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 俗世凡心 > 第一百四十一回

第一百四十一回

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俗世凡心 !

    ●═══════════●【陷忧思贵族母亲操心儿女婚事】●═══════════●

    自打孩子们从普陀山回来,殷夫人便发觉了孩子们的变化。季晨常常一个人无缘无故地发笑,而季恩则明显比从前爱说话了,人也比从前欢快了许多。至于季坤,变化更加明显。

    季坤原是几个孩子中性格最活泼最爱说话的,姑奶奶有时候甚至开玩笑说,如果没有季坤,她说不定早被闷死了。姑奶奶的话虽然夸张了一点,但也并不十分脱离现实。季韬作为这个家的长子,本就稳重。加之是个学者,生性又木讷,不善言辞,尤其不善闲谈,未免会让人觉得闷。季恩就更不用说了,先天的内向加上后天的忧郁,尤其不爱说话。季晨相对于季韬和季恩而言,算是话多的了。她天资聪颖,秀外慧中,口齿也伶俐。但是作为大家闺秀,从小到大所受到的教养令她自然而然养成了沉静优雅的气质,自然也不喜欢叽叽喳喳的。几个孩子中还就数季坤最活泼好动,也最爱玩闹说笑了,自然也是几个孩子中最能哄姑奶奶开心的一个。

    然而,自打从普陀山回来,一向活泼好动、喜欢玩闹说笑的季坤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不但很少主动与别人说话,就算别人主动找他说话,他也总是心不在焉。有时候还会无缘无故地出神发呆,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孩子们所发生的变化,殷夫人看在眼里,心中未免喜忧参半。作为过来人,更作为一个母亲,她当然知道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三个孩子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而且就目前的状况看,他们似乎都有了意中人。

    孩子们能遇到各自的意中人,殷夫人自然高兴。可是,面对变化莫测的爱情与人生,她又不免为孩子们感到忧心。想想当年的姑奶奶不也曾经遇到过她的意中人吗?然而造化弄人,有情人未能成眷属不说,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情,竟让姑奶奶孤单了一辈子。作为母亲,她当然发自内心地希望孩子们能遇到他们的真爱,可她又免不了担心他们爱得太投入,一旦遭遇变故,到时候无法全身而退。

    因为孩子们忧心,加上有了些年岁,殷夫人夜里越发睡得不安稳了。这天晚上,殷夫人终于忍不住向丈夫谈起了自己的心事。

    “孩子们都大了,是时候考虑他们的婚事了。”殷夫人忍不住说道。

    “是啊,这不正是我们回国定居的原因之一吗?”殷正仁回应。

    “你注意到孩子们的变化了吗?”

    “我注意到了。”

    “我想他们是遇到意中人了,三个,全部。”

    “那不是很好吗?”

    “你就不好奇他们的意中人斗是谁吗?”

    “怎么可能不好奇呢?但孩子们不想说我们也不好强问不是吗?”

    “我想我猜到了一个,应该不会有错。”

    “你猜到了谁?”

    “季坤把他的那匹阿拉伯马送给了谁?那可是你送他的成人礼,他怎么可能轻易送人?除非……”

    “单凭这一点就作出判断是不是有点草率?”

    “当然不止这一点,还有坤儿对她的态度,看她的眼神,以及我这个做母亲的直觉。”

    “怎么?你觉得她不好吗?”

    “也不是不好,只是两家的差距实在大了些。”

    “你可不能跟有些个阔太太学,眼皮子浅得只看得见穷富。我们这样的人家不该有门第上的偏见,要知道,贫寒人家也有好孩子,我看她就很好。”

    “我哪里有什么门第上的偏见?我只是觉得两家的差距实在大了些,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此大的差距不可能对两个孩子没有影响。”

    “当然会有影响!但是相对于坤儿来说,那孩子面临的心理压力还要更大些。就算坤儿再怎么愿意,恐怕还得她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别的倒还罢了,也不知道姑奶奶是怎么想的,她老人家那关恐怕不好过。”

    “不管怎么样,你找个机会试试她老人家的口风吧。坤儿的婚事,终究还得她老人家点头才能作数。至于季晨和季恩你不妨先撂开手,多给她们一点时间,也多给她们一点自由。咱们家的这两位小姐,原就比外面的那些个女孩们要拘谨些,若我们再摆长辈的架子吓她们,她们恐怕更要裹足不前了。”殷正仁不禁叮嘱道。

    “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殷夫人让丈夫放心,自己却终还是放心不下,结果又是一夜辗转反侧。

    **

    次日,殷夫人刻意跑去姑奶奶房中问安,且找了个由头将依凡支开了。

    “姑奶奶,我今儿正经来问问您,关于孩子们的亲事,您老可有什么话说?”依凡离开之后,殷夫人忍不住问道。

    “我只有一句话:孩子们愿意便好!”姑奶奶回答。

    “你老总要帮忙把把关啊!”

