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红官印 > 第二百六七章、惊险一幕

第二百六七章、惊险一幕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红官印 !

    张二林的心再一次猛地揪紧了,心说完了完了,在这还有隐瞒的可能,可一到候车室几十米外的那间公安值班室,想跑都没有机会了,只要一个电话扒拉过去,烟筒山那边一否认,就全完了!见他不跟着走,警察回头来拽他,张二林脸都吓绿了,骨碌碌转的眼睛一边伺机作好逃跑准备,两只手一边不顾一切地挣扎着不往前走,瘦小的身子有几次都被那只专抓坏人的有力大手拖离地面了,立刻招惹得人们追撵围观,跟着起哄看“热闹”。

    “哈哈,怎么啦?”

    “小偷哇??”

    七嘴八舌,大家一个劲儿往前抻着脑袋看,张二林一看机会来了,也一个劲儿地声称自己不是小偷。

    “我不是小偷!”

    “我不是小偷……”

    警察那只大手抓住他,不撒手,张二林可惨了,他知道,此一去就是鬼门关啊!

    “哎哎哎!这不老张吗,你咋的啦?”

    一个人挤上前拍着张二林,跟着他问,张二林苦不堪言,又摇头又点头。

    “警察同志,他咋的啦?”

    “走开走开!不用你们管!”

    “咋不用我们管?俺们认识问问还不行呀?”

    不知是这句话起了作用,还是拖死狗般拖着张二林不肯走的警察累了,他突然站住回头问:

    “你们认识?他哪的?”

    “磐石的呀,俺们一起的呀,咋地了?”

    这一富有戏剧性的意外插曲,彻底改变了张二林的命运。事实上,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个人,可是心慌之下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趁机借坡上驴,顺水推舟还是含混不清打马虎眼比较好——他生怕自己承认认识,警察反问他对方叫什么是干什么的家住何方,自己回答不上来岂不更完蛋!

    要不说世事真是稀奇古怪,无所不有,那个人却不知道张二林咋想的,只凑热闹似的一口咬定认识他,而且还真就跟他之前向警察说的地方一样,这让抓住他的警察迟疑不决,他仿佛垂死之前猛地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又慌又喜中他感觉拎他脖领子的大手力度有所放松……

    呵呵……

    这可给了他逃生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线希望!

    他从警察的神情和行动中觉察到他并没有真正认出自己就是通缉令上要抓的那个人,否则他决不会一个人拖他这么久而不招呼其他人,也未采取强制措施。他也相信,自己经过亡命路上的几番风雨几番折腾现在的形象怕是已经完全跟照片上的自己天壤之别了。

    纵然警察怀疑自己,只要不被拖进那个可怕的“值班室”,仍有一线生机。

    如果拖进去,只能是死亡!

    张二林顾不得衣服被揪得扭曲变形裤子要掉了,在警察犹犹豫豫,要放未放的瞬间,死死抓住那个有点儿想起过去面熟却相互叫不出名字的人……

    “大哥,你……”

    这时,一列从北京方向开往牡丹江的特快列车进站。

    广播喇叭响了。

    “2xx次列车进站,2xx次列车进站,请车站工作人员做好接车准备!”

    警察松开手,快步向检票口奔去。

    我考,俄滴那个神呀——那一刻,张二林早已吓得七魂走了八魂的脸一下子就更加扭曲变形了,是惊喜交集的那种,虎口脱险、侥幸逃生的张二林吓得只差没当场尿了裤子。一见揪住他的警察啥话没说松开手就跑走了,他知道自己获救了!他顾不得谢那个磐石“老乡”(后来他想起来,应该是自己在那里当兵时认识的当地老乡?对方姓什么叫什么却是一概也想不起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他起身就消失在拥挤的旅客中……

    后来才知道,当时他自己的照片印在大红通缉令上贴满全国的水陆码头。

    实话说,那时候全国通缉令还是相当少见的东东,哈哈,刑事大案要案虽然也不少,跟文化大革命时期上升幅度早已有所不同和巨大突破,而且早已经过了全国声势浩大的“83年”严打,然而,各地的刑事大案要案好象都是案发地的警察在悄无声息地抓,谁要是哪天有幸上了全国通缉令,我考,那也是一大名人哈!

    开玩笑……

    离了火车站,张二林一步没敢再停留,在一家小饭店前要了点吃的边吃边沿着铁道线一直向东南,真的奔了磐石。火车没坐上,那就走着去,说实话,当时张二林虽然逃离了爆炸后的老家,也侥幸再次逃离了吉林火车站那惊险的一幕,但他心里真的对于自己下一步要逃往的方向没有具体的目标,缺乏经验和方向感——在他的心里,自知末路已近,来日不多,一步走偏可能就是黄泉路。

    因此,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老婆孩子他不想,功臣父亲也不想,在他的潜意识里他最想的就是距吉林——他刚刚历险的地方一百多公里外的磐石县,呵呵,无论如何,那里,那个埋藏着他青春时代当兵最为自豪也是他这辈子人生最为幸福难忘记忆的军营,他想再看它一眼!

