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光熹帝国 > 第三十四章 宫变(五)

第三十四章 宫变(五)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光熹帝国 !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几乎在西园军分兵前去支援北宫后不久,一支军队便从暗处涌了出来。

    来的都是南军的主力,虎贲与羽林两军在京城大概有两万人的兵力,除了一小部分在洛阳城中各处制造混乱外,大部分兵力全部用在了这里。

    濯龙园并不像北宫那样有巍峨高大的宫殿做保护,敌人可以从四面八方涌进这里。不过刘辩的住所向来很简单,家庭成员也少,出现危险可以随时灵活的跑路。再加上这里还驻扎着一万多西园军,恐怕在正面的冲击下很难对刘辩的安全造成什么威胁。

    这支暗处冲过来的南军几乎没有任何的计划和部署,队列混乱无序,似乎有强大的自信自己只要冲进濯龙园便可以摧枯拉朽的消灭所有挡住他们富贵之路的敌人。

    只是还未等接近濯龙园,便看到西园军早已摆开阵势等着他们。

    和混乱无序的南军相比,西园军队列分明,肃静萧杀,整齐划一的队列给人一种无声的压迫感。

    与西园军相隔,南军逐渐停下了脚步。

    原本以为西园军毫无准备,又分去了不少兵马,可是此时看来,西园军兵马整齐,根本是早有准备。

    兵士停滞不前,不知该如何去做。

    这时,一只弩箭射到了南军一名前列士兵的脚边。那名士兵愣了一下,他不知道这是西园军在测试弩箭攻击的距离。

    接着便是漫天箭雨的覆盖射击。

    顷刻间南军便被射倒了一大片,惨叫声、**声此起彼伏,一些未见过血的南军兵士已经开始转身逃跑,西园军趁势发起了冲锋。

    两军撞在一起,胜负立判。装备精良、久经沙场的西园军几乎在一瞬间就将南军杀的溃不成军。

    不远处观战的下军校尉李飞对于南军如此糟糕的表现即不屑又吃惊。他们连预备队都没有用上,南军不堪一击的程度让人不敢相信。

    他撇了撇嘴,对西园中郎将赵云说道:“我常闻羽林虎贲皆是天子近卫,汉武时便屡立奇功。曾有三十余骑破百万匈奴的故事。可此时看来却怎么像土鸡瓦狗似的不堪一击?”

    赵云答道:“军队是国家的利剑,如果不经打磨的话就会生锈。军队不经历战争,战斗力自然便会下降。羽林虎贲长期驻扎于宫禁,不经战事、训练松懈、指挥混乱,已经没有了汉武时期的雄风。”

    李飞点点头,颇为自得的说道:“如今正应是我西园军声名显赫的时代。”

    赵云听到李飞的话一皱眉,不悦的说道:“我西园军草创自今,确实经历了一些战事取得了一些战绩。然而若是我们躺在功劳薄上不思进取,南军的今日便是西园军的明日。”

    赵云的话震耳发聩,惊得李飞后背冷汗直冒。自从西园军平灭李傕郭汜的叛乱后,在西园军中从下层一直到高层都逐渐滋长了一股自满骄奢的情绪。

    刘辩安排在军中的导师发现了这种不好的势头,上报给了刘辩,刘辩又通过导师对这种情绪进行了疏导和教育。刘辩也和赵云谈过这种问题,此时赵云说出这一番话来,也有敲打之意。

    李飞经过赵云的这一番敲打,倒也醍醐灌顶的醒悟过来,真的收起了骄奢之心,受教的对赵云说道:“赵中郎见识高远,我等钦佩万分!”

    赵云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即态度和缓的说道:“如今天下大乱,正是我辈男儿建功立业之机。我等理应自强不息,建功于国,他日也能博个封侯拜相的机会。”

    李飞道;“我等愿随赵中郎一起建功立业。”

    “忠于陛下,尽忠职守,不分彼此。”赵云道。

    两人谈话间,前方的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这几乎已经是做到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程度。

    南军士兵四处逃散,溃不成军。一部分选择了跪地投降,更多的是奔逃至四方。虎贲中郎将种辑带着少部分人马突围而出,赵云没有兴趣活捉他立功,而是继续指挥兵马围剿南军。

    只是南军毕竟要有几千兵马,就算站在原地让西园军杀,也要杀上好一段时间。更何况战场混乱、兵士逃散的局面。

    西园军一面叫着“投降不杀”,一面尽量合围控制乱兵的产生,以防乱兵四处逃散危害百姓。

    不过真正要将乱局平定下来,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赵云此时却已经开始担心刘辩那面的情况了。虽然他知道那里已经准备妥当,可是刘辩为了应付叛乱已经是精锐尽出,身边的护卫连队长张韬和武力最高的胡车儿都派了出去。后方其实已是相当空虚,即使刘辩早有准备,可是赵云还是担心会有突发状况发生。

