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光熹帝国 > 第十一章 王佐之才

第十一章 王佐之才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光熹帝国 !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夜里的一场秋雨,将深秋的阴冷再一次的拉近人们身边。清晨刘辩醒来时,忍不住的打了一个喷嚏。

    听到刘辩的动静,早在外面侯着的唐姬领着一群宫女,带着衣服和盈洗用具走进了内室。

    本来对于穿衣洗漱这些事刘辩一贯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架不住唐姬的执拗,非要亲自侍候他,只好任由她摆布。

    趁着唐姬为自己穿衣,刘辩的手也没有闲着,时不时的摸一下她的手背,吃一下她的豆腐。这惹得旁边侍立的宫女窃笑,唐姬的脸颊涨得绯红。

    昨日何皇后通传,刘辩因为回来的太晚而没有去长秋宫。今日一早,又有黄门过来通传皇后召见。心下奇怪何皇后有什么事急着召见自己,未及吃朝食(古人的第一餐,大概在九点左右开吃),刘辩便急冲冲地赶到了长秋宫。

    一到长秋宫,便看到何皇后正在用餐。腹中饥饿的刘辩马上换了一副皮赖嘴脸,进来给何皇后请完安后便吵吵说饿。

    何皇后见他赖皮,却并不以为杵,反倒想起来了刘辩还在襁褓中哭闹吃奶的情景,那时的刘辩是那么的依赖自己,像那样的日子现在却已越来越少了。

    让刘辩坐在了下手边,吩咐宫人为他摆上了几张饼和一碗肉羹。刘辩也不客气,风卷残云的大吃特吃起来。

    何皇后一边看着刘辩吃饭,一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嘴里嘱咐着刘辩慢点吃,怕他吃的太急噎到。

    在吃的方面刘辩是个急性子,三下五除二便把面前的吃食全部吃完。一抹嘴向何皇后躬身说道:“昨日儿臣出宫去看看魏翊的纸坊,回来晚了,不知母后几次召见,还望恕罪。不知母后找儿臣何事?”

    刘辩贪玩好动,何皇后却也知道。只不过她溺爱刘辩,经常放任刘辩的游玩,对他不知读书,只喜欢鼓弄那些奇思淫巧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见刘辩解释昨日去向,何皇后猜想他不单单去了纸坊,一定是又在洛阳城里游玩了一番。或是去了城外史子眇的药庐叙旧。風雨小說網当下也不戳破,而是说道:“也并无何大事。只是觉得你年岁已经不小,不要一天总想着去玩,要多在学业上下功夫。”

    受何皇后教训,刘辩在下面唯唯称是。等何皇后说完,他向何皇后提出了一直埋于心底的要求。

    “你要增加护卫的数量?”何皇后听完刘辩所求,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丝莫名的警惕。

    “好好的你加护卫干吗,莫要去惹别人的口舌!”何皇后下意识的出言反对。

    但是刘辩装巧卖乖的说道:“那日我遇到协弟,他都增加了护卫了呢!”

    何皇后一愣。

    刘辩又接着说道:“听说是因为我几日前遇了险,父皇怕他出危险而特意挑选的勇士来保护……”

    “想不到他还是偏向那贱人生下的孽种!”何皇后勃然大怒,气的拍案而起。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忘不了她!”何皇后浑身颤抖着握紧双手,不顾指甲戳进肉里的疼痛,双眼迸出仇恨和嫉妒的目光。

    刘辩在一旁沉默不语,装作很害怕的样子泪眼婆娑。何皇后看他样子此时也不再怀疑刘辩增加护卫的动机,只当他是小孩心性,见刘协增加了护卫所以自己也想增加。

    “辩儿不必担心,你要增加护卫的事,我自然会向你父皇要求。我家的辩儿自然不会连那贱人之子都不如的。”何皇后安慰刘辩说。

    刘辩起身一躬到底,说道:“多些母后。”

    “快点过来坐下,一家人何必如此多礼。”何皇后见刘辩乖巧,心情也好了很多,招呼刘辩又坐到旁边。

    “不知辩儿想要增加多少护卫?”何皇后问。

    “二百人。”刘辩漫天要价。

    “多了一点。”何皇后皱了一下眉,随即又坚定的说:“人数多少我会向你父皇争取,不过绝对不会低于一百人!”

