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红官印 > 第二百一九章、官场密码(上)

第二百一九章、官场密码(上)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红官印 !

    这一天的整个感受,对于宋庭和魏玲来说简直就像梦幻泡影一样不真实。一幕一幕,从上午到悬圃县见到肖子鑫开始,一直到与高书记见面然后午宴,再到晚上肖子鑫跟宋庭个人的促膝长谈,事后想想,真是让人难以相信。

    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混仕途官场的宋庭,就像当初肖子鑫刚刚大学毕业时一样,虽然对于官场的腐败早已听说过许多传闻,然而真正体会当官的好处还是从他们自己亲身体验开始的……

    呵呵!

    也许是写作的原因,也许是个性因素,宋庭是无神论者,他明白这世界没什么妖邪鬼怪,也没什么贵人相助之类,一切都得靠自己的种种努力加上那么一点运气。然而,今天的遭遇,可说是他二十多年感觉最为神奇和不可思议的一次。

    之前,文学创作上有名,但实际生活中宋庭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甚至生活尴尬。

    他也曾调转过工作,从这个企业调到那个企业,相当于屎窝挪尿窝,什么商调函、劳动局、证明、档案、劳动工资,当时费那个劲,事后想想都痛心疾首,在这样一个神奇的国家,要想办成一点哪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累死也得累虚脱几次……

    这是肯定的,无疑的,不说别人,单就宋庭自己便深有感触,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一个章一个章地盖,每跑一个部门,每盖一个章,都要往返来回不知跑上多么次,其间这个事那个事,净岔子,我考!tnnd……

    比如,仅仅想找到某个管事或管章的人就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有时候人家还不在,还得无数次地跑,等……

    总之,苦不堪言!

    而今天,怎么可能呢???

    呵呵,从他跟肖子鑫一见面开始,悬圃县委“秘书”一职,差不多人家已经给他预备好了,这一点无论是肖子鑫的情况介绍,还是高书记的态度,都可以看得出来,岂能不神奇,不让夫妻俩鸡冻呢!

    不仅人家主动发信找他去,肖子鑫刚才的一句话,更是让宋庭大喜过望,难以想象啊!是的,妻子魏玲证实,肖子鑫向他传达高书记的意思的确是说,“工作的事,你要是想来,五一大假过后你就可以直接上班了,手续的事,后办。”

    哈,无论语气,还是表情,都不容置疑,好象就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一样,顺口一说而已。

    “好,肖主任,请你告诉高书记,我愿意来,五一之后我就上班!”宋庭鸡冻地表示。

    结果呢,事就成了。

    准确无误地说,如果宋庭愿意到悬圃县委去当秘书,那么,从现在起,他跟肖子鑫长谈之后就已经是“准秘书”了,只等五一长假一过,他直接来悬圃县上班就行了,“手续后办”。估计,那些令人难以置信望而却步的繁杂手续,也不必宋庭他自己一家一家地去跑,去办了?

    天知道。

    ……

    其实,肖子鑫有肖子鑫的想法,这里不妨顺便一提。

    大家还记得前文曾经提到的那个潘鹏程?呵呵,就肖子鑫去市委党校学习认识那个邻县的县政府办主任潘鹏程。如今人家早已是实权在握的邻县下边一个大乡镇的镇委书记,可谓实权在握的人物了。他后来在给肖子鑫的通话中,还不时提到上次跟他提到过的那些话……

    简而言之,潘鹏程的意思就是建议肖子鑫尽快地抓住时机,弄个实权职位!

    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肖子鑫心里当然明白。尽管他现在当这个县委办副主任的权力其实也不小,但是跟那些实权部门——比如说乡镇长和书记及其下面各委办局长主任之类,都不能比。人家那才叫实权,级别上差不多,差点儿,但他不过是在整个县委协调发展而已……

    肖子鑫心里其实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机会,但是,由于他从政府办那边刚刚调到县委办,一上班便被高书记派到了县公安局跟局长孙伟协调配合,参与并指挥处理仿古一条街月亮楼大火事件,事实上并没有在副主任这个位置上干多久。

    而且除了参与指挥公安机关抓捕了包括苏军在内的一些厉害角色,破获了许多悬圃县的陈年旧案县案之外,在副主任这个位子上却还没有足够时间干出太出彩的事情来,因此,回来这些日子,虽然肖子鑫心里仍然想找机会跟高书记提一嘴,暗示一下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没有合适机会,他也不好提,毕竟人家高书记还指望他回到县委办出菜呢……

