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光熹帝国 > 第二十四章 日食

第二十四章 日食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光熹帝国 !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大汉中平六年二月,围困陈仓县四个月的王国叛军终于被左将军皇甫嵩和后将军董卓击败了。

    虽然在平叛初期皇甫嵩与董卓在战术上有很大的分歧,但是最终叛乱还是平息了。马腾、韩遂向西逃窜,主帅王国也在逃跑的过程中被马腾等人发动军变而被软禁。

    说起这个王国还真是一个比较窝囊的叛军首领。本身其实没多大能力和野心,只是在凉州一带比较有名望,所以就被马腾、韩遂拥立为主帅。(马腾本身威望不是很高,而韩遂因为几次的反叛名声早就臭大街了。)完全是一个傀儡似的人物,在兵败之后就被马腾韩遂废掉。之后又强行拥立了名士阎忠为主帅,阎忠不乐意,没几天就郁郁而死了。

    平息了王国的叛乱,朝廷自然要有封赏,董卓的实力又进一步膨胀了许多。朝廷中的大佬这时已经开始对董卓的权势日隆感到警觉,便以封赏为名征董卓为少府。虽然名为九卿之一,实质是削了他的兵权,拔掉这只老虎的牙齿。

    董卓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乖乖的前去就任什么少府,便婉然谢绝,这更让他的野心暴露无疑。后来灵帝又拜他为并州牧,希望他能将军队交给皇甫嵩。董卓拒绝交出兵权,听从谋士李儒的建议屯兵于河东郡,时刻关注着洛阳朝廷的动态。同时上书回奏灵帝说:“我这个人没什么计谋和武力,皇上错爱臣下,让我领军了十多年。手下士兵和我的感情都很深,大都感恩我对他们的栽培与养护,无不效死命于我,所以希望陛下能让我带兵戎守北方,为大汉效力边陲。”

    措辞强烈,完全是赤裸裸的威胁。可是朝廷对如此拥兵自重、飞扬跋扈的董卓却毫无办法。因为董卓所说不假,他手下的兵马汉胡混杂,从他西凉起家开始就日益壮大,对于一直率领他们的董卓自然忠心耿耿。

    此时的董卓已成为了拥有强大武装力量的地方军阀,朝廷不敢轻易动他,怕引起更大的骚乱。对他的二次抗诏,也只好无可奈何的饮气吞声。

    不过令朝廷中大佬们没有想到是,他们几次招而不来的董卓会在不久后自投罗网般的来到了洛阳,只是随他而来的,是三千精锐的西凉铁骑。

    成功联系上了董卓的魏翊回到了洛阳。此行非常成功,不但搭上了董卓的关系,还得到了许多董卓及其手下的情报资料,大多数和刘辩前世看过的那些历史人物资料没有多大出入,只是刘辩没想到的是本以为要贿以金银才能接近的董卓,在知道魏翊的身份是刘辨的“救命恩人”,与当今圣上的辩皇子亲厚的情况后,竟然主动结交,不但没收魏翊一分钱,反倒在魏翊临走前送了他两大箱珠宝。

    其目的很明确,结交内臣。就像李儒对魏翊所说的那样,希望魏翊多来信与他,联络感情。其实就是想魏翊多出卖一些宫内的情报给他。

    魏翊有刘辩吩咐,自然装作欣然的样子,还不时的对两箱珠宝露出贪婪目光。其演技在刘辨身边已磨练许久,竟将董卓李儒都骗过了,只是魏翊一回京师就将两箱珠宝交给刘辨。

    刘辩打开箱子,耀眼的珠宝夺人双目,但在刘辨看来这里面却装满了居心叵测。

    刘辩用力将箱盖摔下,狠狠的蹦出了四个字:“其心可诛!”

    **************

    中平六年三月,原本身体就时好时坏的汉灵帝刘宏彻底病倒了。他这一病使得朝廷内的各方势力顿时紧张起来。宫廷内的御医自然该看病看病,只是没有人觉得刘宏还会爬起来,连洛阳街边卖菜的大妈都觉得他死定了。

    有些人对此甚至翘首以待,大汉帝国在刘宏的自私与贪婪下,已经被折腾的满目苍夷,人们期盼着赶快结束他的腐败统治,给天下一个喘息的机会。

    朝廷中的宦官、外戚两大政治集团虽然同样关注着灵帝的病情,但是他们没有过多的想法心系百姓。对他们来讲,刘宏的死标志着灵帝时期的夺嫡之争即将达到最高氵朝,成王败寇即见分晓。

    朝廷内两大派别的官员开始串联的串联,开会的开会,都紧张的关注着事态的持续发展。

    这期间,突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西园八校尉之一的下军校尉鲍鸿,被人弹劾勾结外臣,图谋不轨,关进了监狱。

