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 > 第21章 坐车到浑江市

第21章 坐车到浑江市

作者:生活进行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 !

    杨志刚背着杨老太,杨绣枝前面背着小满和老杨头一人后背还背着一个背篓,手里拎着另一个空背篓,三个人紧赶慢赶的赶到车站。

    还好,赶到的时候,到浑江的车还没有发车。

    杨绣枝从衣兜里掏出五块钱和介绍信,递给大弟弟杨志刚,让他赶紧去售票窗口买四张到浑江市的汽车票。

    杨志刚看到五块钱虽然有些犹豫,但是他也知道现在不是矫情的时候,于是他还是伸手接过钱和介绍信。

    这个年代的长途汽车很有特点,钱小满看到后也是很是好奇。

    长途车的外形很像是那种现代的救护车改装后的样子。

    前面的车头凸出来,像个猪鼻子。

    这个年代出远门的人并不多,所以坐车去市里的人也不多,除了杨绣枝他们一家五口,车里只坐了两个人。

    看这两个人的穿着打扮,杨绣枝猜测这两个人应该是去市里出差的干部。

    车里面的座位不多,但是车厢还算宽敞,就是出了县城后,路就不好走了。

    这个年代的路面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所以这一路上实在是颠的慌。

    汽车走走停停,一路上有人招手就停下,方便倒是真方便。

    就是这个年代的汽车速度太慢,好在汽车的窗户都是打开的,车开起来有风,倒是不觉得有多热。

    一路上基本上都是土路,所以车一开漫天的黄土扬起来,落到人身上是满头满脸都是灰。

    灰尘实在是太大,杨绣枝担心小满和杨老太眼睛里进了沙子,所以给她们祖孙俩一人头上罩了一条纱巾。

    灰尘大还有办法,最要命的是,小满和杨老太祖孙两个都有点晕车。

    也幸亏杨绣枝提前有准备,她赶紧把提前准备好的薄荷糖给一个人嘴里塞了一颗。

    还抓了一大把装在杨老太的衣兜里,让她感觉不舒服就吃上一颗。

    还分别给老杨头爷俩一人抓了一把。

    小满不喜欢薄荷糖的味道,所以一路上还是蔫蔫的。

    杨绣枝只能让她躺在自己怀里睡觉,睡着了就要好一些。

    一百多公里的路,愣是开了差不多快五个小时。

    杨绣枝他们几个人到浑江汽车站的时候是晚霞满天,太阳都快下山了。

    老杨头以前来市里,每次住的都是大车店的大通铺,根本就没有住过招待所。

    所以老杨头决定先找个大车店一家人凑合着住一晚上,明天早上再去医院。

    大车店环境不好不说,还不安全。

    杨绣枝自然没同意,但是原因在外面不好说,于是她就一个劲的给老杨头使眼色。

    老杨头这才想到杨绣枝身上还揣着的两株野山参呢,所以就不再说什么了。

    于是打算今天就在市医院附近先找家招待所住下。

    一家人出了汽车站往人多的市中心走。

    杨绣枝发现浑江市跟抚松县差别不大,同样到处是灰扑扑的。

    除了市政府那栋只有三层高的楼房,大街上其他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平房,包括市医院也是平房。

    最好的路也是市中心的这条沥青路,其他的地方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

    其实六十年代的浑江市并没有多大,也没有多繁华,整个市区就只有一条大街,最好的房子就是市政府的办公大楼。

    不过这条大街该有的都有,街道两边有邮电所、国营饭店、粮站、副食店、国营百货商店,还有一所小学,一所中学,总之,很多单位都挤在这条街上。

    杨绣枝就是没有看到医院。

    原主当初带小满来看病的时候,当时心里只有担心,她当时根本就没有仔细看路,所以不知道医院怎么走。

    当时只是心急火燎的紧跟在抱着小满的钱大城身后进的医院。

    杨绣枝找了个过路的大姐打听离市医院最近的招待所怎么走。

    这个时候的人还是非常淳朴热情的。

    大姐看了几个人一眼说道:“大妹子,一看就知道你们是从外地来的吧?”

    杨绣枝决定还是实话实说。

    于是点点头回道:“是的,大姐,我们是从抚松县来的,是来市医院给孩子看病,这不,车刚到天就快黑了!所以只能先找个招待所住一晚,明天早上再去医院。”

    大姐有些同情的看了杨绣枝一眼,又看了一眼有些没精打采的小满。

    这才开口说道:“走,大妹子,我家就住在那边,正好顺路,大姐带你们去。招待所离这里不远,前面拐个弯再走几步就到了。

    对了,大妹子,住招待所要介绍信,你们都带介绍信了吗?”

    杨绣枝连忙回道:“带了,都带了,大姐,真是谢谢您了!要不是正好问到大姐,我们还得找半天呢。”

    大姐摆摆手说道:“大妹子,不用客气,出门在外,谁没个难处。”

    果然,没走多远,一拐弯就看到挂着市第二招待所牌子的一排平房,离招待所没多远就是上次原主带小满来的市医院。

    杨绣枝跟大姐告别后,抬脚就朝着不远处的招待所大门走去。

    一进大敞着的大门,就听到有人大声的说道:“我们这里是招待所,不是外头的大车店,带介绍信没有?住招待所要有介绍信。”

    大着嗓门说话的是一个年纪大约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小媳妇。

    杨绣枝扭头左右看了看,看没有其他的人,这才知道,敢情人家是冲着自己这些人说的。

    于是忙回道:“我们带介绍信了。”

    说罢,杨绣枝和老杨头连忙从怀里掏出介绍信,走上前递了过去。

    小媳妇一看介绍信没什么问题,知道是一家人来市里看病,于是也没有为难他们。

    而是说道:“一间房住一晚上一块钱,提供热水,不供应饭。可以不?”

    杨绣枝知道这个年代到处都缺粮食,所以招待所只提供住宿,不提供食物也是可以理解的

    于是回道:“可以。”

    接着十分利落的掏出两块钱来,又交了两块钱的住宿押金,一共交了四块钱要了两间房。

    杨老汉和杨老太夫妻俩听到住一个晚上要交四块钱,心疼的直咋舌。

    小媳妇收了钱,十分麻利的从墙上拿了两把钥匙,就领着杨绣枝他们几个人往后面走。

    她指着一间房对杨志刚说道:“你们两个男人就住这间。”

    然后又对杨绣枝说道:“你们娘三个就住在他们隔壁,这样也有个照应。”

    说完话,就把两个房间门都打开了。

    一家人自然又是连声的道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