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走进唐朝 > 709.第709章 阴云密布(七)

709.第709章 阴云密布(七)

作者:钢城小草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走进唐朝 !

    小兰还没有离开新城,新城离不开资金的运作,离不开银行的支持,整个新城可以说是围绕着华夏银行在生存,从百姓的日常生活消费,从平时的吃穿住行,从新城的商品流通,到整个新城的管理和建设,华夏银行的身影已经深入新城的方方面面,华夏银行和新城之间已经形成了密不可分的纽带关系,彼此已经无法分清楚。

    小兰和小翠长安一别,已经有三年多没有见面了,两人本就是好姐妹,一起进宫一起服侍李烨一起成为李烨的女人,三年多没见有着无数的话要说,倒把伊凡和一群胡商冷落在一边。

    好在伊凡和几个胡商几年就在新城购买了一栋小别墅,如今倒不用四处找客栈,丁强和王仁伯听说长安来人了,便出面接待宴请伊凡和其他的胡商。

    伊凡和其他胡商之所以来李烨这里,就是想得到李烨的庇护,酒宴上谈话当然离不开李烨的话题。

    伊凡现在还不知道李烨从登州走后的情况,这件事情当然是最好询问小兰,可是小兰现在跟小翠、安娜述说离别之情,哪有时间跟伊凡谈论李烨的事情。伊凡只好开口询问丁强道:“丁县尉,不知郡王殿下现在何处,如今郡王殿下离开了大唐,那新城以后怎么办,我们这些商贾从长安赶回来,想在新城扎根下来,可是不清楚现在的情况,丁县尉能否告知一二”。

    伊凡表面上是询问现在李烨的情况,话中的意思却是想知道李烨走后,新城将何去何从,如果李烨放弃了新城,伊凡和这些胡商只好前往辽东半岛,如果李烨并没有打算放弃新城,新城将是这些胡商最好的经营落脚点。

    虽然李烨明确的说过准备放弃新城,可是丁强和王仁伯并不相信李烨的话,至少两人认为李烨是在试探以退为进的策略。

    就如同敬翔说的一样,李烨的根在大唐,大唐的根在新城,李烨不会轻易放弃新城,也不可能放弃新城。李烨必须做出一种姿态,当李烨从大唐离开的时候,已经不可能再保护新城了,新城需要选择站在李烨一边,还是选择放弃李烨回到大唐的怀抱。

    所有人都能看得不出来,现在的新城已经是一颗熟透了的苹果,一旦李烨被迫离开新城,会有无数的贪婪者会对措手可得的果实垂涎欲滴,会有无数双眼睛和无数双手等着分享丰收的成果。

    就如同新城和华夏银行一样,李烨和新城同样密不可分,新城在打上李烨的烙印的同时,李烨的利益也同时与新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就如同伊凡和其他胡商的想法一样,新城将作为南北海上、路上的交通枢纽、经融贸易的纽带,有着得天独厚优势,这种地理上的优势不是想舍弃就能舍弃的。

    李烨要放弃新城,不可能把小兰和爱伦还留在新城;李烨要放弃新城,不可能还在新城保持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李烨不会放弃新城,也不可能放弃新城,新城是李烨南下发展的重要基地,失去了新城就好比米国失去了夏威夷群岛,无论从经济、战略和人员物资的运送上看,李烨不能失去新城,也承受不起失去新城的后果。

    李烨不可能带领新城脱离大唐,新城需要大唐也需要李烨,李烨现在还没有做好准备,新城现在需要自己做出决定。

    丁强和王仁伯在这件事情上谈论很久,两人现在虽然是新城实际上的控制者,但是两人的意见还是不能代表新城的意见,商贾需要更好的经商环境、需要更多的利益诉求,工匠们虽然感激李烨,但是对未来新城的走向却没有什么自己的意见,一辈子在土地里讨生活的农民,几亩地热炕头就已经满足了,不想生活发生什么变化,对可能的变化没有丝毫的预见性。

    和商贾一样,新城中最激烈的一群人,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也不是没有恒产的手工业者,而是在经过学校洗礼的一群年轻人,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目标;有着对未来的憧憬;有着对现有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他们有活力、有知识、有报复、有理想,同时不缺乏勇气,他们在新城特有的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对于儒家一套的管理非常陌生,他们相望着自由、追求着梦想,他们同时也拥有了话语权。

    在丁强和王仁伯看来,新城既然已经不在李烨的控制下了,新城回到大唐的怀抱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丁强知道李烨的野心,也幻想过与李烨一起反抗唐朝廷,可是现在李烨突然变成了渤海国的郡王,李烨还会继续对抗唐朝廷吗?