    说起来鲍鸿为大汉帝国也算是东征西讨,领军战葛坡黄巾,与董卓合击北宫伯玉。虽然不能说战功赫赫,但是算是劳苦功高。

    鲍鸿的下狱在朝廷已变得紧张的政治气氛中显得特别的诡异。罪名被定为勾结外臣,图谋不轨似乎有点冤狱的问道。刘辨一直都找不到鲍鸿图谋不轨的证据,至于勾结外臣,让人自然联想到董卓。据说鲍鸿在和董卓一起合计北宫伯玉时关系处的不错,这让人们觉得似乎是朝廷招董卓不来,就把气撒在了鲍鸿的身上,亦有减除他在京城的羽翼的意思。

    不过刘辨却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与别人不同,他把目光放在了鲍鸿的仇人身上——中军校尉袁绍。

    鲍鸿与袁绍为什么交恶已无证可查,但是两人之间不对付则是尽人皆知。鲍鸿下狱后,他的军队也交给了袁绍管理。

    不过令刘辩费解的是,弹劾鲍鸿的是何进手下的御史,这可以理解为是何进拉拢袁绍的举动。但是把鲍鸿的兵马交给袁绍的却是蹇硕的提议,这样使袁绍的军力猛增,成为仅次为蹇硕的二号实力人物。而且灵帝病重,弹劾的通过也是要经张让等十常侍的同意。

    三方势力同时出手,这让本来就扑朔迷离的局势更加陷入云里雾里。三方不可能约定好了一起来拉拢袁绍,究竟谁是陷害鲍鸿的主谋?由于后来的三方的当事人都死得很早,这成了刘辩后来一直解不开的政治谜团。

    不管怎么说鲍鸿算是完蛋了,估计是在监狱里遭了不少黑手,下狱没几天就死掉了。

    鲍鸿在众多朝中政治大佬眼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在刘辩所设计的大计划的剧本里,连龙套演员都算不上。

    对于那些政治大鳄来讲,真正的重头戏即将开始!

    **************

    中平六年四月,估计也是明白了自己时日无多的汉灵帝刘宏开始了他的后事安排。

    蹇硕在灵帝的召见下来到了嘉德殿。灵帝在他来之前,一直躺在矮塌上的他坚持让人将他扶了起来。

    两个皇子之中,他自然是希望刘协能继承大统。只是支持刘辩的何进实力庞大,又有朝臣支持,刘协继承皇位困难重重。这也是他迟迟不立太子的原因。

    叫蹇硕过来,就是有托孤之意。蹇硕在听完灵帝对自己的托付后,不由得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自己原本是出身低微的小黄门,灵帝提拔他于微末,对于灵帝的知遇之恩他一直铭感于心。看着灵帝气若游丝的托孤自己,不由得心里悲痛欲绝。

    汉灵帝刘宏不知道,也许全天下也只有蹇硕对他的伤心是出于真的感情。

    该做的事他都已经安排,能不能成功只有看蹇硕他们的努力了。到现在,只剩下一件事还没有办。

    汉灵帝传诏叫来了黄门侍郎。

    他准备起遗诏,传位给刘协,让他的继承皇位有一个法理的依据。

    “朕以眇身,君主海内,夙夜忧惧,靡知所济。今身患歹疾,殆不自济,遗诏于众臣,以定国储。皇子协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可继大统,续朕之遗志,恩泽于四方。但念其齿幼懵懂,恐为奸人所乘。上军校尉蹇硕武略不俗,后将军袁隗德量宽重,着共同辅政于幼主,群臣皆听之令属,使海内宵小,未敢跳梁。此为朕意,咸使天下闻之。”

    汉灵帝一边说,黄门侍郎一边写。等汉灵帝讲完,脸上泛起了一片潮红,人已经累的气喘吁吁。

    黄门侍郎还在将最后的几句记录,写完后便交给了灵帝过目。

    灵帝看后点了点头,盖上了玉玺。

    完成了遗诏,灵帝驱散了嘉德殿的所有人,只留蹇硕在身边。

    “在屋里呆的太久了,朕想出去看看天,”灵帝费力的喘着气说道。

    “圣上龙体保重。”蹇硕急忙劝道。

    “扶朕出去!”灵帝的话不容反对。

    蹇硕只好扶着汉灵帝走出嘉德殿,站在殿柱中间。

    灵帝抬头仰望,天空一片湛蓝,四月的太阳不热不冷,暖暖的洒在身上。灵帝忍不住看了一眼太阳。

    愣住了。

    圆盘般的太阳不知何时竟出现了一点黑边,并且逐渐扩大,慢慢的将太阳完全吞噬。

    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黑暗。

    黑暗中,不知谁惊恐的喊了一句:“是天狗食日,天狗食日!大灾啊!”

    汉灵帝怔怔的看着暂时黑暗的天空,突然“啊”的一声一口血喷了出来,仰面倒地。

    蹇硕急忙扶住了汉灵帝,急忙喊道:“快传御医!”

    接着又吩咐左右道:“马上封锁宫门,任何人不得外出走漏消息!”

    黑暗中,灵帝的眼神直直的望向天空,毫无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