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忙年

作者:生活进行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 !

    过了农历腊月初八之后,杨老太就开始带着杨绣枝姐妹俩淘黄米磨面准备做粘豆包。

    今年村里分了不少糜子,杨老太说今年家里人多,两个弟弟又喜欢吃,所以打算今年就多做一些。

    杨老太按比例把大黄米和玉米面舀在一个大盆里,用温水和面,面和好盖上一块白布端进屋子里,放在炕尾让它慢慢发酵。

    这边杨绣枝把云豆淘洗干净放到锅里烀熟煮烂,最后捣成馅。

    等面发酵好,用发好的黄米面包豆馅做成粘豆包,然后放在蒸帘上用大火蒸。

    杨绣枝手热也不会包,包粘豆包总是粘手,还容易破,于是杨老太安排她负责烧火。

    刚出锅的粘豆包又香又糯非常好吃。

    蒸好的粘豆包就直接端到外面院子里冻上,冻好就装进干净的面袋子里放到院子里的大缸里。

    想吃的时候拿出来放到锅里蒸一蒸就可以吃了。

    杨绣荷说想吃撒粘糕,杨老太豪气的说道:“正好还剩下不少黄米面,这还不简单咱想吃就做。老大,把火烧旺点,要一直烧,火不能小知道吗?”

    杨绣枝欢快的回道:“好嘞!您瞧好吧!”

    回头就看到杨老太在屉布上撒一层烀好的豆子,接着撒一层黄米面,然后又撒一层烀好的豆子一层黄米面……

    盖上锅盖大火蒸了十分钟左右,空气中就弥漫着浓浓的豆香味和黄米面的香味。

    ……

    在忙忙碌碌中时间过的太快了,仿佛眨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三。

    这天是过小年,也是祭灶,送灶王爷上天述职的日子。

    从这天开始,村里各家各户的女人们就开始为过年忙碌起来了。

    快过年了!东北人的餐桌上少不了豆腐,村里的豆腐房也开了。

    要做豆腐,家家户户开始排队,排到那天就是那天。

    杨绣枝家离村子比较远,去晚了排到腊月二十八这一天。

    过完小年,就是腊月二十四,第二天杨老太安排家里的男人们帮忙扫尘,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将一切不好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去。

    还要用旧报纸糊墙、糊顶棚,还要糊窗户纸。

    传说中的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也是其中一怪。

    糊窗户用的纸最好是白棉纸,看着薄薄的一层,韧性特别好,用油刷一刷耐用不说,透明度也高,这样屋子里的采光才会好很多。

    腊月二十六这天是个好日子,雪也停了!雪过天晴,久违了的太阳也出来了!

    今天是村里杀猪分肉的好日子。

    村里交完牲猪任务后,二大爷说今年年成还不错,大伙儿都苦了三年了,今年想让村里人都过个好年。

    于是村里特意留下了三头肥猪,准备杀了给每家每户分个一两斤肉好过年。

    杨绣枝背着钱小满跟杨绣荷一起去看热闹。

    双胞胎早就跟着他们的两个舅舅瞧热闹去了!

    三个人到的时候,养猪场的场院里已经围满了人,都跟她们三个一样,大伙儿都是来看热闹的!

    在猪圈前面的空地上早就架起了一口大铁锅,锅里已经加满了水,锅下的劈柴烧得噼里啪啦响,大火是越烧越旺。

    这时二大爷指挥几个小伙子去猪圈把猪都赶出来。

    说是特意留的大肥猪,等赶出来一看,最多有个一百五十多斤,三头猪加起来撑死超不过四百五十斤。

    说实在的上半年人都吃不饱,下半年也强不了太多,何况是猪,它能吃饱才怪。

    好在冬月的时候村里做粉条,它们才能每天吃饱,现在能长成这样也算它们够努力了!

    这时有人扛过来一个杀猪的大案板架在大锅的旁边。

    锅里的水已经翻起了黄豆粒大的水泡,说明水快开了。

    村里专门杀猪的杨屠夫也到位,就看到他一手抓住一只猪的耳朵,用另一只手抓住猪的尾巴,一用力就把猪给放倒了。

    有人麻利的上前用麻绳把猪的四个蹄子捆绑住,猪头悬在案子外,猪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嚎叫声是撕心裂肺,就看到屠夫拿起了手中的刀。

    太瘆人了!杨绣枝不敢继续看下去,忙伸手捂住小满的眼睛扭过身来。

    没等多大一会儿,嚎叫声戛然而止。

    屠夫一口气连杀了三头猪,差点没杀红了眼!

    等杨绣枝再回头看热闹,猪血都已经放完了,有人用高粱秆在放猪血的盆子里不停的搅和,杨绣枝猜测应该是为了防止猪血凝固。

    村里几个巧手的妇女正在往盆子里倒切碎的葱花、姜末、花椒面、盐、肥肉粒,最后再用手搅和匀了!

    另一边的妇女们齐动手在井边清洗猪下货,把猪肠子翻过来先用草木灰搓洗,再用碱面和醋搓洗好几遍,最后用清水洗干净准备灌血肠。

    人多力量大,大伙儿齐动手,很快就灌好了几根。

    这时正好锅里的水又烧开了,把刚刚灌好的血肠放进锅里煮,一边煮一边用针扎放气,防止血肠煮爆了。

    等针扎进去没有红血丝就说明血肠已经煮好了,这时要赶紧把血肠捞出来放到凉水盆里冰着,煮过了血肠就会老,煮老了就不好吃了。

    那边的杨屠夫正脸红脖子粗的抱着一个猪蹄在给猪吹气,一直要把猪吹成一个大圆球才算完事儿。

    钱小满小朋友说圆乎乎的猪看着特喜庆。

    剩下的事情就是烫猪刮猪毛了。

    这边杨屠夫不断的往猪身上泼开水,等泼得差不多了,就看到他双手拿起刮猪毛的刨子开始十分熟练的刮猪毛。

    村里杀猪自然是少不了一顿杀猪菜,大伙儿凑分子,有的人家拿来大白菜,拿萝卜,有的拿来酸菜

    ……

    村里分完猪肉,家家户户就要忙着蒸花馒头,蒸菜包子,还有就是一盆一盆的摊地瓜面煎饼。

    家里的白面粉不宽裕,杨老太说就蒸二合面玉米馒头。

    还有就是要蒸地瓜面的菜包子,馅里面有萝卜、粉条,还有猪油渣。

    摊煎饼看着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杨绣枝摊不好,总是厚薄不均匀,还容易破。

    就连杨绣荷都比她摊得好,最后只能由杨老太亲自出马了。

    等这些活计刚忙完,总算是就轮到他们家做豆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