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走进唐朝 > 188.第188章 三位一体谋发展(四)

188.第188章 三位一体谋发展(四)

作者:钢城小草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走进唐朝 !

    虽然李烨不需要处理具体的事情,但是李烨需要从各种现象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加以利用。由于李烨身边的事情越来越多,以前在李烨身边的护卫都一个个被派到各个地方,李烨急需补充一些身边的学员和护卫。李烨在大行城已经挑选了三十名孤儿作为后备学员,准备在大同江城再挑选三十名学员,不过这次都是有家室的孩子。

    李烨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护卫传达到工地上,让愿意把孩子送给李烨培养的人,将自己的孩子带到大同江炼铁厂来。这些孩子都要求在十岁到十四岁之间,当然条件好的孩子条件也可以放宽,他们会被李烨带在身边单独教育,一般三五年以后把他们送回来与家人团聚。听说李烨要招收孩子,附近的村民一早就把家里的孩子带到了大同江炼铁厂。

    当李烨看见这些孩子的时候,不由得乐了,也不知道这些孩子的父母是怎么想的,李烨要求是十岁到十四岁的孩子,结果有些孩子还在地上玩泥巴,一些孩子明显已经有十六岁以上了。李烨也不好打击这些父母的积极性,便开始一个个的询问这些孩子的情况,李烨到不在乎这些孩子是瘦是胖、是高还是矮,李烨关心的是这些孩子是否有潜力,反应怎么样,能不能吃苦。

    李烨先用眼睛在孩子中间寻找了一遍,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是否聪明看眼神就能知道一半的情况。李烨叫过来一个男孩道:“你以后长大想做什么”,李烨的问题并不是想知道男孩以后想做什么,而是看他怎么样的回答自己。

    男孩眨眨眼道:“想和李典军一样,做一个好人”。

    李烨点点头,没有说话,直接让男孩站到自己的左手边,接着又问另一个男孩同样的问题:“你以后长大想做什么”。

    男孩回答道:“吾以后长大以后想打坏人”。

    李烨点点头,又没有说话,直接让男孩站到自己的左手边,接着又问另一个男孩同样的问题:“你以后长大想做什么”。

    男孩回答道:“吾想有好多好多吃的,和妹妹一起吃”。

    李烨点点头,又没有说话,直接让男孩站到自己的右手边,李烨从男孩队伍里挑选出六十多名孩子,分别站在李烨的两边。李烨左手边的孩子已经懂事,而且身体情况良好,右手边的孩子年纪偏小,体质也偏弱些。李烨跟左手边的孩子说道:“你们四十人,四人一组,分成十组站好”。

    等这些孩子站好以后,李烨指着旁边的十根圆木道:“你们现在四人一组,把这些圆木抬到那边的仓库去”,李烨用手指着远处的一个仓库。圆木很重很大,平常两个男子搬运的时候都感觉吃力,李烨让这些孩子去搬这些圆木,真是有些难为他们。

    四十个孩子跑到圆木旁开始搬运圆木,李烨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他们,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落入李烨的眼帘。有的孩子看见巨大的圆木开始叫嚷起来,有的孩子则默默的试着搬起圆木,有的孩子则装作用力的样子,那些喊叫的孩子被护卫直接带去来送给孩子的父母。剩下的孩子被重新编组,开始搬运圆木,很快那些偷懒的孩子也被护卫找出来,剩下的孩子继续搬运圆木。

    剩下的二十八个孩子艰难的把圆木搬运到仓库里,这边李烨跟右手边的二十个孩子道:“某这里有些蜜饯和一些钱,你们每人只能选择一样,选好了告诉某”。

    很快有八个孩子选择了蜜饯,其余的选择了钱,李烨对着选择钱的孩子道:“你们把钱带回去交给自己的父母吧”。李烨通过自己的办法选出了三十六名孩子,这些孩子将留在李烨的身边,一起跟着李烨生活三到五年的时间,以后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李烨也不清楚,但是通过李烨的办法选择出来的孩子,可以保证他们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那些没有被选中的孩子父母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想找李烨问一个明白,李烨也不想打击他们,便告诉他们道:“这次某只是选择一些乖巧些的孩子,请大家放心,剩下的孩子以后会进入大同江城的学校学习,同样还是有机会的”,听到李烨的保证,情绪激动的人群渐渐的散去。

    李烨当然不好告诉他们,没有选中的孩子在性格上一些出现了一些偏差,李烨不是什么救世主,也没有能力现在培养教育他们,以后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能听天由命了。