    “我对这几个孩子很放心,他们自己看中的人是不会差的!你也尽可以放心!”

    “那么关于家世、门第什么的都不用考虑吗?”

    “那要看怎么理解家世和门第了。依我看,天性纯良就是好家世,品行端庄既是高门第。家世好坏,门第高低跟富不富贵没关系。就拿纪家的公子和小姐来说吧,那两位不知道是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结婚对象呢!但我相信,咱们家的孩子是看不中他们的,所以我才说我放心。”

    “听了你老这话,我倒是安心了不少。不瞒您老说,这些日子我总睡不好觉。生怕孩子们太年轻,万一走错了一步半步的,耽搁了幸福。”

    “人生是他们自己的,关键的选择应该由他们自己去做,我们做长辈的只能为他们保驾护航,却不能强迫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思活着。”

    “殷家能有您这样圣明通达的老人,可真是晚辈们的福气。”

    “我又何尝没有这种福气呢?当初我的父亲也是这样对我的,他从不强迫我做任何事,总是尊重我自己的决定。他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是长辈就凌驾于孩子们之上,他对孩子们的引导和教育从来都是循循善诱的。对于我们因为缺乏经验而犯下的种种错误,他总是能够包容和理解。他常常会说——犯错也是学习的过程。我的人生虽然有很多遗憾,甚至痛苦,但我从未觉得我不幸福。我想这大概都是因为我有一位好父亲的缘故。不只我的父亲,殷家的父辈和祖辈们无不如是。所以殷家才能祖祖辈辈父慈子孝,和乐融融。我希望正仁和你能将殷家的这个家风传承下去。”

    “亏了我今儿来听听您老的教诲,不然还真说不定会做出什么糊涂事来!”殷夫人不禁深吸一口气说道,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一来,她探明了老太太的态度。二来,老太太关于家风的那番话很是起了警醒作用。她原是一心从一个母亲的立场出发,竟差点忘了,自己还是殷家的夫人。作为殷家的夫人,她还当真不能像平常人家的母亲那样不讲章法胡乱为孩子的婚事操心。老太太的话说得清楚,一是孩子们自己要愿意,二是长辈莫要横加干涉。有了这两点,她便明白除了相信孩子们的选择,她似乎也没什么能做的了。明白了这一点,她反而轻松了下来。

    “马上要过春节了,你有什么打算没有?”老太太忽然问道。

    “这是我们回国定居后的第一个春节,总要过得隆重些。只是老大夫妇就要回英国去了,春节怕是不能再回来了!”

    “我说的不是这个!春节一直都是走亲访友的好时节不是吗?我想,依凡那孩子照顾我也有一阵子了,我们家的人她都见过了,她的家人我们还一个没有见过!”

    “您老的意思是让我和正仁借着春节去她家里走动走动吗?”

    “眼下还不是你们去走动的时候!她不是有个还在读书的弟弟吗?听说蛮聪明伶俐的,我很想见见。那个小家伙将来若是有出息,他们何家就有出头之日了。我希望他将来能把何家撑起来,不要让人看轻才好。”老太太说道。

    听了姑奶奶这番话,殷夫人不禁发自内心地钦佩起来。忍不住暗想,到底是经历过世事的老人家,不然怎么会有如此良苦的用心和深远的思虑呢。

    “这个容易!只是依凡春节不回家吗?”殷夫人忙回应道。

    “要回去的!不过她说了,过了初五就回来!我想让她回来的时候把那个小家伙一起带过来,就让他在我们家住到十五再回去!”

    “好,就按您老意思办,我跟依凡说去!”

    “就算她推辞,你也要坚持!”

    “放心吧,姑奶奶,这件事就交给我,我保证春节你能够见到依凡的弟弟就是了。好了,搅扰了您这些时候,我也该走了,您好好歇着吧!”殷夫人一边说一边起身告辞。

    “记着我的话,孩子们的终身大事切勿瞎操心!”

    “您老的话我敢不记着?早知道我昨儿就过来了,那样的话昨晚我就能睡个好觉了!”殷夫人笑着说道,说完便一身轻松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