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婧国公的小义妹 > 第170章 闹得头疼

第170章 闹得头疼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婧国公的小义妹 !

    江都城南城门外。

    除了整戈待发的北林军,还有前来看热闹的百姓。

    无数人影交织,推搡挤凑在一起,踮着脚尖往那高台子上看去。

    弘阳帝身着明黄龙袍,亲手端上一碗壮行酒,语重心长道,“爱卿,此去务必凯旋!”

    沈北岐俯首躬身,在一片注视的目光中,双手恭敬地接过酒碗,坚定回答,

    “臣,定不负陛下期望!”

    红色旗帜在高耸的城墙之上迎风招展,犹如白日里翻滚的火苗,猎猎作响。

    她目不斜视,看着他豪迈地喝下壮行酒。

    带领士兵高声宣誓,随后叩谢弘阳帝,翻身上马握紧缰绳。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

    在那一瞬间,他的目光似乎落在了她的身上。

    晨风扬起漫天黄沙。

    长长的出征队伍宛如一条蜿蜒的黑龙,气势如虹,在烟尘之中缓缓前行。

    姜璃依旧红了眼眶。

    只是这一次,她没有阻止它落下来,顺着脸颊滑落在唇瓣上。

    她抿了抿唇,酸涩的味道在口中散开。

    沈衡之,你一定要平安归来。

    ……

    沈北岐离开后,姜璃谨遵他的嘱咐,非必要不出门。

    除非每隔七日需去官学教琴,否则她几乎整日宅在屋里,与书为伴。

    偶尔,她也会盘算着,大军如今已经到了什么地段。

    想着想着又有些愣神,心中总觉空落落的。

    邹氏卖出的东西,大部分都已找回,所有证据尽在她掌握之中。

    但她一直按兵不动,只因为在等待一个绝佳时机。

    转眼到了六月末,天气异常闷热。

    屋内即便放置了冰块,仍旧热的喘不过气来。

    姜璃轻摇手中团扇,站在敞开的棂窗前。

    视线越过方正的窗子,投向院中那棵新栽不久的琼花树。

    细细的枝条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

    不知是因为天气炎热,还是因环境乍改,尚需一段时间来适应。

    杏萍掀帘而入,屈膝道,“姑娘,老爷回来了。”

    如今林则文倒台,东派一党在经过一番严查后,在朝堂之上留下来的已是寥寥无几。

    前些时候,陛下提拔姜闽之为从二品翰林院掌院学士。

    姜闽之升官后,朝中事务愈加繁忙。

    如今他身为皇帝面前的红人,风光无限,自然有不少人上赶着前来巴结。

    今日,他便受邀前往同僚家中做客。

    上次邹氏未能入宫,这次她早早说服姜闽之,带她一同前往。

    姜璃得知后,也并未反对。

    去别人家转转也好,有了对比,姜闽之方能明白,邹氏为何难当姜家主母。

    果不其然,杏萍刚刚听闻下人来报,说老爷与邹氏刚进家门,便在花厅内吵得不可开交。

    姜璃觉得时机已到,摇着扇子往外走,道:“我们过去瞧瞧。”

    杏萍疑惑问道:“我们要去劝架吗?”

    “劝架?”她微微一笑,“不,我们去加把火。”

    她们未至花厅门口,便听见里面传来邹氏的哭喊声,嗓音嘶哑,如泣如诉。

    “我不活了!我不就是吃饭时多说了两句话吗,也值得你这样揪着不放吗?”

    “你那何止是说了两句话?”

    姜闽之怒发冲冠,高声道,

    “食不语,寝不言!你呀你,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从哪里请来的说书先生呢!人家夫人喝汤时那是鸦雀无声,你却恨不得把雷给打出来。

    “老爷……妾身真是比窦娥还冤啊!”

    见姜闽之气的脸色都有些发青,邹氏只好示弱。

    身子一软,瘫坐在地上,抽噎着以帕拭泪。

    邹氏深知自己出身平凡,近来一直潜心学习大户人家的规矩。

    她知晓,这江都城的贵夫人们,吃饭犹如小鸡啄米,连咀嚼的声音都微不可闻。

    于是,她今日特意克制,喝汤时嘴巴抿得如樱桃般小巧。

    谁料想,嘴张得越小,发出的声响却越发洪亮,犹如黄钟大吕,最终闹出这般笑话。

    姜闽之只觉头疼欲裂,指向她的手指的微微颤抖,

    “这还不算,你在人家面前,胡诌什么正室继室的!难道人家夫人是继室,人家的姊妹和母亲也都是继室不成?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邹氏本与那夫人并无太多共同话题。

    在得知对方同为妻亡再娶的继室后,瞬间找到了共鸣。

    她拉着对方大倒苦水,尽数那些原配主母的不是,连人家夫人脸色不好看都浑然不觉。

    姜璃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故意抬高声音说道,

    “父亲可别气坏了身子,要是气坏了,女儿可是会心疼的。”

    邹氏的哭声骤然停歇,她惊愕地回头,看向站在门口的姜璃。

    这死丫头又来凑什么热闹。

    姜璃笑着睨她一眼,直接无视她眼中的厌恶,抬脚走进花厅,

    “正好,女儿今日有事要禀告父亲,邹夫人也在,不妨一起听听。”

    姜闽之在太师椅上坐下来,抬手轻揉鬓角,眼皮不抬的问道,“说罢,什么事?”

    姜璃朝杏萍使了个眼色,杏萍点点头,展开手中的纸张,朗声念道,

    “五月二十六日,典当牡丹壁瓶一对,纹银二十二两三钱。”

    几乎顷刻之间,邹氏脸上血色尽褪,变得苍白如纸。

    “五月二十八日,典当端砚一台,纹银三十五两......”

    “五月二十九日,典当白玉笔洗一个,纹银十六两八钱……”

    姜闽之嗅出了异常,他霍地站起身来,从杏萍手中抢过纸张,一目十行的阅过。

    密匝匝的明细,皆是被典当的什物。

    好家伙,这是能当的都当了啊?

    “父亲,这是当票原件,上面有邹氏的亲笔签字和红泥手印。”

    姜璃将厚厚的一摞当票递到他手中,接着说道,

    “女儿也怕误会了邹夫人,或是有其他心怀叵测的下人,借着邹夫人的名号做偷鸡摸狗之事也未可知,所以特拿来请您过目,这字迹可对?”

    那歪七扭八的字迹,还能有什么错!

    先是在同僚面前让他颜面尽失,如今又做出这等上不得台面之事!

    姜闽之气得浑身战栗,胸口剧烈起伏着,将厚厚的一叠纸狠狠地砸在邹氏脸上。

    “你怎么不把自己也给当了?我们姜家何时需要你靠典当维生了?”

    他真想给邹氏一个耳光!

    邹氏狠狠瞪姜璃一眼,但目前不是与她争个高低的时候。

    如今证据确凿,她自知无从抵赖,眼珠一转,顿时计上心头。

    “哎呦——”

    邹氏嚎哭一声,伏低身子,抱住姜闽之的双腿,道,

    “妾身为何要典当度日,难道不怪老爷您吗?”

    “怪我?”

    姜闽之冷笑一声,“好啊,你倒是说说,怎么就怪到我头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