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光熹帝国 > 第十七章 天下之扬州(下)

第十七章 天下之扬州(下)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光熹帝国 !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刘晔少年时便很有名气,在他七岁的时候母亲病逝,不知他母亲是有预言能力还是极善于观人,临终前将刘晔和他的哥哥刘涣叫道床边,对他们说他们的父亲刘普身边的仆人有诬害人的性格,害怕自己死后家里会出乱子,便命刘晔兄弟俩长大后能除掉这个仆人。

    二人领命,后来到了刘晔十三岁的时候,对其兄刘涣说的哦啊:“现在我们可以执行母亲的遗言了。”

    刘涣此时也才比刘晔打两岁,也仅是一个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对于杀人的事犹豫不决,回答刘晔道:“还不行。”

    刘晔一看大哥不同意,,便亲自动手,持刀闯入父亲的内室,上去一刀杀了那名仆人。之后又离家奔去母亲的墓前祭拜,禀告此事。

    刘晔持刀杀人在府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有人将此事告知刘晔的父亲刘普,刘普大怒,派人去追刘晔。

    刘晔自己返回了家中,向父亲请罪道:“我是遵从母亲的遗命,愿受不请而擅行的处罚。”

    其父刘普惊讶于刘晔小小年纪却有如此的胆色与心智,便也没有责怪他。

    郑宝作乱,想要驱赶百姓渡过长江到江南地区,因为刘晔的名声在外,便想逼他一起倡导这个计划。刘晔知道后很害怕,便离开了家四处躲藏。

    这时,刘辩为了抚平扬州的郑宝叛乱,便派了一个使者来到了扬州,刘晔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去见那名使者。

    朝廷派来的使者也是一个年轻人,看上去比刘晔大不了几岁。而他身后的护卫倒是个个人高马大,虎背熊腰。一看就知道这几个护卫绝非普通角色。

    刘晔见使者的态度高傲,以为他只是一个纨绔子弟,通过门路才当上朝廷的使者,想来扬州威风一下。

    刘晔暗中苦笑,郑宝为人狡猾残暴,在他面前是那么好威风的吗!

    二人在一起谈论天下形势,刘晔为了让使者不敢小看扬州士人,尽显己能,侃侃而谈指点江山。使者对刘晔的滔滔不绝只是不住的点头,刘晔见此心里更认定他只是一个平庸之辈。

    刘晔请使者在他家住上几天,而郑宝听说朝廷的使者到来,立刻领着数百手下带着牛羊和酒来到了刘晔家。

    刘晔见郑宝前来,心里暗喜,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一半,一切都在顺利进行。

    早在郑宝来之前,刘晔就已经暗中安排了一名勇士,计划向郑宝敬酒时伺机将他刺死。

    他在中门外设好酒宴款待郑宝的手下,而他与郑宝以及朝廷的使者则在大堂内饮酒。

    郑宝见使者年轻,也生了轻视之心,大声叱问道:“朝廷派你前来是想封赏我等还是想平灭我们?”

    年轻使者显然没有见到郑宝这样穷凶极恶的人,吓得面色发白浑身打颤,哆嗦的不敢做声。

    郑宝蔑视的哼了一声,道:“朝廷天使竟然如此胆小,想来小皇帝也是一个懦弱之辈!”

    越说越过分了。

    刘晔出来打圆场道:“使君虎威,何人不惧?.且使君后面将士猛入天神,刀剑皆明,天使疑惧而不敢言矣。”

    郑宝大笑,看了看自己的身后,今天来刘晔家中害怕出事,自己的护卫都是全副武装站在自己身后,个个拧眉瞪眼的确实瞅着可怖。

    “你们也去吃酒吧。”郑宝见朝廷的使者懦弱胆小,而刘晔只不过是个士人,便放松了警惕,散去了护卫。

    郑宝的护卫散去后,刘晔命安排好的那名勇士向郑宝敬酒,谁知郑宝竟冷冷的说了一句:“某不好酒!”

    刘晔一愣,那名敬酒的勇士也是神色一变。風雨小說網郑宝瞅着他面色有异,怀疑的问道:“尔为何如此慌张?”

