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红官印 > 第四百四七章、意外收获(下)

第四百四七章、意外收获(下)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红官印 !

    感到这种巨大压力的不仅仅是前线指挥部参战的人员,坐镇指挥的肖子鑫局长同样更感到这种巨大压力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他回来之后听完汇报好一会儿没说话,大手把脸狠狠刮了几把,感慨道:“咳,县委县政府领导对这事非常重视,省里也来电话,这个压力到什么程度呀?简直有点压得人上不来气时的感觉!”

    可见当时情况之复杂与危重!但他毕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公安局长,作为领导者,困境中他仍然充满信心,他知道在这种时刻,需要智慧与斗志。他当时传达给现场办案人员的信息是——他指示:虽然案件毫无进展,破案前景看不到一线希望,找不到一丝线索,但要继续寻找第一现场,一遍不行就两遍、三遍,直至找到为止!

    他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大家对案件的分析,相信将要采取的下一步行动是正确的。要坚定信心,此案必破!、天亮时,王林到案。

    但另一个重大犯罪嫌疑人朴金强却没有抓到。原来上半夜抓捕罗大虎时,也许动静弄得太大,惊动了他,他连夜就跑了,搜遍了他家,也没有找到人。吴加强及时将情况反馈给指挥部,他分析认为,这个朴金强不可能继续在露水藏匿,但也跑不远。露水通往外地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条通白河,进入安图、延边地界,另一条则通往泉阳、依林河、大国县城方面。

    估计朴金强白河一带不会太熟悉,即使有朋友也不会很多,他的朋友应该集中在与露水同属一县的泉阳、依林河和大国一带,在如此慌不择路的夜晚,没有火车,他只能借助汽车逃往附近可靠的朋友家躲避,以便暗中探听风声,再作打算,因此,他主张连夜沿这一路追捕。

    指挥部同意了他的请求。

    吴加强带人火速沿201国道向泉阳方向追赶去。

    但天亮后传回消息,一无所获。

    朴金强果然逃到了泉阳,藏在当地一名黑社会朋友家中。开始两天他深居简出,处处小心,他的朋友对他饮食起居关照得十分周到,连朴金强在泉阳需要阴阳平衡都替他考虑到了,虽然他眼下如惊弓之鸟,但朋友每隔一天就为朴金强找一名小姐偷偷带到他的住处,供他泄欲,这朴金强倒也过得舒心。不过,心病难医,他时刻关注着露水方面警方的情况,不知道他这一跑,他们忙着柳玉凤的案子,还会不会抓他了?

    几天过去,看到泉阳风平lang静,朴金强有点熬不住寂寞了。他生平好赌,通过探听,加上看到外面没有一点动静,以为危险已过,专案组被“3.16”大案所累,抓不到自己也许就算了,于是便请黑道上的朋友邀请几个人,身藏匕首一起到镇上的一家“仙人居”酒店聚赌。

    谁知附近群众不知这些人是黑道中人,看到他们大把大把地在里面赌钱,以为只是嗜赌之徒,便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说巧不巧,当时,吴加强副大队长正在派出所里谈情况,这是他第二次来此,前几天追赶到泉阳没有发现朴金强,他又追赶到依林河,后来返回了露水。今天上午他又奉命前来泉阳、依林河一带了解情况,没想到正碰上前来报案的人。

    吴加强简单讲了朴金强的体貌特征,问:“里面有没有这么一个人?”

    报案的摇摇头,说不明白。

    吴加强想,不管有没有,一起去先抓来再说!

    派出所长熟悉情况,一马当先,吴大队长等人紧随其后,赶到泉阳大街中段最繁华热闹的“仙人居”酒店,进门就直扑二楼最里边的包房。打开门后大喝一声:

    “我们是派出所的,执行公务!都不许动!”

    参赌的几名黑道人物见惯了这种场面,不慌不忙地站起来……

    “别动!”

    “大哥,钱都在这儿,你们拿去。”

    “少费话,都靠墙站好,双手抱头!”派出所长喝道。

    吴加强炯炯的目光在几个家伙脸上来回巡视着,其中一个头歪向一边,深身不自在。他走上前去,大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姜法裤。”

    “家在哪住?”

    “就在这住。”

    “这是哪?什么街多少委多少号?快说!”

    呵呵,那反应,你不当警察或者不当犯罪嫌疑人你根本无法理解和适应,那叫一个快,电光石火一般,追问得你一时半会都难以缓过气来,那家伙迟疑了一下,但还是回答了。吴大队长也不知是真是假,但他怀疑其中有诈,正想让他再说一遍,当地一名警察上去喝道:“你胡扯也不看看地方!我告诉你,我就管那一片,我怎么不认识你?你再说一遍,你到底哪儿的?叫什么?”