    将心中的想法与李飞说出来,虽然李飞觉得赵云的担心有些多余,不过在赵云提出由自己代替他指挥西园军后,李飞还是非常的兴奋。

    指挥灭敌功劳不小,还可以累积指挥经验。更重要的是此举还隐含着赵云对自己的信任和器重。以赵云的能力不可能一直呆在西园军,若是他能高升一步,自己也不是没可能执掌西园军。

    在整个西园军的系统里,李飞的资历并不是和蒋奇一样从刘辩的护卫出身,论亲厚程度自然不如郭文、刘宇他们。不过李飞和农民出身的郭文等人不同的是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寒门士人。虽然未曾举过孝廉做官,但好歹也算是书香门第,李飞幼时也受过良好的教育,只是家道中落,无以为继才弃文习武,投身军旅。

    正因为文化基础比较高,李飞加入西园军后也常看一些兵法战策来提升自己,再加上一点的小野心,在军中的表然颇为抢眼,自然也受到了刘辩和赵云的青睐。

    令李飞代替他指挥西园军后,赵字的帅旗仍然插在军中,赵云自己则悄悄的带着一部分人向濯龙园里赶去。

    而在濯龙园里,面对着今晚洛阳城里的巨大混乱,少年天子刘辩此时表现的还是相当的镇静。

    卢植、荀彧、魏翊等人此时都聚集在他的身边。调配人手,拾遗补缺几乎都是这些人来完成的。

    刘辩多数时间还是闭着眼睛听着各方面的军情汇报,思考着解决了袁隗后应该如何去做。

    对于平定今晚的叛乱,刘辩还是胸有成竹的。此时他已经不再是初等皇位的政治新手,在政治上的越发成熟,令他已经没有擒拿董卓时的那种紧张、兴奋、堂皇,更多的在众大臣面前表现出来的还是一个一国之君面对叛乱应有的淡定和从容。

    对于袁隗发动的这次叛乱,最开始刘辩还是不太理解。在他看来,袁隗这无异于自杀而已。然而经过贾诩给他的分析,他才明白一向城府极深的袁隗做出如此极端的手段盖因为他已经无路可走了。

    在洛阳的局势当中,刘辩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这种极不对称的形式迫使袁隗只能剑走偏锋的使用阴谋诡计与刘辩抗衡。

    然而即使对袁隗费尽心血筹划出来的今晚行动,刘辩也已经了如指掌,并作出了相应的对策。

    不过就卢植、荀彧而言,对于刘辩所做的对策并不十分赞同。在他们看来,刘辩既然已经提前知晓袁隗的阴谋,就应该防患于未然。只需派干吏发动雷霆一击,便可将袁氏逆党一网打尽。而刘辩现今所做的布置,完全是一种装作不知的纵容。这种郑庄公诛段的手段并不为卢植、荀彧所接受。

    他们害怕刘辩这样的纵容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破坏,他二人皆是正人君子,讲究君子用正不用奇,看重的是国家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然而刘辩看重的则是这次袁氏谋反事件所带来了的政治结果。

    造反与密谋造反的程度不一样,所带来的政治效果也不一样。袁氏四世三公,一直以大汉功勋自居,收拢了不少士人之心,并以此成为了天子士人的领袖。

    袁绍袁术两兄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地方串起,也凭的就是袁氏四世三公的名头。刘辩所要打击的就是袁氏的声誉和影响力,而袁隗此次的谋反,必然会给洛阳造成一定的破坏,引起众人的愤恨,这给了刘辩一个巨大的机会。到时自己携大义之势名正言顺的出手,必能将袁氏的声誉打入谷底。

    最重要的是,刘辩心里还酝酿着一个计划,通过这场叛乱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叛乱之后洛阳会刮起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对于整个大汉帝国来讲,这场风暴持续了近千年的影响。

    当然,对于卢植荀彧当心的叛乱对洛阳的破坏,刘辩也不是完全不管不顾。对于叛乱的影响他也会尽量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尽量不让戏演砸了。

    至于这其中会死人,刘辩已经完全不在乎了。若是死几个人便能换来巨大的政治利益,刘辩还是非常愿意去做的。从第一次杀人时的紧张不安,到现在人命已经成为了眼中的数字,刘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个普通人到皇帝的改变。

    *******

    在濯龙园北面的一间屋子里,一名西园军兵士刚刚祭拜他的哥哥,站起身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在他的身旁有着一摞的西园军兵士的军服。

    “大哥,小弟今日必会为你报仇!”

    在他面前的案子上放着临时制作的一个灵牌,上面刻着死者的名字:

    亡兄陈朝。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一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