    总要在这个位子上尽快做出几件大事,让高书记满意了,再提不迟。

    呵呵。

    然而,说巧不巧,那天高书记忽然询问他秘书人选的事情,肖子鑫一下子就敏锐地感觉到机会来了……

    是的,公平而言,肖子鑫认为眼前这个宋庭无论从文字处理还是人品道德,都不错,都适合到悬圃县委来当这个秘书,而且更重要的是,此人有点儿像自己的另一个翻版,他来了,只要受到高书记器重,那么,肖子鑫自己就可以找机会跟高书记谈谈,下去当局长或镇长的问题了。

    明白了?就是这样。

    “不过,”当晚,当宋庭的妻子魏玲在房间里休息之后,肖子鑫把宋庭又叫到自己的房间,跟他进一步深谈了一下,并指出了他目前需要改变的一些问题。比如说他的个性问题,“宋庭,现在,你不要把我当成县委办副主任,我也不把你当成作家,我们只是普通人,普通老百姓,咱们随便谈点心里话,好?”

    “恩,”宋庭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也这样想,朋友,直言不讳,无话不谈,最好!”

    “是的,”肖子鑫也点点头,笑容可掬,“你也看到了,高书记对你这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也就基本决定了你到悬圃县以后的政治面目和仕途的走向。不易啊,小宋,我认为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官场开端……”

    宋庭不语,品味着他的话,替他点燃一支烟,自己也点燃,点头。

    “我实话实说,无论文字,还是其他,你都没有任何问题,相信你一上手之后,也会很快成为一个合格的县委秘书……”

    虽然说是实话实说,但肖子鑫仍然担心伤了宋庭的自尊,斟酌着,慢慢进入话题。

    宋庭听着,心里开始打鼓,他不明白肖子鑫为什么忽然一下子会这么严肃认真,虽然他笑着,但听上去他的话题比较重要了。

    “我的意思,你上班后,优点可以继续发扬光大,领导尤其是高书记会十分高兴和喜欢。不过,缺点,你身上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作为朋友我必须事先提醒你一下,别怪我。不是别的,就是你的个性太强,文人气质太强,有时候不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容易引起领导的不满……”

    “你听我说,”肖子鑫摆手制止了宋庭想解释的欲望,继续说:“首先,要明确,你当然了也包括我,咱们这些人其实就是给主要领导服务的,所以,无论如何,第一就是要首先摆正自己的位置,说话办事,都要考虑和注意,要时刻明白,我们既然要干这个工作,一要干好,二要千方百计要让领导满意。”

    “否则,就是不成功,甚至于失败,”肖子鑫笑笑,说:“前面的所有努力也便一笔勾销。”

    “政治,官场,就这样子,我混过,我知道,我们既改变不了这个万恶的社会和大环境,也就只能——只能尽力而为去适应它!”

    “你说呢?”肖子鑫停顿一下,询问宋庭。

    “恩……”宋庭深深点头,表示听懂了,也认可,“我明白……”

    “那就好,这也是我唯一担心你的地方,文人嘛,呵呵,之前我也是!也曾经当过愤青哈……”

    “但请你相信我,宋庭,”肖子鑫考虑了下,又推心置腹地说:“既然是我推荐你来,我又在这里当这个副主任,你到县委上班后,我就会尽力支持你的工作,也会保护你的利益。同时,你也要努力提高。这就是作为你的文友,我今晚重点要跟你讲的话。”

    “只要干好了,当官,不成问题,只要领导高兴就成了!”

    宋庭再一次鸡冻了,这从他的脸色和语言表达上都完全可以看得出来,他也跟肖子鑫说了许多许多心里话……

    然后,他忽然话锋一转,问肖子鑫:

    “那,肖主任——呵呵,今后我就不再叫你肖子鑫了,就叫你肖主任!”