    什么人也受不了这么一刻不停、不九牛二虎之力追问啊……直逼之下,情况很快就弄清楚了——此人正是肖子鑫下令要吴大队长他们去抓的朴金强。过去他们也不认识他。一见老底被当场揭穿,汗立刻就眼看着从他脑袋上大颗大颗地滚下来了。“朴金强!你挺能装呀?你以为你跑到这来我们就抓不着你了吗?带走!”有人上去给他扣上铐子,一扯,他就乖乖地跟着下楼去了。

    其他人被带回派出所审查。

    朴金强在逃跑了六天之后,终于又回到了露水。杨强立即组织人对他进行审讯。此前,除了罗大虎,另一个犯罪嫌疑人王林也已经交待。经过又一番智力与毅志的反复较量,在人证、物证面前朴金强也对伙同上述二人在外地所犯罪行供认不讳。他们被送回大国,准备在进一步查清他们的犯罪事实后,移交检察院……

    虽然案子破得挺漂亮,大家心里挺兴奋,可是一回到临时休息室,几个人心里又不太是滋味了……

    包括肖子鑫在内,所有在现场的指挥部成员不能不冷静下来,警方的思路重新回到“3.16”大案上。

    这个系列案不破,心里难安啊!

    露水林业公安局副局长宋连成主动提出排查新兴林场等林业局所属单位。县局继续重点排查砬子河、高丽傅子及周边长胜、东兴村屯……

    ************************************************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换来了真实的收获——案发第七天,高丽屯有一村民在一岔线木楞场干活时,发现了死者的一个眼镜盒,赶紧飞跑回村向正在附近排查的侦查员报案!当时,正在那一带负责调查走访的露水林业公安局侦查员接到报告,马上用电话向宋局长汇报,宋连成副局长大喜,一边打电话给肖子鑫局长,一边立即带人赶到现场——现场位于高丽屯第一个岔道口处,距抛车部位3公里以西3华里。

    他带领侦查员们搜索现场,经过在附近搜寻,又在那里的大雪下面发现了水果皮、香肠皮、手提包、钥匙串、卫生纸、血迹、酒瓶盖和四、五枚“长白参”香烟头,显然凶手曾在那里逗留很长时间,吃过东西,还发现在木楞垛附近有搏斗的痕迹……

    他打开手机,准备把这一重大发现跟指挥部其他同志通报,但没有信号。

    他跑出林子,再打,这回通了:

    “喂,哪里?”

    “我是林业公安局老宋啊!你谁呀?”

    “哦!宋局长,我是杨强,什么事?”

    “第一现场找到了!刚刚找到——”

    “在哪?!”声音显得十分惊喜和振奋!

    “就在高丽屯以西……运材道三公里处。”

    “好!我马上报告孙局长和姜局长,我们一块儿赶过去!”

    露水地区天低云暗,阴风凄凄,大雪纷飞。十几分钟后,孙伟、蒋和平、姜同军、高传志、杨强等人赶到东盛村以北木楞垛附近的第一现场时,天气进一步恶化,进入森林的运材道(林业专门用来运载木材出山的便道)能见度极低。前往勘查现场的司机李晓东(大国县刑警大队刑警)小心翼翼地驾驶着“北京二号”警车,驶在集材路中间,一点一点向前移动,有人在前面开路指引。

    杨强等人默默看着车窗外纷纷扬扬的混沌雪野,心情沉重,谁也不说话。第一现场被找到,是件应该高兴的事,但谁也高兴不起来。找到第一现场,并不一定就能破案。恶劣的天气,凶残的罪犯,挑选到这样的偏僻地点作案,从某种程度进一步说明此人不仅熟悉露水一带的人,也肯定熟悉这一带地形,而且手段极其狡猾,绝对是一个智商不低的对手。

    也许,这进一步暗示着侦破“3.3”案和“3.16”案的艰难。

    正好那天早晨肖子鑫在县里的会议也开完了,他草草吃了口饭,让司机老五赶紧返回露水乡现场——此前,在所有案情分析会议上,根据凶手遗留的一些蛛丝马迹,指挥部成员都认为本地人及被害者熟人作案的可能性极大,因此,侦查方向被确定在露水地区,所有警力也一直被安排在这一地区深入进行摸排。应该说,跟被害人熟悉、会开车、身材高大等够条件有重大嫌疑的人调查到了不少,包括罗大虎、朴金强、王林和被害者丈夫等人,也由此破获了许多隐案,然而,经过对这些人的一次次审讯甄别,最后又全部被否定。真正制造“3.3”和“3.16”大案的凶手仍然如雾里看花,飘忽不定。

    现在,在前往第一现场的路上,每一个人都不能不想到,两案遗留的一些“蛛丝马迹”会不会是犯罪嫌疑人故意而为的假象,凶手来自别处呢?

