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光熹帝国 > 第三十三章 夜宴

第三十三章 夜宴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光熹帝国 !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夜色幽幂,袁绍的军营中,他与鲍信、曹操正在对坐饮酒。

    面前的矮桌上酒菜都很简单,一樽梨香酒和几盘钓鱼台酒楼的特色小菜。袁绍三人也没有分座而食,而是像钓鱼台酒楼里那样围坐在矮桌旁。

    鲍信与袁绍、曹操皆是儿时好友,本来被何进征辟为骑都尉,奉命回乡招募兵士。在他招募了一千人后,归来到达成皋时何进已经死于嘉德殿政变,鲍信马不停蹄的赶回洛阳正赶上董卓入京。

    三个人小酌于此,就是有给鲍信接风的意思,只是三人皆忧心如今的洛阳局势,席间自然没有太多闲情雅致,各个都紧锁起眉头。

    鲍信新回洛阳,可对董卓对朝廷的威胁还是认识的很清楚的,便劝袁绍除掉董卓,对袁绍说道:“董卓狼子野心,身怀异志,如今手握重兵入京,必会图谋不轨。我等应该先下手为强,趁他远途而来,兵士疲惫,立足未稳之际突然发兵袭杀董卓,大事必成矣!”

    董卓的西凉铁骑乃天下强军之一,久经战阵。而袁绍麾下的西园军则属京兵,除了和他离心离德的蒋奇军外,真正打过仗的没有多少,所以虽然袁绍的人数上比董卓又优势,可却不敢轻举妄动。面对鲍信的建议,袁绍只好说道:“朝廷刚刚经历十常侍之乱,还没有稳定下来,我们不可以轻举妄动。”

    一旁的曹操见袁绍畏首畏尾,优柔寡断,急忙也劝道:“此时不取,恐受其害。本初应立下决心,占得先机,切不可有所畏惧。”

    袁绍听曹操说的不客气,不由得面色有些不悦。刚刚在派军士去钓鱼台买酒的时候,因为梨香酒很少外卖,除了名扬四海或者手握重权的人,很少人能在酒楼外喝到。所以酒楼开始没有卖给他们,即使提了袁绍的名字也不管用。但是当提到曹操的名字的时候,酒楼的伙计霎时又变了一副模样。不但痛痛快快的卖给了他们梨香酒,还附赠了好几盘酒楼的特色名菜。这让袁绍大为光火,在他心里认为曹操只是一个宦官之后,受士人轻鄙,靠自己提携才有今天,如今他的名气却比自己还要大,袁绍不由得对曹操开始嫉妒起来。

    所以对曹操的建议,袁绍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孟德此乃怯懦之言。”

    曹操、鲍信见袁绍苦劝不听,各自在心里摇头叹息。一场夜宴大家不欢而散,三人各自回驻地去了。

    **********

    与袁绍的酒宴冷冷清清,不欢而散相比,董卓宴请魏翊蒋奇的酒宴则是热闹非凡。

    不但有李儒等西凉军将士作陪,董卓更请来了钓鱼台酒楼的专业歌舞姬来助兴。

    搬进这间“帝龙居”后,董卓他们基本上不用买什么东西,里面的家私都是现成的,很多东西董卓等人都叫不上名字,其中大部分都是仿制于钓鱼台酒楼。

    如今钓鱼台酒楼已经成为了洛阳城里时尚的风向标,每每推出一些新奇的东西都会受到豪门贵族的追捧,这同样也使得洛阳的手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很多匠人都靠仿制钓鱼台的东西发了大财,一些心灵手巧的还开始自主的创新发展。

    像靠背椅和高桌都已经成为了洛阳居民常用的家具,虽然有些人还是习惯与跪坐或分餐而食,但是这些新的生活用具的出现已经开始逐渐改变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先是从京师洛阳开始,然后渐渐影响了洛阳周边地区,最后乃至扩散到全国。

    董卓等人虽然也是不太习惯这里的东西,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对这里的满意。但是谨慎的李儒还是将宅院里原来的仆役都赶走,找来了一批新人来侍候董卓。

    很快安顿下来之后,董卓就马上派人去请魏翊和蒋奇过来饮酒。董卓军里自然没有什么随军的好厨子,一应酒菜都是在洛阳最有名的酒楼钓鱼台买的。

    董卓派人去钓鱼台购买酒菜时,是由钓鱼台的老板陈浩南亲自接待的。不但对他们的要求尤其必应,而且还送了一组歌舞姬活跃气氛。

    后来李儒听说钓鱼台的酒是很难外卖的,更别说还有舞姬过来表演。觉得这是钓鱼台有意结交他们,便备了一份重礼送过去做答谢。虽然在洛阳陈浩南和他的钓鱼台不一定会帮上忙,不过李儒性格向来都是凡是能利用上的,都要加以利用。暂时利用不上的,也要留着以后备用。

    酒席间推杯换盏,觥筹交错。西凉男儿都善饮酒,可魏翊、蒋奇的酒量也不低,(这都是和好酒的刘辩身边练出来的。)几轮敬酒下来,大家都喝得酒酣耳熟。钓鱼台的舞姬婀娜多姿,舞技精湛,跳起来如风拂柳,燕飞翩跹。很多西凉将领都露出了的兽欲的目光,要不是董卓得知钓鱼台的背景与何太后和魏翊有些关系,在自己立足未稳之际严令属下不准生事,这些人早就冲上去撕破那些舞姬的衣裙了。