    刘辩心中的底线是五十人,如今多出了一倍,心里自是开心。又奉承了何皇后许多甜言蜜语,唬的何皇后笑骂他油嘴滑舌。

    母子俩又聊了些别的事情,刘辩见何皇后有些说累了,便起身告退。

    成功的增加了护卫人数,刘辩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一路哼着“得意地笑”回到了宫中。

    即使最后真的只要来一百人,他的心里也心满意足了。虽然这点人在宫里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他压根就么有想把这些人当成士兵来用。在他的心里,是要把这些人都培养成军官,再让这些人为自己打造一支帝国雄师!

    看来回去之后,得多花时间回忆一下前世看过的那些练兵操典和军事著作了。刘辩心里盘算着。

    还有军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得抓起来,不能到最后练出了一群白眼狼和乱臣贼子反噬了自己。

    一边思忖着一边回到了寝宫,第一眼就看到了案子上早已备好的饭菜。

    原来唐姬见他一早就去拜见何皇后,没有时间吃朝食。怕他饿坏肚子,便备好了一桌饭菜等他回来。

    刘辩心里涌起一股暖洋洋的家的感觉,开口对唐姬说自己已在长秋宫吃完了。叫人撤下了饭菜,只留一碗葡萄在案上。

    刘辩将脚上的鞋甩到一边,悠闲的躺在了榻子上,冲唐姬“啊——”的拉长了音,张开嘴意思叫唐姬喂他吃葡萄。

    唐姬很少刘辩所谋划的那些事,所以不明白刘辩为什么从长秋宫回来就这么的高兴。不过刘辩不说,她也不会张口去问。

    其实她所求的根本不多,只要她和她所爱的人平安开心就行了。

    唐姬含笑着跪坐在刘辩的榻子旁,剥开了一粒葡萄,塞进了刘辩的嘴里。

    刘辩惫懒的性格怎么满足于如此简单的吃葡萄,趁着唐姬喂他之际,不时的轻咬一下她的手指,嘴里还取笑道:“姐姐的手指可比这葡萄甜多了。”

    两旁侍立的宫人听到刘辩的话都忍不住捂嘴格格笑起来,听到笑声唐姬臊的脸颊通红,恼怒的伸手掐而来一下刘辩腰间的嫩肉。

    刘辩身上吃痛,脸上却哈哈的笑了起来。正要与唐姬打闹时,正看到一个宫人领着魏翊走了进来。魏翊的脸上也是一副喜气洋洋的笑容,便借机说道:“姐姐莫要掐了,你看连魏尚方都在笑我们了。”

    唐姬见魏翊进来急忙收手,站立到了旁边,不过眼神还是气恼的瞪着刘辩。

    魏翊刚进来听到刘辩所说不由一愣,急忙解释道:“微臣只是刚刚遇到了一件开心事,并不是在笑话殿下和夫人。”

    听到“夫人”两字,唐姬更羞得满脸通红,气的一跺脚,竟然跑开了。刘辩早已在榻上笑到肚子疼,捂着肚子打起滚来。只有魏翊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尴尬的干笑着。

    好一阵刘辩才止住笑意,询问魏翊为何而来。

    魏翊刚刚见过陈浩南等人,将教他们开酒肆的钱和刘辩的那些创意都告诉了他们。这次来就是向刘辩回报的。

    刘辩今天开心事很多,听完魏翊所说,便笑道:“若是酒肆开业,我也要抽空过去热闹一番。不过酒肆赚钱是一方面,为我打听消息,暗中取事也很重要。我准备建立一个谍探组织,专门为我打探情报。这件事忠贤你就多费费心,过两天我给你一个详细的筹划。”

    魏翊点头称是,心里却一阵苦笑。自己现在不但有着正职尚方丞,还要顾着纸坊和筹备当中的酒肆。如今再加上一个谍探组织,自己恐怕累也要累吐血了。

    虽然心里叫苦,可魏翊也明白刘辩身边没有多少心腹之人可用。蒋奇专工武事,剩下自己也只好一肩挑万担,累点就累点吧。

    刘辩此时兴致颇高,刚刚跑开的唐姬端上来一壶茶放在案上。他便招呼魏翊坐下一起饮茶。

    想起魏翊进来时一付捡到宝的喜形于色,刘辩好奇的问道:“刚才我见忠贤进来满脸的高兴,莫不是今天遇到了什么喜事?”