    为什么要看它?不知道,也说不清。

    一步一步,走啊走啊……

    当年的那个东北边陲小县城。

    打开九十年代中期出版的500000:1中国地图,你会看到在“鸡头”处蛛网状的铁路交通线中有一条境蜒延伸的铁路大动脉,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吉沈线”。从吉林市向东南方向移动,至一个叫磐石的地方,那里就是此次张二林的首选目标了。

    如果从火车站的角度讲,那里不过是一个三等小站,却是一个不小的农业大县,又有一条支线岔出向长白山区延伸开去,一路向东,途经磐石市,终点叫做白山镇。

    呵呵,这一带因盛产东北三宝和“抗联”、土匪头子而闻名于世,不过那是老皇历。

    磐石原本是长白山区一座鲜为人知的农业小县,人口仅二三十万。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当产业开发、旅游业好像龙卷风一样猛然冲击着中国古老的城市和乡村时,小城也展现了奇迹与风采,一跃而撤县设市。给磐石市带来经济大繁荣的不是原始农业,不是掠夺式开采的林业,而是开发绿色农业旅游和开发矿产的巨大资源。

    一进入磐石大街,虽然没有大都市的色彩和喧嚣,却也处处不乏现代化的生活气息,其中最抢眼的当数那犹如银行帝国一般坚固豪华的摩天大楼和与之毗邻的大厦。

    张二林走到那里的时候,早已累得不行了……

    当年当兵时候认识的一些朋友,不敢贸然去找,由于这几年变化太大,有一些朋友的家可能也不在原先的位置了。

    黄昏前17点左右,正是下班高峰。铁灰色的穹窿下,阴霾遮日,细雨潆潆,令人沮丧。高寒山区的四月上旬总是这样。大街与楼群间,一潭潭浑浊的雨水越积越多。空气中没有一丝寒意——反倒潮湿闷热,像是预示着一种咄咄逼人的凶兆。

    呵呵,这时停在磐石车站上的列车忽然惊天动地地吼叫一声,吓得人一哆嗦,附近蜿蜒起伏的崇山峻岭、郁郁苍苍的茂密森林、气流滚动的阴沉天空,都强烈地回应着火车的鸣叫。

    火车开动了,呼哧呼哧沉重地喘着粗气,出站就开始爬坡,这趟穿行在林海雪原中的钢铁庞然大物仿佛也预感到某种灾难的征兆,那喷吐出的一股股浓烈的黑烟,渐渐形成一个隐隐约约的巨大问号,神秘莫测地书写在远天下,飘散在乍暖还寒的土地上……

    一辆宝石蓝色“宝马”轿车从一条小巷驶出,穿行在大街上。呼地一声就从张二林身边飞过!

    一闪之间,这个惊慌失措的人似乎还看见车里坐着四个年轻人,三人蓄着老娘们头留着老爷们胡,一个秃头,另有一个就是毫无特点的司机。

    “妈的,瞎了!”

    “走道看着点儿,小子——”

    没有人说话。

    张二林狠狠地瞪眼看着它驶过转盘广场,进入磐石大街。大街上车水马龙,人群熙攘,一片身披雨衣的骑自行车人和湿流油灯的海洋,风雨并未惊忧这座东北边睡城市即将开始的夜生活。

    我考……

    入夜之后,坐在远离磐石县城的一个小山包上,饿着肚子的张二林久久地看着下面的一个绿色大院,还有它附近的军用飞机场。

    一面红旗在凛冽的风中猎猎作响。

    大院内、机场里偶尔走过的绿色身影辨不出是谁的人形,但是肯定会有他之前的那些战友。

    辨认出又怎样?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屈指算来他离开这座军营已经十五六年了,当年的黑子该走的走,留下的也早已提干,谁会像他混得这样潦倒狼狈?又会有谁记得他呢?他是一个已经犯下弥天大罪,罪不可恕,法不容留的爆炸犯呀!

    一汪冰凉的泪水溢出眼眶,他扬了扬脑袋让它淌回了心里。

    黎明时刻,张二林在垂死的状态下又慢慢醒了过来,他东张西望了半天,翻身爬起,看到天空中灰色的颜色,他才真的敢相信昨晚自己没死,新的一天已经来临,他又熬过了艰难的一夜。

    但这丝毫也没有给他心灵带来哪怕是半点的得意和高兴,相反倒更加感到泄气和沮丧,人的生命有时是那样不可思议地脆弱,说死就死了,比如被自己强奸后勒死的那些女人,仅仅一根小绳,转眼就能让她们气绝身亡,有时连一声叫喊都没有发出,以致事后他都不相信她们就那样死了,扒扒她们的眼睛,再伸手探探鼻子,可不真就死了么!