    那勇士见防备甚严,不敢动手,吱唔的说不出话来。

    郑宝更加的疑心,刘晔急忙代他答道:“乡野之人,未见过大人之威,故而慌张。晔在此向使君赔罪。”

    刘晔走上前向郑宝深鞠一躬,郑宝原本就想收服刘晔为己所用,立刻装样子的上前去搀刘晔,刘晔趁机突然暴起,猛地抽出郑宝的佩刀,挥刀砍向了郑宝。

    失败了!

    郑宝钳住了刘晔拿刀的手腕。

    事情一瞬间电光石火般发生,刘晔脑子里嗡的一声,顷刻万念俱灰。

    一切都完了。

    郑宝夺过刘晔手中刀,大喝一声:“尔竟敢害我?”

    声起、刀落。血光飞溅。

    刘晔愕然当场。

    郑宝的头颅高高飞起,颈腔处血喷如瀑,将刘晔上下染成了一个血人。

    一名红脸长须的大汉不知何时立于他的身旁,刘晔认出他是朝廷使者身边的一个护卫。

    郑宝的尸身栽倒一旁,刘晔呆呆的看着地上的尸体,又看了看那红脸护卫,再看了看那正在微笑着的年轻使者,心中一片茫然。

    年轻使者走到郑宝的尸体旁,看了一眼,点头对那名红脸护卫说道:“关司马武艺高强,诛此恶贼,立大功一件!”

    红脸护卫轻捻长须,谦虚的说道:“关某只是略尽绵力,此番南下全赖郭尚书筹划才有今日之功。”

    年轻使者笑了一下,道:“你我同心才能立此大功,关司马就不要自谦了。”

    刘晔从年轻使者的笑声中清醒过来,盯着他一字一句的问道:“你、是、谁?”

    那年轻使者一拱手,说:“某乃是大汉尚书郭嘉。”

    刘晔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你是探花郎郭嘉郭奉孝?”

    郭嘉点头。“正是在下。”

    刘晔猛然醒悟过来。“是天子派你来铲除郑宝?”

    郭嘉再次点头,答道:“郑宝为害扬州,天子命我假意为使,实则前来伺机除掉此贼。”

    又一指那红脸护卫道:“此乃北军司马关羽关云长,此番一起随我南下共诛逆贼。”

    暗杀郑宝的计划是贾诩的主意,郑宝为乱,给了袁术插手扬州的借口,而朝廷要想袁术没有借口再呆在扬州,就要平灭郑宝的叛乱。扬州太远,中间又有袁术相隔,派大军过去平灭不太现实,所以便选择了暗杀的方式。

    本来贾诩主动请缨想要亲自前来,不过刘辩却选择了郭嘉执行此事。不为其他,只是想试练一下郭嘉。不管历史上所说的多么牛逼,是骡子是马得牵出来溜溜。

    同时又把关羽配给了他,关羽武力值可以保证,在万军之中连上将颜良都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枪刺死,有做杀手的本质。同时也是保护郭嘉他自己的安全。

    郭嘉来到扬州见到刘晔后,发现刘晔也有除掉郑宝的想法,更欣赏刘晔的才学与谋算,便按兵不动,故作软弱,让刘晔来筹划刺杀郑宝之事,同时为了防止意外也让关羽做好了准备,伺机动手。

    想不到刘晔真的失手了,其实这种事也是五五之数,刘晔也是以命相博,成功的机会也不是完全肯定。刘晔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关羽及时出手,这才将郑宝诛杀。不过刘晔的胆气与谋略还是让郭嘉钦佩不已的。内心已经有了向天子刘辩荐才的打算。

    郑宝伏诛,可是在中门外还有他一群吃酒的手下,这些人也需要马上处理。可是若凭郭嘉带来的这几个人恐怕很有难度,虽然郭嘉等人可以选择悄然离去,以关羽的武力值保护他们全身而退绰绰有余。但是群龙无首的郑宝部下必然会大乱,给扬州带来极大的破坏,说不准还会给袁术留下滞留扬州的借口。

    这件事还得刘晔来处理,郭嘉对刘晔说道:“郑宝虽诛,但余众未灭,刘兄有何高见?”

