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中文网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我的大明新帝国 !
忽鲁谟斯在这个时代不过是个不到十万人的大城,然后在附近大约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管理权,辐射范围大约有三到五万平方公里。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大约两百万百姓,不过也只能算是一个大型势力。
他们为了躲避帖木儿国的威逼,放弃了大陆的基地,以忽鲁谟斯岛,格什姆岛作为都城。
在后世,这个国家早就烟消云散,成为伊朗的一部分。
朱瞻基的舰队抵达忽鲁谟斯的时候,原本这个与大明贸易最大的西部中心,如今却是人心惶惶。
忽鲁谟斯人没有跑,他们也无处可跑,逃离了大明的舰队威胁,不过是又落入了帖木儿人的控制。
而且以他们过去跟大明人打交道的经验,他们既然没有触犯大明人,也不怕大明人就把他们赶尽杀绝。
朱瞻基还没有下船,忽鲁谟斯的国主赛夫丁就亲自摔着一个小型舰队进行了欢迎,并且腾出了忽鲁谟斯岛和格什姆岛的港口。
在港口处,他登上了朱瞻基的朱瞻基的旗舰,以下臣之礼,拜见了朱瞻基。
两人语言不通,不过通过郑和等人的翻译,朱瞻基也了解到了帖木儿人阻截大明舰队的原因。
大明的火枪威力已经传到了西域,这让帖木儿人充满了担心。如今的帖木儿人还是以骑兵为主,武器是弯刀和长矛。
因为缺少原料,即使是弓箭,他们的数量都不多。
按照他们的评估,他们在陆地上,也就掷弹兵能对大明形成一点威胁。
掷弹兵在西方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兵种,起源可以追溯到拜占庭帝国利奥三世时代,士兵扔掷装有希腊之火的陶瓷容器以攻击敌人。
在大明也有专门的掷弹兵部队,凡是用于防御的阵地,比如守城和长城的防御者,都会利用手掷火器来杀伤敌人。
不过他们跟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掷弹兵还是有差别的,在如今更像一个辅助军种。
因为害怕大明人的火枪,所以他们才凑起了一支有三百艘军舰的海军,想要在入海口处拦住明军,只允许少数军队进入。
除了海军,他们又派了一支五千多人的骑兵,驻守在岛对岸的陆地上,给大明施加压力。
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大明的士兵根本不是过去那支讲究温谦恭让的礼仪之军。
更没有想到,除了火枪,大明还有威力更大的火炮,还没有进行谈判,就几乎将他们全灭了。
埃米尔率领剩下的几十艘船,根本不敢在忽鲁谟斯再停留,他们沿着波斯湾一路向北,逃向了波斯湾的深处。
朱瞻基问道:“既然他们仓皇而逃,那么显然也没有来得及带走要跟我大明交易的商品和黄金咯?”
通事将这句话翻译给了他听,他的脸上显示出了一丝惶恐,最后无奈地说道:“是!”
为了跟大明交易,帖木儿国每次都是大量征收骏马,活羊,羊毛,棉花,但是这些物资除了骏马,其他的价值都不高,所以每次都会筹集大量的黄金。
既然双方开战,朱瞻基当然不会再给他们商品,而且要把他们筹集的物资和黄金抢过来。
昨天他们的大军虽然没有直接跟随溃军前来,但是也让朱真直接率领精锐的士兵跟了过来,控制住了忽鲁谟斯和海对面的交易点。
这个交易点是忽鲁谟斯的生存根基,他们的国境内农田非常少,大部分粮食都是依靠打渔和跟巴格达人购买。
在交易点里面,有两万多人都是以做工为生,这里的地毯,毛毡,帐篷,大部分都会经过加工,卖给大明,他们也能从中间赚取一些差价和工钱。
当然,这个交易点也不完全是被忽鲁谟斯控制,不管是沙哈鲁还是巴格达的库马斯,都不会放过这里的控制权,所以是一个三方共管地带。
这个交易点,也就是后世的伊朗阿巴斯港。
朱真已经来过这里三次了,对这里周边的环境非常熟悉,所以他这个海军主帅才会自降身份,以前锋的名义来控制这里。
目的当然是为了这里数万骏马,成山的羊毛,还有不计其数的黄金。
