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走进唐朝 > 372.第372章 挫折和支持(一)

372.第372章 挫折和支持(一)

作者:钢城小草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走进唐朝 !

    启程的日期定在乾符二年三月二十九日,随行的人除了玄机道长、张妙清、张天成、丁强、敬翔和温谦外,还有女眷向姬、艾米、杨悦琦、杨悦岚和四百名护卫和学员。

    二天后上午,一行人到达胶水县城外,全部驻扎县城外,李烨带着张天成、敬翔和温谦到县衙拜访胶水县县令白茂义,白茂义在李烨大泽山平叛时帮了李烨不少忙,李烨对白茂义的印象不错,有事情与白茂义商量。

    白茂义听到李烨来访,急忙从县衙里迎接出来,“李刺史光临本县,怎么也不提前通知某一声”,白茂义客气道。

    李烨赶紧还礼道:“明府客气,某只是路过此地,怎敢麻烦明府”。

    白茂义将李烨四人迎进府衙大堂中,分宾主落座后,白茂义开口说道:“听说李刺史就任登州,可喜可贺”。

    李烨笑笑,眼前的白茂义已是两鬓花白的五十多岁老人,混迹官场一生还是一名县令,大泽山牙兵的叛乱对胶水县打击很大,三年一次的考核算是没有指望了,估计只能在县令的位置度过余生了。

    “明府,这次某路过胶水县,有几件事情想与你商量,不知明府是否方便”,李烨避开白茂义的话题,单刀直入道。

    “什么事情,李刺史请讲”,白茂义回答道。

    “明府已经知道某收拢了不少流民,现在即墨县压力很大,某想问问胶水县是否能够安置这些流民”,李烨准备把一部分流民安置到胶水县,毕竟胶水县刚刚经过叛乱,大量的百姓远走他乡,应该有不少土地可以安置这些流民。

    白茂义连带难色道:“李刺史也知道胶水县的情况,现在县衙中的存粮不多,如果胶水县收留这些流民必然无力承担,还请李刺史谅解”。白茂义说的是实情,胶水县虽然有大量抛荒的土地,可是胶水去年的夏粮和秋粮根本没有收上来,这种情况怎么能收拢流民呢?

    “如果某提供粮食给流民,不知明府能不能安置这些流民”,李烨说道。李烨虽然粮食也十分紧张,但是最大的困难还是没有地方安置这些流民,一下子把大批的流民迁往辽东半岛也不现实,只能暂时就近安置一些流民。

    白茂义眼前一亮,胶水县地多粮少,李烨能提供粮食给流民,胶水县当然可以提供土地给流民耕种。“李刺史此言当真,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某可以提供大量的荒地给李刺史安置流民,不知道李刺史有什么要求”,白茂义问道。

    白茂义也知道李烨收拢了大量的流民在即墨开垦荒地,效果不错,自己也想学着李烨这样做,可是一无资金、二无粮食,根本没有办法收拢流民。见李烨愿意出粮出钱,当然愿意帮忙收拢流民,自己只要提供荒地就可以了。

    见白茂义愿意帮助自己收拢流民,李烨便道:“不知明府可以提供多少土地给流民,明府也知道每户流民必须有旱田四十亩或水田二十亩才能勉强度日,某会根据荒地面积的大小安排流民的数量”。

    这个问题还真的把白茂义难住了,自己只知道胶水县有大量的荒地,可是有多少还真是一个问题。白茂义尴尬的笑了笑:“这个问题还真不清楚,不如某让衙役查查”。

    等衙役去查,最后汇报上来,夏粮不指望了,秋粮也不一定能指望上。李烨摇摇头道:“恐怕这样时间太长,不如这样,某知道胶水县东面三镇:云山镇、麻兰镇、古岘镇有不少荒地,三镇的五年赋税有某承包下来,某派人在三镇开荒修建水利、安置流民,不知这样明府是否能够接受”。

    李烨对莱州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那里有多少人;那里有荒地;那里可以开矿,李烨心里一清二楚。承包三镇的税赋并不用李烨花多少钱,反而省去诸多的麻烦,减少衙役的盘剥,让流民可以迅速的安定下来。

    “这个……”,李烨的提议让白茂义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接受,这种办法从来就没有见过,等于将三镇交给李烨管理五年,这样行吗?白茂义有些犹豫。

    三镇的面积达到了三百多平方公里,可以耕种的面积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上,也就是二十万亩以上,如果将水利设施建成,可灌溉的面积达到一半以上,安置十万流民没有问题,这才是李烨想得到的。