    王仁伯相比丁强更加保守,王仁伯感激李烨,也愿意跟随李烨身后做任何的事情,可是一想到要跟唐朝廷对抗,王仁伯还是担惊受怕。现在的位子已经让王仁伯满足了,王仁伯只想平平安安的过好下半辈子,为自己的下一代谋求一个好的环境,王仁伯没有什么政治诉求,只想做好自己的事情,骨子里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

    对于伊凡的问题,丁强并不好回答,李烨虽然不控制新城,但是影响还在,以后新城会变成什么样子丁强真的不知道。

    “事情是这样的,郡王殿下现在已经不在新城了,听说跟着渤海国的使者返回了渤海国,估计一年后才会返回辽东半岛,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的话,最好还是当面询问郡王殿下。至于你们想在新城经商,某和王县丞欢迎你们的到来,只要你们按照新城的规矩做,郡王殿下在与不在都是一样的”

    丁强和王仁伯还没有魄力改变李烨制订下来的政策,虽然李烨现在不管理新城,新城的一切还是按照李烨的规定在运行,并没有任何变化。新城有着自己的一套运行模式,这不是谁想改变就能改变的,改变不仅需要勇气,同时也要承担后果。

    实践证明李烨在新城推行的一套政策,符合了新城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要想改变新城的现状,必然要触及新城广大百姓的利益,会发生什么事情只有天知道。

    伊凡和其他的胡商很纠结,留在新城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可是没有了李烨的庇护,伊凡不敢相信新城会不会变成另一个长安西市、东市。

    伊凡小心的试探道:“不知现在官府有没有插手新城的事务,以后官府会不会插手新城的事务”。

    丁强和王仁伯虽然都是大唐的官员,但是从心里上讲不希望官府插手新城的事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官府并没有插手新城的事务,即墨是仁寿公主的封地,虽然仁寿公主并不能管理即墨的事务,但是看在仁寿公主的面子上,莱州刺史刘民顺不会插手即墨的事务,这点应该不会有什么改变”。

    王仁伯和丁强知道李烨和宋威不和,但是并不知道刘民顺已经和宋威成为了儿女亲家,否则王仁伯在说这句话的同时就要考虑一下后果。

    从心里上说,伊凡并不想去什么辽东半岛,就算有李烨的庇护,伊凡也要考虑一下经商的成本是否与得到的成正比,就好像一个好地段的门面,即使租金贵一点,只要有钱赚冒一些风险还是值得的。伊凡在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之后,与其他的胡商考虑一下今后如何在新城经商的事情,至于辽东半岛的事情,伊凡准备让安娜和李烨的女眷一起返回辽东半岛,同时在辽东半岛寻找商机。

    送走伊凡和其他的胡商之后,丁强和王仁伯一起坐马车准备返回自己的住所,两人的住所离的不远,便一同坐上马车返回。

    “丁县尉,你说那些学生没事瞎议论什么,这不是吃饱饭没事做趁着吗”

    对于新城学校议论的一些事情,王仁伯感觉十分的可笑,李烨在不在新城跟这些学生有什么关系,就像县令和刺史一样,换来换去的谁会注意,时间一长许多事情就淡忘了。

    丁强靠在马车里休息,听见王仁伯的话不以为然道:“这还不是郡王殿下搞出来的吗?什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就是学习,非要关心什么身边发生的事情,关心天下事,这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谈论一些不着边的事情,用不着管”。

    见丁强没有上心,王仁伯又道:“某一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后来又一次听族里几个孙子在辩论,某就在一旁悄悄的听着,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说什么,还能翻了天不成”

    王仁伯眉头紧锁,叹了一口气道:“某也许是真的老了,这些十多岁的孩子没事做,竟然谈论什么真龙天子、谈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说如今大唐已经摇摇欲坠,真是改朝换代之计,放眼天下能担当此重任的只有郡王殿下,某就纳闷了,这大唐好好的怎么会说倒就倒呢?丁县尉,你给某说说这大唐的天下真的能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