只要没有人放火,这些物资就没有人带的走,当朱瞻基看到这里并没有被点火烧了,他就放下了大半的心。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大明如果不给货,就把这些东西抢走,等大明人离开,不管是沙哈鲁还是库马斯,都不会放过赛夫丁。
所以赛夫丁听到朱瞻基的问话,就惶恐无比。
但是肉在案上,他也不得不从,沙哈鲁与库马斯是以后,但是今天他如果不配合朱瞻基,恐怕连船都下不去。
大明士兵昨天就气势凶猛地登陆了忽鲁谟斯和交易点小镇,封锁了各处道路,据说,那些逃跑的人大部分都没有逃掉,因为大明人已经堵住了离开的道路。
五千骑兵跟大明的军队初一接触,就仓皇而逃。
他们能够驰骋中亚,靠的就是骑兵的机动能力和个人武力,可是现在一切都不管用了。
大明军队带来的铁丝网,只是铺了两排,马匹就再也冲不过去。
当骑兵的机动和冲击消失,面对大明的火枪,他们一个个就变成了靶子。
五千骑兵在天亮后短短的半个时辰,就损失了将近两千人,他们再也顾不得跟大明作对,仓皇而逃。
朱真也怕逼的太紧让自己人损失太大,故意给对方留了一条退路,让他们逃跑。
虽然有一些人能够通过沙漠和戈壁滩跑掉,但是他们携带的财物,几乎都留给了大明人。
这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战役让忽鲁谟斯人大惊失色,再也不敢有二心,等朱瞻基的旗舰一到,就连忙拜见。
现在朱瞻基的条件如果他不配合,他相信大明能轻易地收拾他,然后让他们的兄弟或者是子女们继承他的王位。
朱瞻基见赛夫丁如此配合,心里也畅快了许多,安排了郑和与金阔去查收属于沙哈鲁与库马斯的财货。
郑和这个人比较良善,但是金阔却是朱瞻基信赖的心腹。两个人一个白脸,一个红脸,他相信大笔的财货绝对逃不掉大明的控制。
原本需要交付大批的货物,才能换取这些财货,但是一下子省了几十条船的货物,心情怎么能不高兴呢?
他原计划虽然不准备打草惊蛇,继续跟对方正常贸易。但是他们既然敢拦路,既然已经打了,朱瞻基就不在乎他们了。
反正现在不打,过两年朱棣过来了,还是会开战。
现在唯一麻烦的是,已经开战了,那么想要派人绘制这里的地图,就有些麻烦了。
当大明主力舰队抵达,岸上原本还有一些反抗,很快就被扑平了。
朱瞻基根本都没有下令,薛禄和朱真就已经杀的人头滚滚,震慑了所有人。
忽鲁谟斯人就不用提了,那些帖木儿国的人原本还傲气无比,自认也是大国子民,现在也全部屈服了。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朱瞻基并没有登陆,依旧住在船上。
不等城市被肃清,朱瞻基就召集张凤山等羽林卫学人员,决定派出他们和幼军联合出动,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快速绘制地图。
帖木儿人在本地留下了足有三千匹骏马,朱瞻基又让人搜集了本地的各种地图,并且不惜重金悬赏各地地图。
现在打了帖木儿人,想要派人秘密绘制地图有些困难。伊朗高原现在虽然没有以后荒芜,但是这里的民族大部分都是游牧制,所以,一看都是外民族的人很难在这里生存。
既然如此,朱瞻基就干脆以打仗的名义派出了大军,在本地只留下一万羽林卫和一半海军,抽调了一个超过四万人的军队,装作要攻打到帖木儿国都城去。
而实际上,大军一直在交易点附近集结,而近千羽林卫学和两千多幼军的精锐火枪手,已经奉命沿三个方向向北驰奔。
一个队伍有一千火枪手,他们就是面对几千敌人也不会害怕,因为敌人的手里只有刀,没有火枪。
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并且全部骑马,可以向北探索两千里地。
这里不是荒漠,有大量的土著聚集,到处都有道路,也有饮水点。在得到了本地的一些地图后,只要他们不被敌人围住,安全还是可以放心的。
他们本地人绘制的地图,虽然跟大明以前的地图一样,有比例失调的毛病,但是道路,河流,基本上还是绘制上来了。
按照这些地图,再沿途测量准确的经纬点,那么这么地图的比例就能调整好。
所以这次绘制地图,不需要太细致,只要掌握基本的路线就好了。
这也是无奈之举了,谁让打了人家,杀了对方超过三万人呢!