    处理完孩子的事情,李烨准备去炼铁厂找姚家父子,看看佩刀打造的情况。李烨刚走出营地,就看见姚家父子向营地走来,手中拿着两把佩刀,一把是经过装饰华丽的李烨佩刀,一把是没有任何装饰的佩刀。

    姚家父子很远就看见李烨,便高兴的喊道:“李典军,新佩刀锻造成功了,你看看怎么样”。

    李烨走近,接过姚子伯手中刚打造出来的佩刀,端在手中细细的端详,新佩刀的长度和宽度与原来的佩刀一模一样,刀身上的花纹告诉李烨两把刀打造的工艺有些差别。李烨在手中掂量了一下,新佩刀要比原来的佩刀沉一些,光泽暗淡,显然还没有来得及经过打磨,李烨决定先试试新佩刀的效果。

    想实验新佩刀的效果,最快最省事的办法就是与李烨原来的佩刀直接较量一下,不过李烨有些舍不得。既然舍不得,剩下来的方法就是劈草席和砍铁条,一场较量下来,新佩刀还真不输给原来的佩刀。从姚家父子打造的佩刀来看,新佩刀已经和李烨的佩刀不相上下了,要是真计较起来,新佩刀还要胜过一些,毕竟新佩刀还没有进行打磨和后期一些处理。

    这场打造佩刀比试,姚家父子胜出,李烨兑现当初的诺言,升姚子伯为打造武器组的工头,姚老汉负责打造农具。李烨当然也没有忘记当初的承诺,带着姚家父子来到了一处空地上,李烨从行囊里拿出一把隧发短枪,安装好火药、铅弹,对着远处十几米外的木板,扣动了扳机。

    “砰”,随着隧发短枪一声枪响,姚家父子浑身一抖,远处的木板被铅弹的冲击力打的木削直飞。硝烟过后,姚家父子都傻了,不知道刚才是怎么回事,当然也不知道李烨这是要做什么,被枪声吓傻的姚家父子看看李烨,再看看远处的木板,不解道:“李典军,这是什么妖法,竟然如此厉害”。

    李烨脸上布满了黑线,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隧发短枪,到姚家父子口中竟然成了妖法,做人真失败啊!李烨赶紧跟姚家父子解释火枪的原理,并且让姚子伯亲自打了一枪,才让姚家父子放心这不是什么妖法。

    “某跟两位讲今后将是打铁的时代,就是因为这把火枪,你们不要小瞧了这把火枪,这把火枪的关键就是这个铁管”,李烨用手指着枪管道:“这根枪管里塞满了火药,火药爆炸将枪管中的子弹快速的推出枪管,威力可比弓箭强上许多,而且让人防不胜防”。火枪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士兵只需要几个月的训练就可以投入战场,打破了身体素质在战场上的垄断地位,就是一员猛将也可能被一名农民用火枪轻易的击毙。

    “这个枪管这么厉害,是不是比佩刀还难制造”,姚子伯关心的是枪管是不是难以打造。

    “这到未必,两者的工艺不同,材质要求和打造的工艺、技术难道都不一样,两者没有可比性”,李烨不想打击姚子伯的积极性,接下来道:“以后的战争都是使用这样的火器,刀剑将逐渐的退出历史的舞台,学会打造枪管才是最重要的”,李烨耐心的给姚家父子解释。

    “这把火枪真的有刀剑厉害”,姚子伯当然不相信李烨说的话。不要说姚家父子不相信,跟速拉丁和严力等人讲都不是全相信李烨的话,可以说整个大唐就没有人支持李烨的想法,真是曲高和寡悲哀啊!

    李烨实在没有办法跟姚家父子解释下去,毕竟他们也不是军人,没有亲眼见过实战,不知道火枪在战争中真正的威力。“这样吧,某打一个比方,一个人拿着刀到战场上打仗,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而一个拿着火枪的士兵只要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作战效能与普通拿刀的士兵一样,你说谁更方便打仗”。

    十个古代士兵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老兵,十个老兵才能练成一个精兵,但是一个那火枪的士兵只要几个月的训练,就可以杀死一个精兵。随着火器的运用,战斗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古代战争规模基本上也就是几万人到一二十万人,到了近代,随着火器的运用,战争的规模迅速的扩大到几百万人以上,就是小规模的战斗都是几万到几十万人,战争变得更加惨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