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史上第一绝境 > 第一一四章 新的征程

第一一四章 新的征程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史上第一绝境 !

    白起最终还是答应了殷诚的条件。

    毕竟,司马懿父子并不值钱。

    他之所以同意杜如晦的建议——在讲和条件里加上让殷诚归还司马懿父子。

    原因和很简单,那就是回到长安之后,他在大皇子梁锦面前有个交代。

    梁锦是最痛恨叛徒的,这一点白起比任何人都清楚。

    司马懿父子在关键的时刻,临阵倒戈,投降了殷诚,以至于原本可能胜利的战争,落得现在这种田地。

    回到长安之后,总要有个背锅的。

    自己和杜如晦如果不找一个背锅的出来,那么倒霉的就会是他俩。

    而现在殷诚虽然没有把司马懿叫出来,但却给自己一部无线电发报机。

    这玩意虽然白起不会用,但看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

    而且他对殷诚很了解。

    这位太子殿下有很多的毛病不假,但是有一个好处,却是长安城内很多人都没有的。

    那就是言而有信。

    他可能会在某件事上选择不告诉真相,但绝对不会拿谎话骗人。

    因此白起带着这个无线电发报机回去,不仅没有罪过,反而还算是大功一件。

    回到营地之后,杜如晦很是奇怪。

    殷诚为什么要把这么重要的东西给自己。

    但怀疑归怀疑,奇怪归奇怪,注意力还是被发报机所吸引。

    一边看着殷诚给的说明书,一边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尝试着操控。

    看着犹如潮水一般撤去的长安联军,高坡上的殷诚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济州之战,终于算是结束了。

    白起相信他,确实没错。

    他的确没有骗白起,之前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

    但殷诚并没有把所有的事实都告诉白起。

    比如说这个发报机需要两台机子才能正常使用。

    第二,发报机是需要电池的,电池消耗完毕之后,发报机就是一堆废铁。

    用无线电发报机交换司马懿的主意是曹参出的。

    这位汉初的丞相,在带兵打仗上虽然本领不大。

    可在政治上的手腕却让刘秀也不得不佩服。

    用无线电发报机换司马懿,有四个好处。

    第一:白起一定同意交换。

    因为曹参算准了白起和杜如晦的心思。

    朝堂上的那点事,从古至今向来如此。

    长安诸王别看现在同仇敌忾,你出兵我出粮他出武器,一起来攻打殷诚。

    但他们本身就不是铁板一块,内部的矛盾之所以被被压下去,纯粹是因为转移到了战事上。

    一旦战事结束,长安诸王肯定就开始斗起来。

    白起和杜如晦俩人带着溃军回去,必然是要问责的。

    问谁的责?

    白起乃是大将军,肯定先拿他开刀。

    就算把司马懿带回去,也只不过是减轻罪过,并不能免去白起这位大将军的罪责。

    而电报机则算是大功一件。

    可以改变日后战争模式的大功。

    所以白起不会不同意。

    这点上,曹参将白起的心思捏的死死的。

    第二:电报机到了长安,势比会加快诸王之间的矛盾。

    电报机就只有一台,这一台给谁?

    是给大皇子,还是给秦王。

    雍州的李建成知道了,会不会也来要?

    二桃杀三士,血淋淋的例子可是在史书上写的清清楚楚。

    可就算写的再清楚,在巨大利益面前,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深陷其中。

    一台发报机若是能让长安诸王脆弱的联盟崩溃,那真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事。

    第三:会让司马懿对殷诚更加忠心。

    虽然曹参也知道,司马懿这老小子投靠自己这边,并非是出于真心,而是因为时局所迫。

    但不管如何,能够让他铁了心跟着自己阵营走,总归是一件好事。

    第四:白起和杜如晦得到了发报机,他们得到了补给之后,精力绝对会放在研究发报机和将发报机据为己有上。

    一旦主将和副将俩人不一条心,想要反扑杀个回马枪,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

    正是因为这四个原因,殷诚方才同意曹参的建议。

    天彻底黑了下来,看不清长安联军的影子。

    三人打马回营。

    战事结束,奔波劳累了那么多天的刘秀和曹参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脸上也多了些笑容。

    只有殷诚面无表情,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殿下,你在想什么?”