    虽然如此,可董卓自己本身就看得眼热。只是当着自己的部下的面不好破坏自己下的军令,只好把欲火压在心底。他已经悄悄命人去钓鱼台招来那个传闻中与刘辩相好的舞姬,这个女人虽然不见得倾国倾城,但是对他来讲却很有象征意义。今日他强住皇帝的别院,霸占皇帝的情人,他日的话……

    董卓内心那积蓄已久的欲望与野心越来越炙热了。

    李儒在一旁没有怎么喝酒,而是冷眼观察着魏翊与蒋奇两人。蒋奇性格沉稳,不善言谈,对魏翊倒是颇讲义气。而魏翊谈笑风生,来者不拒,对于董卓的贿赂向来照单全收。虽然看似贪鄙小利,可李儒却觉得他所图非小。只是还没有亮出底牌,所以只能不断的试探和等待。如今他们面临的形势严峻,李儒不得不谨慎行事。虽然对他们两人并不是抱着完全相信的态度,可是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又不得不依靠两人的支持。

    一曲舞终,董卓挥手命舞姬退下。举起酒爵略带几分醉意的冲魏翊蒋奇两人说道:“京城风土人情,果然是西凉边陲之地无法比的,这歌舞声色,令人醉迷啊。”

    魏翊哈哈大笑,说:“董将军为朝廷守牧边防,劳苦功高,实乃我大汉擎天之柱。如今来到洛阳,正应该多歇息几天,以慰辛苦。”

    李儒在一旁接话道:“我家主公率军入京,自是奉召勤王而来。而朝堂官员却对我家主公心怀不满,欲屠之而后快。我等在京城终日惶惶,哪有闲情游玩。”

    魏翊听李儒所说,不满意的拍了一下桌子,怒声道:“朝堂这帮士人,尸位素餐,不懂的治国之道,只知尔虞我诈,残害忠臣。董将军奉召除贼,光明正大,且又手握天下强军,何必在意这些戚戚小人?”

    董卓叹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西凉男儿虽各个英勇善战,但奈何世道险恶,我等一心为国,恐被他人奸计所趁。”

    魏翊泛着同情的目光说道:“董将军忠心为国,身处逆境而不屈,翊实在佩服。董将军若有何事要在下相帮,翊在所不辞。

    听魏翊如此说,董卓急忙说道:“确有一事需要蒋校尉帮忙。”

    蒋奇和魏翊互看了一眼,蒋奇说:“董将军有何事尽管吩咐。”

    董卓说:“我急于来京勤王除贼,只带了三千以一当百的“飞熊”铁骑星夜赶来,尚有二十万披甲之士顷刻即到,人马辎重多不胜数。我恐怕这么多人进出京城不方便,便想与蒋校尉相商,能否将上西门借我军驻防,好迎接即将到来的将士。”

    听董卓所说,蒋奇与魏翊均在心里鄙视了一下董卓真会唬烂,先不说根据情报对董卓军的了解,光是知道凉州地僻人穷,就明白根本没有什么人马辎重多不胜数,董卓能养活五万大军就已经不容易了,还能从哪搞来的二十万披甲?

    虽然心中如此想,蒋奇却仍是晒然一笑,说:“此事又有何难!我军驻扎西直门之士为了安定民心,防止宵小作乱。只是京城局势复杂,董将军愿意助我,在下正是求之不得。”

    蒋奇答应的如此痛快,出乎了董卓与李儒的意料。虽然多疑的李儒心里怀疑了一下蒋奇是否别有用心,可是这事对他们百利而无一害,实在想不出蒋奇有何目的,这个念头也只是在脑中一闪而过而已。况且上西门对他们能否在洛阳大展拳脚确实至关重要,使得他们也无法拒绝。

    董卓没有李儒思虑的那么多,能够轻易的得到上西门令他非常高兴,接着又趁势说道:“蒋校尉英雄仗义,卓铭感于心。如今时局纷乱,正是有志者一展之时,卓愿与魏尚方与蒋校尉携手并肩,共谋大事。”

    董卓招揽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魏翊与蒋奇同时沉默了下来,蒋奇看着魏翊,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回答。

    魏翊略一沉思,便笑着说道:“董将军厚爱,我等感激涕零。只是我等职小位卑,能力平平,恐怕不会对将军有何助力,再徒增牵绊,反倒不妥了。”

    蒋奇听魏翊如此说,也表示了婉然谢绝。

    董卓见二人立刻就拒绝了自己的诚意邀请,面色有些不悦,只是刚刚蒋奇给了他那么大一个好处,他也不好发作,只得气闷的不说话。酒席上的气氛一时间尴尬了起来。

    李儒知道此时不是招揽魏翊蒋奇二人的好时机,怕大家闹僵起来以后不好行事,便举起酒爵敬道:“魏尚方、蒋校尉何必妄自菲薄,需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家主公向来唯才是举,不问出身。魏尚方,蒋校尉恐是对我家主公不太熟悉,大家以后多多亲近,就会明白我家主公的‘好处’了。”

    “董将军乃当世豪杰,我等明白,以后自然会与将军多多亲近。”魏翊笑吟吟的说道。

    董卓也明白李儒打圆场的意思,知道收拢魏翊蒋奇之事需要慢慢来,便换出一付笑脸,爽朗一笑的说:“如此甚合我愿,来,喝酒!”

    董卓向举起了酒爵,魏翊蒋奇二人也同时将手中酒爵举起。他二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均在心中暗暗点了一下头,事情的发展几乎和刘辩的计划丝毫不差,包括李儒在内的西凉军都没有发觉,他们正一步步走进刘辩的算计之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