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走进唐朝 > 186.第186章 三位一体谋发展(二)

186.第186章 三位一体谋发展(二)

作者:钢城小草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走进唐朝 !

    李烨见底下的百姓安静下来,拿着大喇叭继续喊道:“不会打铁炼铁也没有关系,只要大家愿意出体力,可以到矿山里挖矿干活,一个人每月也可以得到一石粟米。愿意种田出力的,可以到江边整地修路,无论年少老幼只要能出力,就可以得到每人每月三斗到七斗的粟米”,李烨才说完,下面的人群又炸开了,不停的有人向李烨提问题。

    咣、咣、咣,“安静,有什么问题等某讲完了以后再提。最后就是关于农田的问题,整理出来的农田,某准备分给大家来种,只要前五年收成的五成上交,第五年后土地就归本人所有,以后每年只要交一成的税赋就可以了”。这个就是李烨招收工人干活的全部办法,看起来简单,但是没有几个人愿意像李烨这样做,还利于民、收拢附近百姓的心才是李烨真正的目的,不然李烨这个外来户谁愿意听你的。

    安静,出奇的安静,李烨讲完竟然底下一片鸦雀无声,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是李烨的条件不好,让百姓失望了。当然不是,而是李烨开出的条件诱惑性太大了,让百姓一时间无法相信。

    渐渐地,底下的人群开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讨论起来。不一会,就有人发问道:“李典军,你说的话是否算数,不会是诓骗我们吧”,这句话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

    “当然不会,几天后,就有一千石粟米运输到大同江,愿意干活的人可以先领到三成的粟米”,李烨这次从平壤城出来,跟向岩借了一千石的粟米,就是准备发给大同江百姓的。

    听到李烨这么一说,底下的人都没有了声音,“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就开始报名。有打铁炼铁手艺的人站在某的左手,想挖矿的站在某的右手,其他想干活的人就站在中间,没有事情的人就回吧”,毕竟有些人是抱着看热闹来的,李烨没有时间招呼他们。

    听到李烨的话,下面一阵骚乱,人群中你来我往,到处乱窜,有人喊道:“李典军,那边是左边,那边是右啊”。

    李烨一脸的黑线,这时才想起来,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左、什么是右,真难为他们了。李烨赶紧让护卫到下面指挥,好不容易才让这些人搞清楚了左右在哪里,会打铁炼铁的工匠聚集在一起,到矿山挖矿的人也站成了几排,中间留下来的都是年老体弱的人,站在中间东张西望。

    上百名会打铁炼铁的工匠被护卫带走,这些人需要将原来的炼铁设备搬迁到新的地址,接着到矿山挖矿的人也被护卫带走,开始到矿山挖矿。留下来的人由李烨带领着,来到了选定的大同江城边,这里乱草丛生,地势低洼不平,需要整理以后才可以使用。

    李烨依然是将这些人编成百人队,由护卫带领着开始清理土地,好在这些事情护卫已经见多了,不需要让李烨操心,李烨只要在三处工地上转转就可以了。

    原来的大同江叛军的房屋暂时还保存着,留给李烨和护卫们居住使用,而且随着李烨大张旗鼓的动作,周围观望的百姓还会陆陆续续的加入,留下一个临时办公地方也是有必要的。李烨溜达着来到了旧炼铁场的地址,这时大量的工匠正在拆卸设备,李烨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姚翁,是你吗?你怎么来了,怎么不在家里休息”,李烨看见姚老汉也在人群中干活,急忙上前询问。

    姚老汉回身发现是李烨,急忙道:“一把老骨头,在家也闲不住,就跟儿子来工地上看看”,说完姚老汉呵呵的笑了起来。

    姚老汉那里是闲不住,这是为自己的儿子在考虑,想着多一个人干活,可以多拿一份工资,天下父母心,古今相同。“老人家,你先休息一下,某有几件事情问问你”,李烨连忙阻止姚老汉继续干活,一把年纪要是出现什么事情,就不好向人家交代了。

    “没有事情,郎君你问吧”,姚老汉一边回答,手上的话仍然没有停下来。

    “是这样的,某就想问问,老人家以前都做过什么铁器,农具、兵器都会做吗”,农具和兵器其实一样重要,两者虽然都是用铁打造的,一个是种地养活百姓,一个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到底谁更重要就要看使用人怎么想了。

