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走进唐朝 > 106.第106章 徐州买粮(二)

106.第106章 徐州买粮(二)

作者:钢城小草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走进唐朝 !

    看着饥民逐渐的离开徐州境内,李烨并没有跟随饥民继续前进,而是转身跟着时溥带着李景走进徐州城。李烨进徐州可不是想拜见节度使支详,这样的人,李烨根本懒得与其虚与委蛇。

    二万多的饥民,按每天一斤的量计算,一天就是二万多斤,即使到了即墨,开始让饥民开荒种粮,也要等到夏收之后才能看见效果,从二月中旬到六月底,按150天计算,李烨需要准备三百万斤的粮食,也就是1500吨,三万石的粮食,如果这些粮食都需要用钱来买,按每石粟钱600,就需要1800万钱,近钱二万缗。还有种子、农具、衣服、房子等等,李烨初步估计不会低于钱五万缗,这还是理想状态下的费用,晚唐天灾频繁、气候异常,能不能到夏收的时候打出粮食,还是未尝可知的事情,这些李烨都要考虑,不能有一定点的差错,否则就是几万人的生命挣扎在死亡的边缘。

    李烨现在想起这件看上去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都觉得头疼,不然,为什么一旁的时溥总是带着崇拜的神情看着李烨呢?时溥是个热心人,听说李烨要在徐州购买粮食和粮种,主动承担起联系徐州城里卖粮的商贾,这到省去了李烨挨个拜访粮商的麻烦。

    时溥去联系卖粮的商贾、李烨则到城里的市场上摸底,两人约定第二天中午在城里的聚仙楼见面。第二天10点多钟,李烨便来到了聚仙楼前,这是一座三层木质结构的酒楼,因为还没有到吃饭的时间,门口冷冷清清的没有一个人,李烨带着李景、李忠士、李勇士走进大堂的时候,店里的伙计正在打扫卫生,看见李烨四人走进酒店,慌忙迎上前:“几位客官,可有预约,本店二楼有上好的雅座供几位客官用膳“。

    “这位博士,听说聚仙楼三层的雅座不错,可有空的雅座“,李烨听时溥说起今天会在聚仙楼的三层预定雅座,宴请城里的商贾,所以想提前做一些准备。李烨称呼伙计为博士,可不是因为伙计文化知识水平高,唐代称呼店里的伙计都叫博士,因为陆羽有《茶经》一书传世,被唐德宗皇帝当面尊称为“茶博士“。后来对卖茶的伙计就称为茶博士。又称卖酒的人为酒博士,磨工为磨博士。

    “这个……“,伙计面露为难之色。

    “有什么话就讲“,说着,李烨往伙计手中塞了十文钱。

    “几位客官有所不知,本店的三层雅座都是城中官宦预定好的,平时不能使用,几位客官是不是到二层雅座用膳“,原来,聚仙楼三层的雅座全被城中的官宦包下来了,属于私人会所,寻常人根本机会上三层用膳。

    “今天,可是有一位时将军在此预定,某就是时将军请来的客人“,见没有办法偷偷流进三层,李烨只好将时溥抬出来。

    “原来是时将军请来的客人,楼上请,今天时将军预定了三层最大一间雅座,说是宴请京城中一位李典军,莫非客官就是李典军“,伙计反应速度很快,而且听李烨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就此推断出面前的就是李烨。

    李烨点了点头,跟着伙计往楼上走,聚仙楼三层被木板隔成南北各两间雅座,两间大、两间小,小的可以同时七八个人用膳,大的一二十人用膳也不会显挤,中间还留着歌舞助兴的地方,比后世的包厢要大多了。伙计将李烨领进一间最大的雅座,转身想离开,却被李烨叫住了,故作神秘的说道:“这位博士,不知道可否先在旁边的雅座坐坐,某想给时将军一个惊喜,不要跟任何人说某已经到了“,说着,李烨又往伙计手中塞了十文钱。

    “这个……“,伙计想了想:“好吧“,看在二十文钱的份上,伙计艰难的答应了李烨奇怪的要求。

    唐代酒楼的雅座,虽然也是一个个独立的空间,但是分隔雅座的材料一般都是选用薄木板或者直接用屏风分隔开,一点都没有隔音的效果,更谈不上什么保密了。李烨坐在旁边的雅座里,就是等着偷听商贾们的谈话,为什么李烨知道一定可以偷听到呢?这要从唐代宴请的规矩上说起了,一般身份低的人必须先到,商贾虽然在历朝历代都是最有钱的一群人,但是唐代社会规定士农工商的顺序,商贾排在社会的最底层,所以,不可能让李烨与时溥去等那些商贾,商贾早早的到酒楼乖乖的等候李烨与时溥。

