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 > 第10章 回娘家

第10章 回娘家

作者:生活进行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 !

    一看杨绣枝回来了,双胞胎兄弟俩齐齐喊道:“娘,您回来了!”

    杨绣枝微笑着嗯了一声就问道:“建国,建设你们俩都洗漱了没有?”

    老大钱建国奶声奶气的回道:“娘,我们都洗了,您看我的脸干净吧?我和老二还帮妹妹洗了脸呢!”

    杨绣枝微笑着伸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说道:“我们建国真是个好大哥,还会照顾妹妹。”

    老二钱建设一看娘只夸奖大哥没夸自己。

    他急忙挤上前来,奶声奶气的开口说道:“娘,还有我,我也帮妹妹洗脸了,我还帮着大哥带妹妹去尿盆尿尿了,妹妹她也乖,她还说谢谢呢!”

    老阿姨钱小满听到钱建设这样说,一张小脸腾的一下红的像猴屁屁。

    她没想到钱建设这小子为了邀功还把帮自己把尿的事情说出来。

    杨绣枝这边也是无比的欣慰,小兄弟俩真是两个好孩子。

    于是伸出手来也摸了摸钱建设的小脑袋夸奖道:“嗯,我们建设也是个好哥哥。”

    同时也伸手摸了摸钱小满的小脑袋,母女俩相互对望了一眼。

    杨绣枝知道她早上出去这段时间家里没发生什么事情。

    她看着小哥俩开心的笑脸,心情也变得很不错。

    于是就问道:“你们三个都吃饱了没有,如果吃饱了咱们现在就出发去你们姥姥家。”

    双胞胎一听说去姥姥家,立马就欢呼着收拾没吃完的饼干,然后利落的下炕穿鞋。

    杨绣枝找出家里装粮食的箩筐,把原主两床陪嫁的被子,还有一家四口几个人的换洗衣服,过冬的棉衣塞进一只箩筐里。

    又把分到的几小袋子粮食放到另外一个箩筐里,最后让兄弟俩坐进去。

    然后用意念从空间的那个家里拿出一条两米长的旧床单来,交叉着把闺女小满绑在自己身体的前面。

    把原主陪嫁的樟木箱子架在装一家四口棉衣的背篓上面,用绳子绑牢固后,然后蹲下身体背上。

    最后她用扁担挑着两个箩筐轻轻松松的就出了门,离开这个家杨绣枝感觉特别的轻松,心里没有丝毫的留念。

    就这样她头也不回的带着三个孩子离开了。

    坐在箩筐里的小兄弟俩看到杨绣枝这么有力气,两个小家伙都是眼冒星星眼,娘的力气好大呀!

    两个小家伙是羡慕的不行。

    娘四个走了没多大一会儿,钱小芬他们一家三口就下工了。

    三个人一回到家,伸手推开虚掩着的院子门,堂屋的大门也是虚掩着的,走进堂屋发现家里已经没人了,杨绣枝母子四个人都不在。

    老两口相互对望了一眼,扭头朝着平时停自行车的地方看过去,看到家里的自行车还停在墙边,老两口不由得同时都松了一口气。

    接着老两口不约而同的跑向大儿子的房里,是想看看粮食还在不在。

    当看到昨天说的那些粮食都还在大缸里,老两口不约而同的又松了一口气,老两口又相互对望了一眼,不过,两个人还是什么话都没有说。

    钱小芬也跟着跑到大嫂的屋子里一看,屋子里没人,母子四个人都不在,炕上的被子也不见了,她知道大嫂这次是真的走了,不由得眼眶开始红了起来。

    她还打算吃完早午饭就送大嫂母子四个回娘家呢。

    一想到大嫂就自己带着三个孩子和被子行李回娘家,连送都没有一个人送,心里就有些心酸。

    同时钱小芬不免也有些自责,不由得眼眶都湿润了,她怪自己干嘛沉不住气,干嘛非得跑去地里找爹娘说工作的事情,再说这件事情晚一点说不行吗?

    这下倒好,大嫂回娘家连个送的人都没有,就这样让大嫂一个人带着侄子侄女回了娘家。

    这里不说钱小芬如何自责。

    再说挑着担子回娘家的杨绣枝。

    凭着原主的记忆,她一路上是走的飞快,仿佛肩膀上挑着的担子在身体上的重量都不存在似的。

    其实杨家庄离钱家屯只有三四十来里的路程,这年月交通不方便,杨绣枝每次回娘家基本上都是靠走。

    后来自己去县招待所上班了,夫妻俩这才攒钱买了一辆自行车。

    以后原主每次回娘家,都是钱大城骑着自行车带着她和孩子们一起回去的。

    现在自行车也留在了婆家。

    唉!不想了,杨绣枝这人最怕麻烦,有的时候宁可吃些亏也不愿意花时间跟人掰扯。

    因为她觉得不划算,她宁愿多花时间去挣钱,也不愿意跟人扯皮。

    现在的杨绣枝力气很大,脚程也快,一路都不带歇口气的抄近道走了差不多快两个小时。

    她是不想让村口的那些老头老太太逮着她问东问西,扯老婆舌的。

    所以杨绣枝是特意走的小道回的杨家庄,而且还刻意避开了村口回的娘家。

    双胞胎兄弟俩老远就看到姥姥家的院子,激动的喊道:“到了,到了!总算是到姥姥家了!”

    杨绣枝抬眼看过去,老远的就看到山脚下孤零零的有一栋典型的东北民居,房子的外面围了个很大的院子。

    在原主的记忆里杨绣枝知道,因为担心野兽下山,所以原主娘家院墙的墙体都是用石头垒的,十分的结实。

    她加快脚步,紧走几步就到了院子门口。

    这年月,别看现在家家都穷,但是农村人家一般都不会锁大门的。

    杨绣枝推开虚掩着的院子门,抬头一看就知道是个利落人家。

    她抬头就看到很大的一个院子,南北走向估计有个六七十米,东西走向也有个四五十米。

    院子靠西侧种了一棵梨树,一棵李子树,还有一棵枣树。

    杨绣枝觉得赶明年再种一棵葡萄树就完美了。

    正好自己空间的家里还买了一件巨峰葡萄,还有一件是东北这边产的晚红葡萄,也不知道现在葡萄里面有没有葡萄籽,到时候看看再说吧!

    院子大门的左侧有一个苞米楼子,这个东西农村每家每户都有,是专门用来存储玉米的。

    东侧是一片碧绿的菜园,现在正是初秋,院子里种有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毛葱,大蒜,还有爬满架子的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