    刘晔此时早已从震惊与恍然中清醒过来,整件事情他大概也明白了七七八八。郭嘉的话对他是一个很大的提醒,郑宝的余众对他来讲绝对是一个很大的威胁。郭嘉他们是过江龙,刺死郑宝后一拍屁股就可以跑路回家,而自己是地头蛇,家人和族产都在这里,郑宝的余众若乱起来遭祸害的肯定是自己

    刘晔想到这拿起了郑宝的头颅走到外面,大声对郑宝的部众说:“吾奉天子诏诛杀叛贼郑宝,有妄动者与其同罪!”

    刘晔此时的形象太狰狞了,浑身是血,双目赤红,手里提着郑宝的头颅,郑宝的手下看到刚才还笑脸相迎的刘晔突然变成了如此的杀神模样,立刻吓得一哄而散。

    关羽见郑宝的手下四散,担心的对郭嘉说道:“郑宝的军营尚有精兵数千,若是他们得知郑宝已死的消息必然生乱。”

    刘晔在一旁听见后说道:“关司马所言极是,此事可由我来将他们劝降。”

    关羽也敬佩刘晔的胆色,关心的建议道:“刘先生此去凶险,关某愿陪你走一趟。”

    刘晔推辞道:“多谢关司马关心,此事晔一人即可。”

    刘晔说完找来一匹快马,独自一人单骑奔向郑宝的军营。

    郭嘉看着刘晔远去的背影,对关羽说道:“此人智勇双全,我当向天子举荐。”

    刘晔骑马来到郑宝的军营前,叫郑宝手下的渠帅出来,向他们晓之祸福利弊,最终众人扣头迎纳刘晔。刘晔对他们进行了安抚,众人心悦诚服,推举刘晔为新的首领。

    刘晔回到家中来见郭嘉,陈说已将郑宝部众纳降之事。郭嘉问刘晔有何打算,刘晔答道:“我乃是汉室宗亲,不易控制军队,不如这些兵就由郭尚书带走吧。”

    “刘兄为何不留下这些士兵为己所用?”郭嘉试探的问道。

    刘晔答道:“郑宝不设法度,其部下都是贪图利益而没有纪律的人。我没有多少钱供养他们,久之必有所怨,无法长久为我所用。”

    郭嘉心中感叹刘晔的见识,表面不动声色地说道:“我等轻装而来,也不易带军队回去,你不如把军妒忌交给庐江太守陆康。”

    刘晔点头。郭嘉又向他建议道:“我等不日就要返回洛阳,如今天子少年英雄,求贤若渴,君身负大才,何苦屈于地方?不如随我等返回洛阳一起效力朝廷。”

    刘晔低头不语,心中颇为犹豫。

    郭嘉又劝道:“君乃汉室宗亲,身份特殊,纵有经纬之才,天下又有何雄主可尽用之?”

    郭嘉的话犹如当头棒喝,刘晔愕然的瞪大了眼睛。

    在他心中觉得汉室将衰,想寻一雄主栖身,一展胸中之才。可如今郭嘉的话却让他想到了一件从未想过的事情,天下会有哪位雄主会不介意自己汉室宗亲的尴尬身份,想来想去也许只有朝廷的那位小皇帝才不会介意吧。

    刘晔紧皱起眉头,心中苦思纠结许久,最后轻叹了一个口气说道:“晔略有微才,可难等大雅之堂。郭尚书的美意在下心领了。”

    刘晔的回答让郭嘉很意外,自己为他剖析的如此明白可刘晔却仍然不为所动,难道他真的还看不透自己身份的尴尬吗?

    郭嘉不知道,刘晔并不是想不透,而是看到了郭嘉分析的如此明白,直指人心,使刘晔感到了压力,担心朝廷里人才济济,自己去了会得不到重用,所以才拒绝了郭嘉。

    其实刘晔想差了,若是他来到刘辩身边把名字一报,保准会让刘辩倒履相迎。

    看到刘晔的态度坚决,郭嘉也无其他办法,只好和关羽等人告辞离开。刘晔将郑宝的部众交给了庐江太守陆康,自己也暂时栖身于陆康帐下。

    袁术见郑宝已灭,而其他叛军也个个消亡,自己再无借口派兵扬州,而朱儁率军逼近自己的根据地汝南,新任的扬州牧刘繇也开始整合扬州的势力抵抗袁术的进攻。

    面对诸多压力,袁术也暂停了扩张的脚步,命纪灵率军返回。

    围困了三个月之久的庐江之围解除了。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一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