    曹参发现了殷诚的异常,悄声问道。

    林野也不隐瞒,道:“我倒是觉得,咱们可以多给他们几台发报机。”

    一听这话,刘秀和曹参直接就愣了,不由自主的对视一眼。

    太子这是怎么了?

    烧糊涂了?

    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

    长安联军的火力已经猛成这种样子了,若是再配上发报机,岂不是如虎添翼?

    那还不是吊着他们打?

    见俩人都不说话,殷诚抬起头看了看。

    察觉到俩人表情不对,殷诚马上明白过来,哈哈一笑,道:“两位不要误会,我的意思不是现在给。”

    不是现在给也不行啊,曹参有些着急,想要反驳,却又不愿意让殷诚难看。

    只能耐心的听他说下去。

    “我想说咱们去了新罗,在新罗站稳了脚跟之后,再多给他们几台。”

    殷诚怕他们越听越误会,赶忙道:“我这样想,有两个原因,你们可以听一下。我说完之后,若是觉得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尽管提。”

    刘秀嗯了一声,他现在虽然属于太子阵营的一员,但并不算是殷诚的直系下属。

    因此平日里说话,刘秀并不会考虑太多殷诚的感受。

    “殿下尽管说。”

    殷诚道:“这第一个原因是,电报机到了长安之后,他们马上就会意识到上当了。或者说明天,白起就会发现咱们二桃杀三士的计策。”

    “殿下不必多心,此乃光明正大的阳谋,就算长安诸王全都清楚,可该争的还得争,该抢的还要抢。”

    曹参唯恐林野说一些糊涂话,赶紧补充道。

    殷诚点了点头道:“说的没错,这一点上,我是很佩服曹大人的。”

    曹参连叫不敢。

    殷诚又道:“他们争夺是一方面,但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们会将发报机拆了,然后想办法弄清楚中间的构造,自己制作出来。”

    “殿下不是说,以现在的科技水平,根本就造不出来么?”

    “没错,就算给他们图纸,告诉他们制作工艺和方法,他们也造不出来。”

    “所以说,无线电发报机便是战略资源,而且是核心战略资源。”

    “如果他们有足够多的无线电报机,而我们只要控制了电池,就算是捏住了他们的命门。”

    刘秀听到这,算是听的有些眉目了。

    “殿下的意思,我明白了。”

    曹参也跟着点头,心道原来如此。

    嘴上道:“殿下这个办法确实精妙。”

    “他们造不出来无线电发报机,只有我们有。那么我们送他们十台,让他们体会一下什么叫做现代化战争。一旦他们适应了这种信息传播的速度,自然是戒不掉的。”

    “电池捏在我们手里,就是有了谈判的筹码,到时候一块电池就算要上百万贯,想必也是有人愿意买的。”

    “没错,殿下所言甚是!”

    听明白了殷诚的想法,刘秀和曹参没有了刚刚的担忧,反而有些恍然大悟。

    “这第二点嘛,也就是延缓他们研发电报机的速度。”

    说着已经走进了营地,三人下马并排而走。

    殷诚接着说道:“虽然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还制造不出来发报机,可两位别忘了,咱们这个时代,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各个时代的人才。”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如果电报机他们暂时够用,就不会砸锅卖铁研究这玩意。”

    俩人听完这话,没有像刚刚那样点头。

    反而皱了皱眉眉头:“殿下,这一点上,臣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见曹参有意见,殷诚十分欢喜道:“曹大人有什么想法就说,咱们群策群力,总是好的。”

    曹参道:“殿下,他们砸锅卖铁去研究一个目前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岂不是利于咱们的好事?”

