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 > 第24章 遇熟人

第24章 遇熟人

作者:生活进行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 !

    杨志刚这问题问的有点太复杂了,杨绣枝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

    正好这个时候轮到他们拿药了。

    杨绣枝把两张药单子赶紧递进窗口,药房划价和发药的是个年轻的小姑娘。

    她仔细看了看宋主任开的那张药方,又抬头看了一眼杨绣枝和钱小满。

    搞得杨绣枝一下子好紧张,她心里直打鼓,有些担心小姑娘真的说奶粉已经没有了。

    好在小姑娘什么都没说也没有多问,噼里啪啦的用算盘一算,接着就是收钱,找零钱,然后十分麻利的转身就去取药去了。

    站在取药窗口外面看的杨志刚就有点些不淡定了。

    他看杨绣枝眼睛连眨都不带眨一下的,就从衣兜里一下掏出五张大黑十来递给小姑娘,顿时就感到压力山大。

    要说他没有什么想法是不可能的!

    杨志刚此时是怎么想的,杨绣枝和钱小满母女俩自然是不知道。

    很快小姑娘就把两张药单子上的东西都拿齐了。

    杨绣枝一边往背篓里捡一边仔细看,奶粉是我国内蒙古生产的“友谊”牌奶粉,一袋子是一斤装的。

    麦乳精是用铁皮罐子装的上海麦乳精。

    眼药开了两种,一种是专治眼睛红肿痛痒,有收敛、消炎、止痛作用的眼药膏。

    还有一种是养护眼睛的纯中药眼药水。

    令杨绣枝惊奇的是,这家生产中药眼药水的生产厂家居然是武汉第三制药厂,就是后世生产痔疮膏的马应龙制药厂。

    没想到,这个制药厂还真有些年头了。

    更加没想到的是,生产“痔疮膏”的这个民族企业,当年居然是做眼药水起家的。

    真是人生处处有意外,有惊喜。

    这话一点都没说错,这不,几个人把杨老太送回招待所,给她把药膏点上,然后让老太太睡下。

    带上房门,他们三个人就带着小满离开了招待所,自然是准备找买家出售野山参了。

    杨绣枝还是把小满放在身体前面背着,这样她也可以看看六十年代的城市街道,风土人情。

    母女俩紧跟在父子俩的身后,他们先去的是收购站。

    老杨头说他有个熟人在市收购站工作,不过,这还是三年前的事情,好几年过去了,现在也不知道他还在不在收购站工作?

    收购站很好找,就紧挨着百货商店的门市部,收购站不是那种土房子,跟百货商店一样都是高墙青瓦。

    这时收购站外面有不少人在排队,有的带过来的是草药,有的带来的是自己打的猎物,还有的跟他们几个人一样,带来的也是野山参,想来收购站换些钱的。

    一打听才知道,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住在市附近乡下的村民。

    这时正好前面那几人拿出野山参在问价钱。

    收山货的小伙子估计应该是新来的,他一看是来卖人参的,扭身就跑到里面叫来一个头发花白,眼睛上还戴着一条断了一条腿的眼镜。

    小伙子说道:“贾师傅,这几个老乡是来卖野山参的,我拿不准,麻烦您给掌掌眼。”

    杨绣枝有些好奇,就挤过去看,一看人家拿出来的野山参个头还真不小。

    收购站的那个贾师傅也不推辞,伸手接过野山参,发现参须完整,品相很不错。

    一称重量,居然有四两一钱,他眼睛亮了一下,看了一眼眼前几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打算压低价格,自己多赚点差价。

    于是就开口说道:“同志,东西还不错,算得上是好参,就是年份不算长,收购价格只能给你们三百块钱,你们卖不卖?”

    几个汉子面面相觑,他们没有想到这次的价格会这么低,比他们预期的差得有点远。

    于是就说道:“师傅,您给的这个价格有些低,您能给个实在价吗?”

    贾师傅没想到,这几个乡下泥腿子这么不好忽悠,于是就板着个脸说道:“三百块钱就是实在价格,我们收购站是给国家做买卖,咱们不能亏了国家,多一分都不行。”

    杨绣枝没想到他还有脸扯着国家的大旗给自己谋私利。

    心想,你的脸呢?

    看收购站的人不仅把收购价格压的很低,而且态度还不好,大有你爱卖不卖的架势。

    那几个人一商量,都觉得收购站的价格压的太低不划算,于是就趁他不注意,伸手就拿回人参,人家直接走人不卖了。

    这下贾师傅顿时就傻眼了!

    他哎哎的喊了好几声,几个汉子理都不带理他的,很快就走远了。

    结果这个贾师傅气急败坏的不仅不反省自己的私心和工作态度,还对那些人骂骂咧咧的!

    杨绣枝一看,觉得不能在这里交易,老杨头也觉得这个收购站太黑了。

    就这收购站的黑心程度和态度,两根人参如果卖给他们收购站就太亏了。

    于是杨老汉也不进去找熟人了。

    三个人就跟在那些人的身后,转身也离开了收购站。

    看那些人是朝着医院方向走,杨绣枝估计他们是想到医院碰碰运气。

    杨绣枝他们四个也跟在几个人身后,他们跟在几个人的身后刚一进医院大门,老杨头早上水喝多了,突然尿急想上厕所。

    他急急忙忙的朝着医院厕所方向跑过去的时候,没想到好巧不巧的,差点跟一个大个子给撞上了。

    好在两个人都及时的刹住了车,没有撞上,又同时急急忙忙的冲进厕所,结果又几乎同时间出来,两个人不免都有些好奇的相互多看了两眼。

    这一看不要紧,两个人都觉得眼前的人有些眼熟、面善,但是猛不丁的一时又想不起来。

    于是杨老汉就开口问道:“同志,你是不是姓刘?”

    这一问可好,总算是对上号了,这人还真姓刘。

    兄妹俩这才知道,对面的大个子真的是他们的爹二十多年前的老朋友大老刘。

    确定过后,两个人都是十分的感慨,于是感叹道:“唉!咱们都老了!没想到几十年都过去了咱俩还能见面,都怪那狗日的世道,唉!……”

    经过战火纷飞的年代,二十多年没见面的两个人,居然在这种情况下见面了!

    杨绣枝觉得,这两个人的缘分真是没谁了,在医院上个厕所,居然还能碰到过去的老朋友、老熟人。

    还是那句话,真是惊喜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