    “以前某这手艺一直是打农具的,如今兵荒马乱的,也能打造一些兵器,郎君是想让某给你打造兵器吗”,姚老汉不知道李烨是什么意思,随口回答道。

    “是这样的,马上就要开荒了,缺少大量的农具,某想让老人家多打造一些农具,还有一些矿工用的工具,至于兵器也是要打造的,不过以后再说”,李烨也没有矫情,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了姚老汉。

    见李烨一点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意思,姚老汉笑笑道:“不瞒郎君说,某打造农具还可以,打造兵器就不行了。不过某不是自夸,吾儿打造兵器的技术可是一流,就是你们中原皇宫里打造的兵器也不一定有吾儿好”,姚老汉说道自己儿子的手艺有些自鸣得意。

    “你就吹吧,你见过大唐皇宫里的兵器吗”,李烨当然不相信姚老汉的话,不过也不会打击姚老汉,便说道:“有时间让老人家的郎君帮某也打造几件武器”。

    见李烨有些不相信,姚老汉有些急了,放下手中的话道:“郎君莫要不信,就是郎君腰间的佩刀,吾儿也能打造”。

    “偶”,李烨身上的佩刀可是皇宫中的上品,虽然不是什么极品,但是也是削铁如泥不在话下。“当真能打造某身上的佩刀”,李烨从身上将佩刀结下了,递给姚老汉道:“老人家先看看某的佩刀再说”。

    姚老汉接过李烨的佩刀,抽出来一看大吃一惊,果然是一把宝刀,姚老汉在手上试了试刀锋道:“郎君这把佩刀果然是一把千金难求的宝刀,不过吾儿打造的刀还要胜此刀一筹”,姚老汉一点也不服输。

    “偶”,李烨有些与姚老汉较上劲了,便道:“如果你的郎君能打造与这把一样品质的佩刀,某就升你的儿子为工头,可好”,李烨就不相信,一个乡村工匠能有这么大的能耐。

    “哈哈,郎君你可要输定了,好,老汉就与郎君一言为定,两天后如果打不出比这把刀好的刀来,老汉就一辈子再不碰铁锤”,姚老汉跟李烨发起狠来,发誓赌咒再也不干铁匠。

    李烨一见自己的玩笑开大了,急忙劝解道:“老人家,莫急,某就随便说说,不要当真了”。

    “不行,说出去的话,落下去的锤,焉能不算。姚子伯,你过来”,姚老汉较起真来,还真是拦不住。

    姚子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走到父亲的身边道:“阿大,唤孩儿什么事情”。

    “你先看看这把佩刀,李典军让你打造一把比这好的佩刀,你要是打造不出来就是丢了姚家祖宗的脸面”,姚老汉有些底气不足,开始威胁姚子伯,把祖宗牌位都搬出来了。

    李烨在一旁听着姚家父子的对话,脸上一脸的黑线,自己什么时候让姚子伯打造佩刀了,全是姚老汉自说自话好不好,管李烨屁事。

    姚子伯看看李烨,又看看自己的父亲道:“阿大,孩儿能打出比这把更好的佩刀来”,姚子伯也不甘示弱。

    “好,李典军可听见吾儿的话了,二天以后,老汉一定拿出比这把刀还好的刀来”,姚老汉有些得意洋洋。

    李烨也无话可说,自己倒要看看你们怎么打造比这把刀还好的刀来,李烨把佩刀留给姚老汉做样品,自己晃悠着返回了营帐。第二天的下午,平壤城的粟米运到了大同江城,李烨带着一石二斗粟米来到了炼铁厂,找到了正在打造兵器的姚家父子。

    炼铁厂的一个大棚里热浪滚滚,姚家父子挥汗如雨正在敲打着一块铁料,周围堆放着一些已经报废的刀具,看起来姚家父子俩已经打了好几把佩刀,都不是很满意废弃在一边。

    李烨走到姚家父子的旁边,看了看道:“这是在使用夹钢手艺敲打这块铁料吧”,李烨转了一圈,随口说道。

    “你怎么也知道夹钢手艺,难道你以前也是打铁的”,姚子伯话才说完,便知道自己说漏了嘴,连忙辩解道:“百炼成钢,不捶打怎么能得到好钢”。

    古人固步自封、蔽席自珍,精湛的手艺传承的越来越少,还自以为可以传承万代,到后来不是淹没在历史的海洋中,就是因为没有传承人而失传,这种陋习李烨一定要将之打破。

    “这种技法在大唐里的人都会,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你可知道铁为什么可以百炼成钢,而木头和石头为什么就不可以呢”,李烨故作神秘道。有太多的知识是古人无法理解的,因为手艺只存在于几个人的手中,不会有人会去更深层次的研究一些事情,反而把最根本的研究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