    他唯恐自己说的不清楚,殷诚听不懂,详细的解释道:“一旦他们将大量的钱财投入研发无线电发报机上,那么用于军队和民生的钱财必然会减少。”

    “军饷和粮食减少了,他们再想要像这次一样,集结大军偷袭咱们,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刘秀在一旁补充道:“恐怕不止没那么简单,只怕他们再无任何能力对咱们发起战争。”

    “嗯,你们说的有道理,是我考虑不周了。”

    殷诚连连点头,虚心的接受了曹参的建议。

    三人进入营帐之后,又研究了一会,营帐外有人报告,说是有韩信的电报。

    白起刚一退兵,曹参就派人去给韩信发电报了。

    他这个时候方才回,显然是有事耽搁了。

    接过了电报纸,殷诚笑了起来:“济州的粮草已经开始装车,只等着白起给蒙恬的书信到了,就可以运送粮食了。”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刘秀和曹参满脸欣慰。

    等了两天多,就在士兵已经饿的晕头转向,甚至开始出现士兵非战斗性减员的情况时。

    济州的粮食到了。

    三军士卒吃的饱饱的,精神头一起来,就有头铁份子强烈要求去追白起。

    不能让他们离开济州境内。

    这帮是被白起这些天拉,按着头皮的的士卒。

    好在林野的威望敬此一役,比从前更胜。

    一声令下,倒是在无人敢提这件事。

    紧接着便开始准备撤离的事宜。

    通过电报的交流,司马懿也同意了暂时先撤离济州,跟着一起去新罗的方案。

    虽然殷诚给了他一个济州王的王爵。

    济州也交给他管理。

    但这个时候,还是小心为妙。

    一旦殷诚众人离开登州,前往新罗。

    长安联军那边若是知道了,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卷土重来。

    一切搞定之后,刘秀和曹参就开始着手撤离的事。

    过了两天,韩信的大部队方才来到登州。

    随着韩信一起前来还有刘文静等人。

    一见到殷诚,先是一愣。

    虽然早就知道太子变了模样,但听说归听说,亲眼所见为亲眼所见。

    见殷诚的面孔完全的陌生,刘文静等人呆愣之后,殷诚赶紧上前。

    动作一出,话一说,刘文静等人这才彻底的缓过神来。

    没错,这个就是太子。

    三军汇合,韩信前来交接帅印,并给殷诚做战后汇报。

    殷诚对韩信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是满意的。

    对于殷诚来说,这场战争只要能够让百姓们完好无损的撤离登州,前往新罗,那边是胜利。

    整个军营之中张灯结彩,杀猪宰羊,十分的热闹。

    众人一直闹到了半夜,方才散去。

    到了第二天一早,都不用殷诚安排,所有人都自觉的来到了会议室中。

    接下来该怎么办,需要殷诚开个会和他们好好说道说道了。

    殷诚也有此意,因此会议没有什么客套话,直接开始。

    先是简单的欢迎了一下司马懿父子上贼船。

    殷诚马上进入主题,直接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

    “苟。”

    “接下来的计划,就只有一个字。”

    殷诚说完,一脸的严肃,看着众人道:“就是这个字,苟。苟是什么意思?就是躲起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谋求发展。”

    “现在世界的局势,已经慢慢的开始明朗。”

    殷诚昨晚几乎没怎么睡,喝完酒之后,回去洗了个冷水澡,就一直和刘文静说话。

    两人说到了天色发白,都没有说完想说的话。

    他们有太多的事需要交流了。

    这些日子以来,长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刘文静又是怎么处理的,还有什么事没有结束。

    殷诚这些日子又干了什么,南楚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些话题,别说是一晚上,就算是三天三夜也说不清楚。

    刘文静对殷诚的这个苟字决是十分同意的。

    也支持殷诚去新罗训练海军。

    苟字决一说出来,整个会议室马上就乱了起来。

    不少人面露不解。

    在他们看来,长安联军这一次如此大的阵仗,都没有打赢这场战争。

    如今太子名声在天下诸侯之中更加响亮,正是收服天下诸侯,平定天下的好机会。

    为什么要去新罗苟着发展。

    但殷诚这么说了,刘文静也表示同意。

    自己阵营的一把手和二把手都说了,其他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只有徐道抬手发问,要苟到什么时候,方才出山。

    殷诚环顾四周,视线落在所有人身上,郑重的道:“苟到我们完全消化了彼得带来的高科技,苟到咱们的海军成型,就算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