而在忽鲁谟斯,內监一个个雀跃地清点着原本属于帖木儿国的财货,那些羊毛,地毯,帐篷现在全部变成了大明的战利品。
更主要的是,还有无数的黄金。
仅仅在交易点一地,清点出来的黄金就超过了十万两,这是足足三吨黄金有余。
他们原本是要跟大明来进行贸易的,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仅仅因为阻拦了大明的军队进入海湾,军队就被打散,黄金财货全部被抢走。
现在,他们还没有得到大明的货物,一个个商人如丧考妣。
不过,能跟大明做生意的都不是普通商人,这里已经被帖木儿国的大部落垄断,小商人根本进不来,只能选择跟大势力来合作。
所以即使抢了这些财货,朱瞻基的心里也没有半点愧疚。
从柯枝出发的时候,舰队的商船就空了几十艘,印度那里大明需要的货物不多,几十船的货物换回的是两船的金银,但是现在,这些空船全部被装满了。
那些码头的搬运工们,在火枪口下死了十几个人之后,一个个只能老老实实地搬货。
在羽林卫学的士兵回来之前,朱瞻基也不急。用了足足半个月的时间,才将如山的棉花,丝麻,羊毛等装上船。
这个时候,舰队里面除了朱瞻基的一艘备用旗舰,其他的船上全部装满了货。
朱瞻基让人留下了两艘船的棉花,其他的船只,则准备返回大明了。
除了装船,朱瞻基也派出了少量的舰队,对逃跑的埃米尔进行了追击,但是沿着海湾转了一圈,只发现了他们丢弃烧掉的船只,人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但是大明舰队也没有跑空,他们搜寻了一大圈,只要发现超过八百石的大船,全部点火烧毁。
他们不知道烧掉了多少船,让整个波斯湾沿岸的部落,一个个敢怒不敢言,全部回到了原始社会。
大船的建造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是制造大船的木材,最傻都要阴干三年以上。
大明军队这把火一烧,在两三年的时间内,不怕他们又造出大量的战舰。
对于上岸追击敌人,朱瞻基没有兴趣,这件事还是留给朱棣以后来干吧!
更何况,现在的帖木儿国虽然四分五裂,但是他们的士兵战斗力非常强,如果大明人的手里没有火枪,一对一恐怕还不是对手。
朱瞻基要是在陆地上发起战争,即便是能打胜仗,过程也将是艰难的。
他现在身边人手不多,有损失了心疼的也算他,还不会让朱棣开心。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还是让别人去做吧。
只要能绘制南方的地图,回去给朱棣交差,回去了就是大功。
当派出去的三千人陆续回来,朱瞻基故意当着赛夫丁的面表示,道途险阻,发兵困难,不准备去打帖木儿国了。
这个时候,赛夫丁真要哭了。
他一直希望大明能够跟沙哈鲁打一场,将对方打怕,不敢南下。
但是现在大明不打,等大明一走,倒霉的就是他了。
朱瞻基当然懒得管他,反正他们是一个民族,沙哈鲁总不会杀了他,无非是问他要点财货。
他们这次跟大明的交易又要大赚一笔,就是全部交给沙哈鲁,也不会伤筋动骨。
朱瞻基不是没有想过也劫掠他们一番,但是想想还是不能这么做。
首先,大明以后征伐帖木儿,在南方需要这样一个据点。如果这里什么都没有了,以后大批大明士兵来了,后勤都是大问题。
其次,还是一个国家形象问题,大明这个天朝上国,总不能摆出强盗做风,这对以后的统治,管理,制定国际规则,都非常不利。
何况,抢一次就会引发百年仇恨,还不如留着慢慢赚他们的钱。
郑和这段时间一直没有闲下,不过他的精力并没有放在应对帖木儿人身上,而是放在了海峡对岸的阿拉伯半岛上。
这块土地上大部分都是沙漠,只有少数的山地和绿洲。所以不管是马穆鲁克王朝,还是奥斯曼王国,包括帖木儿国与现在占领巴格达的黑羊王朝,他们都对这里没有任何兴趣。
在半岛的西北部,如今还属于马穆鲁克王朝。但是西南部,依旧是一个个小部落组成,他们在沙漠中的绿洲上艰难生存。
郑和趁着大军驻守在忽鲁谟斯,也到了对岸各个部落之间了解情况,像曾经的陈诚和马欢一样写一本西域各国概况。
朱瞻基对他并没有约束,反而很支持他的行动,因为现在的大明,就是缺乏对外界的了解。
在数千年来,华夏因为富饶的土地,一直偏安一隅,从来没有向外界发展过。
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小的可怜。
抛开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华人对世界的影响力,实际上微乎其微。
在世界公认的对世界有影响力的大帝国里面,从来都没有东方帝国的名字。在这方面,不要说跟蒙元帝国相比,就是跟小小的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相比,也大有不如。
华人为什么在南洋站在最上层还一直被欺负,后世为什么华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不受待见,这都是因为文明的影响力从来没有被接受过。
儒家在东方是立国之本,但是抛开少数几个东亚国家,有谁知道什么是儒?