    “这个恐怕不妥吧,这种事情可没有先例,是不是要和刘刺史商量一下”,白茂义可不敢担下这么大的一个责任。

    “这有何不可,三镇的税赋有某代缴,五年后三镇归还给明府,也不会影响胶水县任何问题,五年后这些流民安定下来,胶水县的税赋增加,可是明府的一大政绩,只要明府同意,刘刺史那里有某去说”,李烨诱惑道。

    李烨的诱惑实在是太大,短期内虽然看不见税赋的增加,但是自己收拢了十万流民,这也是一大政绩,而且五年后十万流民能给胶水县创造多少税赋,凭借这些政绩,在晚年混一个刺史还是有可能的。

    白茂义咬咬牙道:“好,只要刘刺史那里同意,某只会全力支持李刺史”,白茂义还是抵挡不住诱惑答应下来。当官为了什么,除了升官发财外,就剩下一个名了,当然名声也有好坏之分,遗臭万年、流芳百世白茂义是没有机会了,不过造福一方的诱惑还是让白茂义产生了不少联想。

    见白茂义同意下来,李烨趁热打铁道:“明府,某想修建一条即墨到掖县、蓬莱的道路,将两州四县连接起来,使物流畅通、出行便捷……”。

    “这是一件好事啊!不知李刺史需要某做什么”,白茂义还没有听完李烨的话,便欣然同意下来。

    见白茂义还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李烨接着说道:“明府,这条道路需要耗费钱十六万缗,某考虑两州官府一时无法筹集这笔资金,想通过向民间筹集款项的办法,建立成一条收费的道路,想听听明府的意见”。

    “什么,收费的道路,那不是设置关卡吗?万万使不得”,白茂义一口回绝了李烨的提案道。

    “为何使不得,合资修建道路,也是为州县谋利,收取一定的过桥过路费用有何使不得,况且三十年收费结束后,道路还是交给州府管理”,李烨就不明白了,州府没有钱修路,百姓出钱修路,收取一定的费用为什么就不行呢?

    白茂义摇摇头道:“朝廷早有规定,非过州商品不得收取费用,在道路上设卡这不是增加百姓负担吗?况且这事没有先例,需上报朝廷才可,某怎可能同意李刺史的要求”,白茂义坚决反对李烨的奇思妙想。

    李烨又苦劝道:“修建道路乃是利国利民之事,何必在意是谁出钱修建,还请明府三思”。

    白茂义那里能同意李烨的想法,一口回绝道:“道路修建乃是朝廷大事,怎可有百姓筹款修建,此事莫要再提”。

    李烨知道自己是无法说服白茂义了,这种事情对于白茂义来说风险太大了,古往今来没有人做过,遭到拒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便不再与白茂义纠缠此事。接下来,话题重新回到安置流民的事情上,再讨论了一些细节后,李烨一行人在官衙中用过午膳,离开胶水县。

    乾符二年四月二日晚,李烨到达莱州掖县。莱州刺史刘民顺得知李烨到达掖县,出城将李烨迎进掖县,并在州府里设宴款待李烨一行人。

    刘民顺邀请了李烨相识的闫素民、鲁鹏,李烨邀请张天成、敬翔和温谦一同赴宴,双方分宾主落座后,刘民顺自然是一番感慨和恭喜:“真没有想到我们才分手一年不到,会在莱州相聚,真是可喜可贺”。

    双方一番场面话过后,刘民顺说道:“听闻李刺史在即墨收留了几十万的流民开荒种地,不知效果如何”。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想伸手问李烨要钱要粮不成,不怪李烨会这样认为,宋威就已经惦记上即墨的粮草了,让李烨不能不这么想。

    一旁的敬翔也知宋威向李烨索要钱粮的事情,便接口道:“现在即墨百姓每日两餐,草根淡食,衣不遮体,相拥取暖,勉强度日而已。如果不是李刺史从周边州县购买粮食,恐怕这些流民早已经饿死了”。

    刘民顺没有想到敬翔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转念一想便明白了,笑道:“李刺史莫要多心,某只是想询问一下李刺史如何安置流民,并无向即墨索要钱粮的意思”。

    早说啊!吓得人家心肝扑腾扑腾的跳,会吓死人的。李烨被刘民顺吓了一跳,连忙解释道:“即墨县现在收留了几十万的流民,从徐州、扬州、两浙等地购买粮食给流民充饥外,鼓励流民自力更生,开垦荒地,疏通河道,以工代赈,鼓励流民下海捕鱼充饥,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