄弱的边境地带,小武士团几乎遍布全国。与此同时,在镇压虾夷(日本东北地区原住民)、浮囚(归服的虾夷人)和打击新罗海盗的长期战争中,壮大了军事头目的武装力量,形成了军事贵族。

    战争结束后,这些新兴的军事贵族在门阀森严的中央无望晋升高位,纷纷到地方寻求发展,他们携亲信与部下或加入豪门势家与国衙对抗;或编成国衙的兵力,压制庄园势力,扩大自己领地;或充当摄关家或院厅的侍者和私人卫士;或流落于中小武士团,只要哪里需要武力,哪里就现其身影。

    战国时代,武装暴动风起云涌,战争连年不断,经过百余年的血雨腥风的混战,进一步砥砺了武士凶暴残忍与奸雄狡诈的品格。到德川幕府时期,武士制度更加完善,武士人数达四十万人,武士享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是农工商三个阶级的统治者,不仅垄断行政、军事、文化教育等大权,甚至社会方方面面尽在武士的掌控中,武士精神深深地扎根于这个民族社会生活的土壤里,充溢于这个民族肌体的每个毛细血孔中。

    李烨没有想到倭国竟然会有这么多的中下等武士,而且数量还在继续的膨胀之中,像石见武大这样的潦倒的武士更是不胜枚举。

    “本王给你两匹马和三天的时间,招募一千名武士,并任命你为武士团的团长,可有什么问题”

    “什么,你不会骑马”,李烨彻底无语了,石见武大竟然不会骑马,不过想想就不奇怪了,像他这样的武士连饭都吃不饱,怎么会骑马呢?“本王没有时间等你走路去找武士,还是三天的时间,本王会派人跟你一起去,记住只有三天的时间,逾期不归,就不要回来了”。

    倭国武士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敢死队和步兵,这样的人不加以利用才是傻瓜呢?一千名武士只是一个开头,李烨想看看这些武士在战场上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如果效果不错,还可以从倭国招募炮灰。

    石见银山的矿脉大多数都埋藏在地表附近,黝黑的坑道伸向远方,三四平方米的洞口只能容下两个人来回穿梭,洞壁四周搭建着简陋的支架,从石缝从渗出来的水滴“滴答、滴答”的作响,潮湿、湿滑的地面上积满了水洼,一群壮汉赤膊着上身,挥舞着手中的铁镐,拼命的向前挖掘着银矿。

    “怎么不用炸药”,李烨看着一点点挖掘下来的银矿,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石见银山挖空。

    曾士冠沮丧道:“弟子试过了,那些炸药的威力实在难以控制,不是起不到效果,就是把山洞都炸塌了,弟子不敢用了”。

    用人敲斧砍,石见银山就是挖上百年也挖不完,“这方面你不是专家,某不怪你,把这里的事情交代一下,跟某回辽东半岛吧”,李烨是不会放弃疯狂掠夺倭国银矿的机会的,炸药无疑是这个时代开采矿石最快的办法,西班牙人在美洲掠夺银矿的时候,不就是使用黑火药进行开采的吗?为什么李烨就不行呢?

    李烨不在乎给石见银山使用最先进的开采技术,只要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倭国境内的矿山耗尽,李烨愿意使用一切手段。

    曾士冠将石见银山的工匠都召集起来,目的只有两个,一是交接曾士冠手中的任务,二是讨论怎么才能加快石见银山的开采速度。虽然李烨开采金银矿越多,倭国得到的分成也越多,但是平安时代是一个奢靡的时代,再多的金银也不够平安时代贵族的消耗,最后这些金银还会流回到李烨的口袋。

    李烨把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了还在倭国京都的严力,告诉严力,自己会从辽东半岛送来一批牛马,让严力尽最大可能榨干倭国每一两金银。

    石见武大没有让李烨失望,当三天后,李烨看见石见武大的时候,发现石见武大一脸憔悴的带着九百名武士出现在石见镇。

    九百名武士,不如说是九百名倭国难民,除了从每一个人的眼睛中看见渴望、喜悦的神情,李烨怎么都无法把这群难民跟自己心中的武士联系在一起。

    “这就是你说的武士,他们身上的衣服和武器呢”,李烨没有指望他们能穿着干净、整齐的衣服,手中拿着鲜明铮亮的武器,至少也不应该像叫花子一样,破衣烂衫、手中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门,这让李烨对这些武士的战斗力不由得打了几分折扣。

    “主人,这些人的确都是最优秀的武士,只要主人给他们锋利的横刀,他们就可以给主人斩妖除魔”,石见武大还是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他们听说主人需要他们效命,狂奔了几天才赶到石见镇,只要让他们吃一顿饱饭,他们的命就是主人的”。

    李烨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什么地方做错了,至少也应该让这些人进行一场比武,不过看在都是死士的份上,李烨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

    “带他们洗澡换衣服,然后去吃饭,告诉他们想成为武士团的一员,就要完全的听从本王的指挥,本王会安排一些护卫帮你组建武士团,记住服从是武士团的天职,谁要是不服从命令,只有死路一条”,李烨不可能组建一支完全有倭国武士组成的武士团,安插几个护卫,防止心生异心完全有必要。

    “多谢主人,这些武士的命都是主人的,如果谁要是敢质疑主人的话,某第一个就砍死他,不用脏了主人的手”

    李烨点点头,石见武大这个人很机灵、也很聪明,能在第一时间看见李烨,就知道卖身投靠,这样的人绝对不是什么蠢人。跟聪明人说话就用聪明办法:“告诉这些武士,他们的薪金一分钱都不会少,如果他们的表现出色,不仅可以加官进爵,而且可以把家人送到大唐去,否则的话,他们就只能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武士”。

    很快,李烨就发现这些武士,平时就像一只猫温顺,战场上就会变成了一群嗜血的野兽,让人胆寒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