后世国家强盛以后,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东方文化融入世界,但是举步维艰。相反,因为经济发展起来了,占便宜的人倒是不少。
朱瞻基想要推动全球殖民,让华人占据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光是打打杀杀是不够的,更主要是推动东方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力。
如果后世的不管白人,黑人,都能遵循东方的那一套行为准则,这才是最大的成功。
四月的波斯湾已经炎热无比,特别是船上更是闷热。
朱瞻基平日都不会待在船舱里,特意在三层甲板上建了一个凉亭,在这里面办公。
“今日从当地又招收了四百人工,专门打磨炮弹。但是这里的石匠都是生手,炮弹的生产至今还没有补足需要。微臣已经下令征召更多的人手,加快打磨炮弹的速度。”
一场海战,就把大明准备的炮弹打出去了三分之二。如今的炮弹打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专门的机械,几乎全部靠人工。
在大明这件事并不难办,有专门的石匠,一个学徒用凿子凿出大致的形状,一个老石匠打磨,两个人一天就能生产四个合格炮弹。
但是到了这里,一人一天连一个合格的都难以生产出来。
黄渊一开始根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导致了现在效率缓慢。
朱瞻基却并没有怪他,开口说道:“这个问题我一开始也疏忽了,当时只想到要备足火药,只想着石头到处都是,随便找一些人就能造出来。既然需要一段时间来打磨炮弹,那么我就让郑和率领一支舰队去天方吧……”
“给他们半个月的时间就够了,半个月内,一定能够补足炮弹。”
朱瞻基最近也被一帮大食人烦的有些火大,他们大多是想借用大明的力量,灭了黑羊王朝,把巴格达收复了还给阿拉伯人。
但是这件事朱瞻基当然不会同意,黑羊王朝现在跟帖木儿国正在闹矛盾,敌人的敌人,暂时留着是最好的。
没有足够的好处,大明才不会动刀兵。
至于说这里的石油,现在连内燃机都没有,石油有个屁用啊。朱瞻基到老都不知道能不能生产出合格的内燃机,这些问题他大不了以后记在遗书里,让子孙后代警醒一点就好了。
还有那个苏伊士运河的问题,他也根本没有想要开通,宁愿让大明舰队绕过整个非洲去欧洲。
如果开通了苏伊士运河,那大明占领了南非一带,不是就没有商人愿意走了嘛!
许多决定都会涉及到后世的发展,在南非一带还没有开发出来之前,苏伊士运河绝对不能开通。
至于以后,他管不了那么多。
得到消息的郑和率领了两千大食人,还有一支舰队前往天方,这里也就是后世的麦加。
朱瞻基当然不会去,他要是去,除非是平了那里。
在郑和他们离开以后,朱瞻基在当地发布通告,招收精通西语的人才。
这些人在东方很难遇见,但是在这里却不少,特别是一些商人,除了希腊语,还精通意大利和西班牙语。想要找拉丁语系的人才,还是比较多的。
想要招聘这些人根本费不了多大的耗费,一人给他们一袋香料,就能用他们半年时间。
所以朱瞻基一下子就招了一百多人,安排在了舰队里面。
唯一麻烦的是,他们中的人精通各国语言,就是不通大明话,所以还是需要有人从中翻译。
朱瞻基也试着跟一个精通西班牙语的商人用西班牙语交流了一番,两个人经过了半日的对话,才算是勉强能交流。
古西班牙语与后世的西班牙语虽然在结构上变化不大,但是单词和发音,有许多都不一样。
而他第一世最早是在智利学的西班牙语,与古西班牙语同出一脉,只是单词和发音的问题,如果不追求语速和交流的速度,勉强是能通话的。
而他说西夷话,当然是背着其他人,只有几个贴身的太监知道。
随后,他就让人安排了几个精通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商人,让他们每日来教自己学外语。
从这里到欧洲,少说也要几个月的时间,他又有底子,等到了欧洲,基本对话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英语,他不准备去“学”了,现在英国上层人都还在说法语,英语根本没有几个人说。
如今的欧洲,拉丁语是通用语,意大利语也可以,最不济会法语也可以。
朱瞻基前世会西班牙语,对同语系的意大利语会一点,所以学起来不难。
至于法语他会的很少,也根本没有兴趣去学了。
(又想细写,又怕在外面情节太长,最近几天有些掌握不住分寸了。)