    如果他来自外地,又会来自什么地方呢?

    无法解答。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员大流动,各地的“倒爷”生意人频繁地出入长长角区,现代家具、电器、日用品、新潮衣物、食品、女人喜欢的小玩意儿和羽绒服、牛仔裤、t恤衫、旅游鞋等各种东西在露水乡应有尽有。露水的人参、红参、鹿茸、麝香也与整个世界有贸易往来,无论集体还是个人,一进一出之间给了这些从未离开过山沟的人们以发家致富的机会和可能,也给有潜在犯罪心理的不良分子带来了欲望与冒险。

    二十年前开始,许多人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而更多的则由于后来人参价格一贬再贬而惨淡经营,甚至命丧黄泉——因此杨强等人已不是第一次踏上这块五光十色中有些怪异的土地了。凶手会不会是来往于露水这些人中的一个呢?

    肖子鑫的警车终于驶进木楞垛现场,在那片一尺多厚的雪野前停下开不动了。

    宋局长迎上来。

    “怎么样,老宋?”肖子鑫和其他领导们下车,与现场的人员简短了解情况后,孙伟、蒋和平、姜同军、高传志、杨强表示要立即亲眼看看第一现场。

    “就在那边!”

    侦查员手一指,在前引路。

    肖子鑫、杨强和宋连成、姜局长、孙局长、蒋支队大步朝前走去……

    侦查人员在第一现场提取了雪地上的血迹和用过的卫生纸,血迹经过雪水浸泡呈黄褐色,卫生纸上面也有少量液体残留物,还有一段90厘米长的绳索,系用普通毛线编结而成,上面有血迹。肖子鑫和孙伟、蒋和平、高传志、杨强等人认真查看着,一致认为凶手也许就是用这条看上去不起眼的毛线绳结束了柳玉凤的生命。

    “这个现场非常及时和重要——”孙伟感叹!

    “恩,”肖子鑫深有感触,“这回总算有点儿抓头了,后面的头绪现在还不好说,要仔细认真地一点一点捋下去……”

    其实也正是这个现场,让肖子鑫他们开始有一种抓住了要害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奇妙,说不清,道不明,又似乎无法言传,只可意会——后经技术鉴定,确认这一分析是对的,这条由灰白毛线编织的绳索即为凶手的杀人工具。

    周边雪地上有搏斗的痕迹。

    经随后赶到的死者亲属辨认,确认现场找到的眼镜盒等物正是死者柳玉凤生前的遗物。

    从而,此处被确定为“3。16”案第一现场……

    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发现!

    “3。16”案件第一现场的发现,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肖子鑫局长现场主持了一个小会,分析研究之后也非常高兴!无疑,它有助于警方破案——而且是日后整个破案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杨强大队长边走边说,如果第一现场找不到,警方所获取的证据也就极少,而且多是真伪难辨,莫衷一是!

    而第一现场的发现,必将使这些疑点、难点逐步迎刃而解……但同时,包括高传志、杨强在内的每一个指挥员和侦查员都明白,第一现场的找到,并非万事大x,它预示着更为艰苦、细致的工作还在后面!

    燥热。

    寒冷。

    一种曾经十分熟悉的感觉又隐隐约约在肖子鑫的心里产生了,种种切入骨髓的感觉随着目光在现场上的不断移动,令这两位来自县公安局的指挥员内心产生一阵阵不安和激动。破案,必须深入现场,这是肖子鑫、姜同军和市局长孙伟、蒋和平还有刑警大队长杨强一贯的作风。无论多么简单或扑朔迷离的案件,不深入现场就没有发言权。

    头脑中一帧帧惨不忍睹的死者照片,更加重了他们的这种紧迫感——两名死者,遇难时的姿态形状几乎相同,尤其经过严酷的暴风雪和长长角区的雪夜又被神秘地“送回”露水乡内胡同后,如果不借助技术手段和调查分析,很难判定她们到底是被什么人所奸杀,好在经过技术处理,已经分别从李爱香和柳玉凤体内成功地提取到另一个人的**和血迹。

    第一现场的找到,无疑把确定谁是凶手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