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 > 第121章 建中药作坊的想法

第121章 建中药作坊的想法

作者:生活进行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 !

    说完,她也跟着蹲下,低头仔细一看,两个妹妹现在挖的正是蓝靛根,在东北也叫大青根,学名叫板蓝根。

    看到板蓝根,杨绣枝真是不要太熟悉了,于是她十分自然的就想到了现代的板蓝根颗粒冲剂。

    在杨绣枝的心中,板蓝根冲剂它可是“神药”一般的存在。

    在前世,她可没少喝“板蓝根冲剂”,特别是新冠病毒流行期间,因为板蓝根具有消炎杀菌抗病毒的效果。

    这种本土神药在杨绣枝的心目中可以说是包治百病,它的功效在杨绣枝的心目中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药效范围。

    在前世她把这种本土神药恨不得当茶喝,她是头疼喝一包,嗓子不舒服也喝一包,感冒发烧就更要多喝几包。

    看着地上一丛丛郁郁葱葱的板蓝根,想到长白山上满山的草药资源,还有小妹她们卫生室开荒种的草药园。

    杨绣枝豁然开朗,对呀!长白山有大把的药材资源,全部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如果不利用起来是不是暴殄天物,太浪费资源了。

    同时她不由自主的想起村里有些简陋的村卫生室。

    想到村卫生室装药的玻璃柜子,那里面装的少得可怜的几种西药,只有在现代早就已经淘汰的土霉素和安乃近,还有治小伤用的紫药水和红药水,还有就是消毒用的酒精和包扎伤口的纱布等几样东西。

    村里穷,能补贴给卫生室的经费有限,每年收上来的合作医疗基金就那么多。

    要不是小妹和堂妹两个小姑娘勤快,两个人除了在村里开荒种草药,还经常上山采草药回来炮制,尽量采用中药给村民治病。

    要不然村民们哪怕是生小病,也真没有什么药可以医治。

    想到这里,杨绣枝在心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没错,她的想法就是在村里开个中药作坊制中成药。

    那么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从春天开始给村制药厂屯下大量的草药原料。

    杨绣枝是个有想法,就要付诸行动的人。

    想到这里,她先蹲下身体开始挖板蓝根,打算一会儿回家炒着吃。

    既然上了一趟山,等下到山里再摘些刺老牙就立刻下山,下山后就直接去找二大爷跟他建议在村里建一个中成药作坊这件事情。

    开中药作坊这件事情也不知道能不能成,杨绣枝的心里目前是没有一点底。

    毕竟这两年全国破四旧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中药,中医被有心人称之为封建迷信,现在被打压的很厉害。

    所以杨绣枝还真不敢保证这件事情能成。

    但是现在齐书记让杨家庄再建一个作坊,也是一个机会,可以试一试。

    如果机会就摆在眼前,你抓不住这个机会,那就真的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不过,她又想到现在县收购站还在收购中药材,上次去长春市看到省城里还在开门营业的中药店,杨绣枝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一些期待。

    不想了!想多了头疼,杨绣枝也不纠结,先不管它了,反正车到山前必有路,实在不行制出来的成药就不对外售卖了,就留给村里的卫生室慢慢用得了。

    这样的话,到时候还能省下一笔买药的钱。

    先回去就跟二大爷和村干部们好好商量商量再说,看看是不是该把村里的卫生室进行扩建,这样卫生室还可以多安排一两个人。

    也免得小妹她们两个女孩子一年到头实在是太辛苦。

    扩大村卫生室,还可以收治附近离公社和县城比较远的村民来村卫生室治病,惠济杨家庄和附近的乡民。

    俗话说得好,人起心发,树起根发,相信杨家庄的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想到这里,杨绣枝顿时信心百倍,她相信只有越努力才会越幸运。

    于是她挖了半篮子板蓝根,就跟两个妹妹分开了,

    留下两个妹妹在这里继续挖板蓝根,她继续朝山里走,打算摘些刺老芽就下山。

    她边走边寻思起来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才比较妥当。

    她抬头看向绵延起伏,一眼望不到头的长白山。

    山里的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天然的中药宝库,这里盛产人参,天麻,灵芝,五味子,刺五加,草苁蓉等各种名贵中草药。

    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

    总不能背靠宝山,还让村民饿肚子吧?

    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长白山上天生天养的草药合理利用起来,把山里的药材都变成钱。

    在开荒地种植常用药材,变荒地为聚宝盆。

    杨绣枝手里摘着刺老芽,心里还在盘算着。

    摘了够吃两顿的刺老芽,杨绣枝就下了山。

    她把菜篮子放在家里,就抬脚直接去村队部找二大爷。

    结果村队部没人,二大爷和大队长,村干部们都不在。

    虽说春播已经结束,但生产队里的事情还多着呢,给庄稼浇水,施肥,除草,开荒,修建水渠等事儿都离不开人手。

    虽说张工程师和钱教授把买回来的报废拖拉机都修好了,村里目前有好几台修好的拖拉机。

    但是柴油比较金贵,油票也不好弄,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所以只有农忙和交粮的时候才会用到拖拉机。

    在庄稼地杨绣枝找到二大爷,于是就跟二大爷说了在杨家庄办一个中药作坊的建议。

    听杨绣枝建议开一个中药作坊,不出意外,二大爷有些吃惊。

    于是杨绣枝就跟二大爷说了自己的打算。

    她说道:“二大爷,我是这样想的,咱们前期就先生产治疗感冒发烧的板蓝根冲剂,治疗女人经期不调的益母草冲剂,还有化痰止咳桔梗止咳冲剂这三种常用的中药冲剂。

    如果这三种中药冲剂销售的效果好,咱再考虑做其他的。”

    二大爷点点头说道:“大丫头,这个办法好!做出来的药不仅可以提供给咱们村卫生室自己用,如果卫生室自己用不完,还可以少赚点钱卖给公社卫生院

    到时候如果咱们有能力,还可以收治其他村的村民。

    这样咱们村卫生室有了资金就可以良性发展,还可以多添置一些西药,碘酒和消毒纱布,如果有资金充足,还可以购买好的医疗器械和设备,这样可以更好的为村民们服务。”

    听二大爷这样说,杨绣枝再次感叹二大爷真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