    “不,”肖子鑫摇头,“公开场合当然可以,因为官场就这样,官职是人们挂在嘴上的一把刀,但私下场合,比如现在,叫我肖主任就显得远了……还叫肖子鑫,或者子鑫即可。”

    “恩,那好,”宋庭道:“说心里话,原先,我既不想当官,对于官场还深恶痛绝,甚至于不屑一顾。真的,哈哈,你别生气哈,我说的是心里话。”他强调说,“不过,今天我亲身一感受你们悬圃县这些领导包括所谓的官场,印象一下子就全变了,不是变好了,而是变复杂了。”

    他想了下,顿悟的样子,继续说:“不说别的,今天无论是住这宾馆,还是你安排的午宴和晚宴,都是我长这么大今生今世的第一次。我倒没什么,关键在于,当我看到我爱人魏玲脸上那种满足和开心的笑容时,我一下子明白了,别人可以当官,吃香喝辣,我为什么就非要拒绝这一切呢???”

    “是不是哈?”

    “对……”肖子鑫点头,笑逐颜开,心里却是另外一番感慨,有一种想哭却无从哭起的复杂心态。

    为什么,不清楚,一时半会说不清……

    “即使是仅仅为我的爱人,为我的父母老人,你既然为我提供了这么一个好机会,我也应该紧紧抓住。”

    “而且,你刚才说的那些,我的确存在,今后我会注意……”

    “恩,这就好……”肖子鑫长长吐了一口气,放心了。这其实也是他今晚最想跟他一个话题。

    “呵呵,不过有一点,我始终不太明白,肖主任……呃,子鑫??”

    “哈哈,神马?说!”肖子鑫开玩笑。

    “为什么中国的官场这么大,仅仅就这么一个县,我看官就不少哈,再加上我一个,可能将来官场又多了一个小小的贪官污吏,而少了一个为民为国思考的优秀青年作家??”

    这个问题,太过突然,肖子鑫也从来没有想过。不过,以他的聪明才智,略微一想,也便释然了……

    “这个,不以解释,中国这样一个从封建社会过来的社会,官场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一门专门的学问哈。”

    的确。

    肖子鑫心里知道,中国的“民官比”到底有多大?“26个百姓一个官”是当时全国最流行的说法。实际上,在这个数字得出的过程中,“官”就是过去所谓的“国家干部”以及“吃财政饭的”、“吃皇粮的”混为一谈,“官”的外延实际上是在被不断地扩大再扩大……

    最终算出了一个“4572万”的耸人听闻的庞大数字。

    要还事物的本来面貌,肖子鑫想想也基本能够明白,其中的关键是要弄清中国“吃财政饭的”和“吃皇粮的”“国家干部”究竟有多少?包括哪几类人?“国家干部”中有多少人是“官”,多少人并不是“官”?

    按照中国官方惯用的“说法”,“吃财政饭的”和“吃皇粮的”实际上指的是所谓“国家干部”,而“国家干部”基本上可以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两部分。一是属于“行政编制”的国家干部是公务员;二是属于“事业编制”的国家干部大多在各类事业单位工作,但也有一部分实际上在政府机关上班。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xxxx年)中的数字,在党政机关中具有“国有”身份的人数约为1000——1100万,其中公务员有500——600万,实际上另外还有500——600万人,这些人则属于“事业编制”……

    这些人,他们都可以称得上是“官”。因为,中国的“官”,官方语言是一套,而老不信们的民间说法又是一套,说法不一,不仅仅是“公务员”,目前大量的以“事业单位”的名义存在并且正在“实施行政许可”的“准行政机构”(事实上也是“权力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应当被看作是“官”。

    从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说明问题:与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前比,公务员从800万减少到500——600万人,事业单位职工则从2500万上升为3000万人,“吃财政饭的”和“吃皇粮的”“国家干部”总数从3300万上升到3600万。

    这个很简单,事业单位职工人数上升的原因,一是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有一大批原来的党政机关公务员被“充实”到事业单位,其身份也从“行政编制”转为“事业编制”;二是为了适应政府职能的改变,政府机关中增加的“自收自支”的“事业编制”的机构和人员。

    问题的要害并不在于政府工作人员的总量太多,而是“官多兵少”,以小小的悬圃县为例,就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些端倪:包括肖子鑫这样的人在内当领导的人太多,做具体事情的人太少。

    尤其在人员精简之后,差不多80——90%的人都有了“官位”。

    呵呵,公务员或国家干部的多少对政治体制改革并不是一种重要的,甚至是一个很不重要的影响因素。重要的是要把政府的社会定位,包括角色和任务分清了,再来考虑用多少人的问题。党政机关也好,事业单位也好;行政编制也好,事业编制也好,该精简的精简,该增加的增加。

    而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