    呵呵,可同样是生命,为什么自己的生命力就这么强呢?

    他想不明白。

    张二林倚着树在原地坐了一会儿,跌跌撞撞连走带爬回到了军营**的那个山头——连他自己都糊涂,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回到这里来。是想下山找东西吃?还是想看看下面都有什么人?附近的哨兵会不会意外发现他?说不清。

    几天几夜前他就是从吉林侥幸逃到这里的,现在的这条命应该已经是上帝老天爷多给他的了,没命地逃窜上山的。上山前,他溜进药店将口袋里一直舍不得花的一点零钱全部买了安眠药……

    就死在这里!

    不管怎样,在这里,他曾经留下过自己人生和青春最美好的回忆,如果真的有下辈子,他还会英姿焕发地跑到这里来当兵,“保卫祖国”吗?

    呵呵,不知道,不知道啊……

    在他尚未吞下安定片之前,他倚坐在山头上的一棵大柞树底下,双眼呆呆痴痴地注视着山下近在咫尺的军营和远方县城黎明前的景色,失神的目光在山岚薄雾渐渐涌起的万家灯火中一点点向前移动、寻觅着、分辨着……

    他仿佛感觉到自己此时此刻不是在异地他乡,而是就在自己的老家一样,他看到了自己的“家”的位置。

    哪个亮着微明的灯光处就是七旬英雄老父亲和自己幼小女儿生活的地方……

    让张二林痛不欲生的是“家”的概念对于他一瞬间似乎又已经十分模糊和遥远,却又是那样刻骨铭心!

    此时此刻,张二林在经受着人间最惨痛的打击,欲哭无泪。他从没有想过,自己还会有这样的柔情心肠,在他杀人的时候,是从不眨眼的,在家时,也无数次痛打过老婆孩子,骂过老人,甚至觉得这个家就是自己的累赘。可是现在,是什么让他将所有的“爱”和悔默默地倾注在“家”的那个方向,倾听着地下老母亲和老父亲身上传导来的那种心灵的感应呢?

    母亲和三个幼年女儿成了他生命最后时刻的闪光点。

    如果放开张二林十恶不赦的兽行不论,公正地说,他也有着人性正常的一面(尽管这“人性”需要打引号,而且几近彻底泯灭,但就是这尚未泯灭的想母亲和女儿的最后一点“情感”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故事和叙述稍显人性与公平)。

    这时,记忆中的闪光点迸发出耀眼的光,照亮了坠入无底深渊的张二林大脑,他仿佛听见三个女儿在唤他,慢慢苏醒过来,睁开了昏糊糊的双眼。

    “爸爸——”

    果然是女儿泪流满面地跪在面前,小脸上全是泪水,紧紧地抱着他的脖子——张二林一伸手,踪影全无!

    张二林的泪水像断线的珠子,滚滚而下……

    还记得,第一个大女儿刚刚三四岁时,正是他人生最为得意的黄金时期。有一次,在跟朋友们喝酒卡拉ok之后,他喝完了大酒晃晃悠悠回到家,平常,老婆和女儿最怕他喝酒,一喝了酒,老婆就像被吓破了胆的小兔子一样,心惊肉跳地倾听着他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由远而近的沉重脚步声。

    那天,他进了门,“砰”一声摔上门,老婆马上悄悄告之女儿:“别哭啦,你爸回来了!”

    女儿虽小,却早已知道爸爸的厉害和可怕,惊恐的大眼立刻睁得大大的,眼泪也没抹就乖巧地拱进了妈妈的怀里,只把小屁股暴露在外面。然而,就是那稚嫩的小屁股也难逃爸爸的巴掌,吃饭时哭叫,狠狠一巴掌,小屁股上立刻划起五条清晰的黑红手指印。吃药时哭闹,还是突然间狠狠拍过来的大巴掌,仍然是令人惊悸怕人的大巴掌印……

    “***,别叫唤!再叫唤还揍你!”

    这一切的一切,如今是多少遥远而又追悔莫及的幻象啊!但是,他知道自己心里却又是多么地爱老婆孩子,爱女儿可爱的小脸,爱她胖乎乎的小手,就连被自己一次次打红的小屁股,爸爸也爱呀,女儿女儿女儿女儿女儿女儿——女儿!张二林默默地在心里揪心地念叨着,你知道吗,老姑娘?!

    没有任何机会了,无论是打她还是爱她……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