    魏翊见刘辩相问,想起刚才遇到的开心事,忍不住得意的笑着说:“来殿下这里前我去守宫令那里去交付宫廷所耗用的洛阳纸,想不到竟受到了新任守宫令的躬身拜谢,说我改进造纸,造福士林,乃惠及后世的义举。”

    守宫令负责掌管宫廷里的笔墨纸张,是和魏翊差不多大的小官。而魏翊在在改进造纸一事传出后,虽然有褒有贬,可总体还是赞扬的居多。所以魏翊受到的称赞并不少,可从来没有见他像此时这样高兴过。

    不过这个新任守宫令能看到新的造纸术对后世的影响,也算是见识不凡。看着魏翊得意洋洋的样子,刘辩心下好奇这个新任守宫令是谁,便问道:“什么人的感谢能让忠贤如此高兴?”

    魏翊面带笑意的说道:“此人才华卓著,能受到他的称赞可以说是臣的一大荣幸!”

    刘辩大奇,问道:“何人可受忠贤如此推崇?”

    “此人姓荀,名彧,字文若。乃是颍川贤士。家父曾和我说过颍川无白丁,往来俱名士。本来还想送我去颍川学院学习,只是想不到……”

    未等魏翊说完,嗖的一个白影在他眼前飞过,连带着案上的茶具也刮倒在地。

    魏翊吓了一跳,定睛一看眼前的刘辩忽的不见了。回头一望,才看到刘辩仅穿一件单衣,眨眼间就跑出了很远。而唐姬在他身后一边追一边喊道:“殿下,你的鞋。你的鞋!”

    魏翊呆愣了片刻,急忙起身追了过去。

    刘辩从小生长在民家,加上平时也不间断的锻炼,身体素质相当不错,几下便把魏翊远远甩在身后。

    魏翊看不见了刘辩的身影,但是对他去了哪里倒猜出了几分。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刘辩听到荀彧的名字竟然会如此的兴奋,自己的仰慕颍川学子的才华,难道刘辩也是同样心情?可这反映也是太大了吧。

    百思不得其解的魏翊从唐姬手里接过刘辩的鞋,将唐姬劝慰回去。这才向南宫守宫令所在追去。

    魏翊和荀彧生长在同一时代,当然现在还不了解荀彧的能力。只把他当做一个有才华的颍川学子,是众多有才华的颍川学子之一。可来自后世的刘辩可是知道这位“王佐之才”的价值。

    不用提前世文学和影视媒体对荀彧狂轰滥炸的吹捧,单是历史上各位史家的评价荀彧也担得起三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的称号。

    若不是荀彧在吕布来攻时死命保城,为曹操保留鄄城、范城、东阿等根据地,恐怕曹操也要和刘备一样过着流窜犯的生活。他支持曹操迎接汉献帝刘协,使曹操集团取得了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主动。更在曹操面对强大的袁绍集团犹豫不决时提出“四胜四败”论,及时稳定了军心,为战胜袁绍提供了坚定的信心基础。曹操集团的逐步成长,都不开荀彧这位战略大师的影子。

    然而,真正使荀彧成为曹操手下首席谋士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他高超的战略,而是作为一个内政高手,荀彧殚精竭虑的开源节流,兴修水利、开展屯田,极力恢复战乱过后的北方经济,正是他的努力才使得今后的魏国能够雄踞北方,蜀吴靠联盟才能与之抗衡。

    不过,荀彧最令人称道的是他的举贤荐能的宽大胸怀。曹操得到荀彧几乎就是得到了一个三国时代的人才中介所,荀彧把他在颍川的那些小兄弟都叫来辅佐曹操,戏志才、郭嘉、陈群、杜袭、钟繇都经他的推荐才走到曹操眼前的。而且他从来都没有因为这些人的才华超过自己,风头盖过自己而嫉贤妒能。就是因为这个,荀彧才真正配得起“萧何之姿”的称谓。

    刨除去这些能力,最令刘辩看重的是荀彧对大汉的忠心耿耿,为了大汉不惜最后与自己的老战友曹操决裂。在曹操意欲封王时极力反对,结果招致曹操的猜忌,忧愤而死。

    如此忠心又有能力的全才,刘辩怎会不用心招揽。心下热切,也顾不得自己赤脚单衣,路过的宫人侍卫纷纷侧目,不一会儿就跑到了守宫令所在的宫殿,看着殿门虚掩,也不用什么通传,一把就推开了大门。

    荀文若,我来了!刘辩在心里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