    接近中午,酒楼下出现几辆马车停在楼下,李烨站在窗口往楼下望去,陆陆续续的有几位商贾走上三楼。“钱翁,今天你怎么来了“;“樊翁,幸会,今天时将军请客,能不来吗“;“史三,最近生意不错吧,听说你家囤积的粮食可不少啊!“,几位商贾边说边笑,被伙计引上三楼雅座。唐代商贾之间可不说老爷,不说掌柜的,不说员外,不说相公,一般就是民间的普通称呼,可见唐代社会把商贾压的死死的。

    先来的商贾在雅座中围坐在一起,开始闲聊,渐渐的话题便转到今天时溥宴请商贾的事情上,“你们说说,今天时将军宴请我们这些人,做什么,不会是军营中想采买粮食吧“,“钱翁,说的不错,去年河南道大旱,秋粮几乎颗粒无收,军营中恐怕早就没有粮食了“,“某看不是,史三不是有人在州府中做事吗?可曾听到什么消息“,几个商贾在小声的议论今天时溥宴请自己的事情,李烨靠在雅座的木板墙上,一句不拉的全部听的清清楚楚。

    “钱翁、樊翁,什么时侯听说军营中会没有粮食吃了,徐州城里的粮仓里全是粮食,某看就是吃上两年都不成问题“,一个商贾自信满满的回答道,“你们难道没有看见,城外那些饥民吗?听说那些饥民都是一个京城来的李典军收拢来的,还听说这些饥民讲,李典军准备把他们带到即墨去开荒,某估计今天时将军宴请我们就是为饥民粮食的事情“。

    “某看也是,你们倒是说说,那个李典军想怎么样,不会是想强征我们这些人的粮食吧“,商贾说的可能性还真的存在,晚唐战乱时期,谁手中有兵谁就是老大,那些商贾在战火中一个个倾家荡产、血本无归,不然为什么每次战乱后,会出现大量的无主土地。

    “他敢,你们没有看见节度使支相都没有让那些饥民进城吗?李典军敢在徐州城胡来,哈哈“,商贾说的事实,这些消息一分析就可以判断出来,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某推断,李典军这次是托时将军向我们买粮,而且数量肯定不少“,商贾经商多年,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本账,这么多的饥民需要多少粮食,计算起来比李烨快多了。“钱翁,看来这次我们可以大赚一笔了,就是不知道那个李典军会出什么价格买我们手中的粮食“,这个问题是关键,不管李烨用什么手段,请什么人来谈,粮食价格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哈哈,史三,某看你是见钱眼开、要钱不要命了,难道你还想涨价,发官府的财“,一个商贾有些担心涨价会招来官府的报复,其实至从去年干旱以后,粮价已经翻了二倍,李烨在市场上看到每石粟米价格已经从六百文涨到了现在的钱二缗,不说饥民现在吃不起粟米,就是徐州城内的百姓也感到了危机。现在粟米的价格让李烨有些吃不消,原先打算花在粮食上的二万缗看来又要增加预算了。

    “怕什么,李典军还敢胡来“,如果是徐州刺史或者节度使买粮,这些粮商可能还要掂量一下,李烨这个外来户,这些粮商还真的没有放在心上。“对、对,我们一起把粮价提高三成,看他要不要,不要就让他到别出去买粮食“,雅座中的商贾达成价格同盟,准备讹诈李烨一笔,对于这些发国难财的奸商,李烨恨的牙痒痒的。

    这时,三楼的雅座中又加入了几个商贾,一起讨论怎么涨价,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全然不顾及那些挣扎在死亡线边缘的饥民死活。须臾,楼下传来时溥的声音:“博士,李典军可曾到了“,伙计不敢隐瞒,连忙用手指了指旁边的雅座。李烨知道这时是该自己现身的时候了,推门走出雅座,抱拳道:“时将军,让某好等,等一会要罚酒三杯“,李烨当然不能告诉时溥,自己在雅座中坐了一个小时,偷听商贾间的谈话。

    “李典军,见谅,等一会某自罚三杯就是“,时溥也不做作,爽快的答应接受惩罚。

    李烨跟着时溥走进雅座,雅座中见到时溥走进来,急忙围上前给时溥行礼,时溥则帮李烨一个一个的介绍面前的商贾,商贾见李烨年轻,心中不免多了几分轻视之心,面子上仍然带着招牌式的笑容恭维李烨,“李典军,真是少年出英雄啊“;“李典军,英俊潇洒,日后必然前途无可限量“,马屁声铺面而来,就差对李烨的景仰,如黄河之水,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